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与生产力之间可能差了不止一锤子)

随着2012年微软推出第一代Surface开始,“生产力工具”这个概念便在市场上流传开来,而后差不多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人把这个词拿出来添油加醋炒作一遍,随着Surface Pro 3热卖,某“水果”公司也终于坐不住了,把他们旗下最热门的大屏娱乐产品改造一番,加了键盘和触控笔,并宣称这是一款生产力工具……前段时间国内一“工具”厂也推出了他们号称“毁天灭地”的生产力工具,并取名为“炸药”,一时间成为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说到这里,如果你们以为EJ今天只是想炒个冷饭跟大家吐槽这款热度不再的生产力“炸药”,那你就错了,我今天想实实在在地跟大家聊一下“生产力工具”这个被广告商曲解、被使用者误解的概念。

在聊什么是“生产力工具”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生产力”,简而言之,生产力就是人创造财富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认为“生产力工具”是“能帮助用户创造更多财富的工具”或是“能帮助用户以更高效率创造财富的工具”。

回到Surface和iPad Pro,为什么说它们是生产力工具?因为它拥有手写笔、触屏、同时还可以在平板与笔记本形态之间自由切换,可以大大提升诸如摄影师、商务人士、白领精英、艺术家、记者等不同行业人士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的工作效率,这里重点强调“特殊情况”,是不是真的具有“生产力”是要看工作场景的,你让一个职业电竞选手拿着内置ARM的轻薄笔记本是玩不出花来的。

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与生产力之间可能差了不止一锤子)(1)

前两天,EJ在评测室简单上手了一款内置骁龙835的轻薄本,我给它的定位是专门针对数码记者的生产力工具,这款产品特点之一是续航持久,50Wh电池可以支持20小时续航,并且该产品内置SIM卡插槽,可以实时联网。

为什么我觉得它专门针对数码记者呢?数码记者经常要出差参加发布会,对电脑的主要需求是轻薄便携和长时续航,可以随时随地把它拿出来写稿,必要时,可能还要一边参加发布会一边做网络直播。

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与生产力之间可能差了不止一锤子)(2)

我们设定这样一个场景:参加某品牌发布会,出差时间为2天1夜,前一天早上乘飞机前往目的地,下午发布会,晚上住在会场附近的酒店,第二天乘高铁返回。工作内容是发布会现场文字直播与简单的网友互动,发布会结束后还要赶出一篇新闻稿以供第二天发布。

实际应用中,一般是在飞机上用笔记本查看一下基本的行程安排,确认工作内容,轻度使用1小时左右。到达发布会现场后,现场的Wifi环境可能并不是很好,因此选用LTE网络,发布会实际持续3小时,加上会前调试时间,不会超过5小时,应用场景基本上是中度文字输入和网页浏览。晚上回到宾馆,开始新闻编辑,发布会的照片只需要进行简单裁剪、调整大小,通常不会不需要用到Photoshop这样对配置要求略高的照片处理软件,中度文字编辑和轻度照片处理工作加在一起一般耗费5小时足够搞定。第二天在返回的高铁上,使用LTE对已经定时发布的新闻进行粉丝互动,之后还可以观看储存在电脑里的美剧打发时间,中度网页浏览和视频播放总计4小时。

按照我们设定的场景,使用时间大概在15小时左右,算上一些误差,一台可以坚持20小时续航的笔记本足够胜任这样的工作,实际使用中,运行Win 10s的骁龙835笔记本在使用Word码字的时候不会有明显性能不足的情况,浏览器是一个需要妥协的地方,除非你选择将Win 10s升级到Win 10 Pro,不然只有系统自带的Edge相对好用。

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与生产力之间可能差了不止一锤子)(3)

Surface Studio算是一款比较高大上的“生产力工具”了,之前的发布会上,微软一边介绍新产品,一边请艺术家在台下用Studio画画一直是我念念不忘的场景,不过即使是配合了Surface Dial和Surface Pen,如果没有应用加成,Studio也可以算是一个失败的产品,这也是Win 10s很难在短时间内普及的重要原因,应用商店内容的缺失一直是众多“软饭”心中的痛点。

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与生产力之间可能差了不止一锤子)(4)

同样有应用困扰的还有苹果的iPad Pro,尽管官方推出了键盘和ApplePencil这样可以让iPad在多场景提供生产力的配件,在iOS上数量占上风的始终是娱乐类App,毕竟苹果在设计之初就没有想过让iPad具备生产力,乔老爷子当年甚至唾弃在苹果设备上使用触控笔的想法。另一个时常被用户吐槽的地方就是它的键盘,使用手感甚至比Macbook上使用的蝶式键盘更差,这使得在iPad上码字完完全全变成了鸡肋功能,最终iPad Pro就变成了一块可以简单画画素描的手写板,日常的主要功能基本还是玩游戏看电影……

Surface Pro从推出以来一直被很多忠实粉丝所喜爱,不过它最大的特点,拆分式键盘成为了它“生产力”之路上的一大阻碍,作为一款推出之初就力求适用于任何使用场所的“二合一”平板,Surface Pro目前的13寸机身配合Type Cover对矮个子用户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

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与生产力之间可能差了不止一锤子)(5)

因为不同于传统笔记本的带阻尼屏幕转轴设计,13寸的Surface Pro在矮个子用户的膝上使用环境下很难保证平衡,甚至有厂商专门为它生产了一款带转轴的键盘,另一方面新推出的10寸版本的Surface Go又有屏幕过小、性能较差的短板。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微软无奈转向妥协设计,在Surface Book上恢复了带阻尼转轴的设计,并且推出了Surface Laptop这样的传统型笔记本。

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我们与生产力之间可能差了不止一锤子)(6)

对不同用户,“生产力工具”这个概念是不同的,甚至针对每个人的不同习惯,这个概念都有变化。比如程序员,做前端和做后台的、编小程序和做深度学习的用的电脑从大小到配置全都不一样;对于摄影师,有亲自处理图片后期的,也有喜欢把照片保存到硬盘里,定期交给修图师处理的,影楼摄影师和风光摄影师,用的机子也都不会相同。

不仅是“生产力工具”,还有“学生专用”、“设计师专用”这样给笔记本定性的字样,我们都需要注意,有这样的宣传语并不代表它真的就适用于这一类人的全部使用场景。在你们求推荐的时候,只说你是程序员或者设计师也不一定能问到最适合你的机型。

那么手机前的读者朋友们,你们现在在用的笔记本真的是适合你的“生产力工具”吗?或者你心中真正适合你自己的“生产力工具”是什么样的呢?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告诉EJ,感谢各位关注EJ数码杂谈,我们下期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