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天下奇闻(奇闻之梦之尽头)

自从有记忆开始,王小贝就跟随戏班东奔西走。戏班的班主是王小贝的父亲,王小贝与父亲相依为命,与戏班休戚与共。戏班是王小贝的家,是王小贝的江湖,是王小贝的一切。

八岁登台,十岁扬名,十五岁的王小贝已经是名震江湖的刀马旦。做为“王家班”的顶梁柱,王小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师兄师弟,师姐师妹都把她当手心里的宝。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王家班”在古镇青州府登台献艺时,遭遇不测。

民间故事天下奇闻(奇闻之梦之尽头)(1)

李小君是大山的女儿,精致的面容,婀娜的身段,仿佛出水的莲花一般,楚楚动人。

邻家女孩李小君还记得五年前的夜晚。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那个夜晚桃花的芬芳弥漫在整个村落。

然而,就在这么一个美好的夜晚。数不清的官兵挨家挨户的抓人,每家每户抓到就送往边疆,送往那个异族铁骑肆虐的地方。邻居家青梅竹马的大牛哥,也被抓了走了,被一根麻绳带走了。走的那个夜晚,大牛朝着自己家的茅庐喊道:“小君,等我五年,五年之间我会回到桃园,回到你的身边······”

五年,三十三次回眸,依然不见儿时伙伴的踪影。难道那无定河边骨,是我春闺梦里人?小君忧郁着,一口鲜血脱口而出。李小君感觉自己的身体变的轻飘飘的,不知道是思念,还是生活的惯性。总之在这片桃园里,在这花瓣飘摇的阳光下,李小君的生命在流逝······

突然李小君看见一个玉面书生,背着行囊,端着笔墨,正在自己家的木门上写着什么。李小君提起剩余的力气,慢慢的踱到自己门前,终于看清楚了书生写的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

玉面书生朝着李小君微微一笑:“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姑娘为何不看开一些?就像这桃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这不就是人生的真谛吗?”

“多谢公子指点,不知公子尊姓大名”李小君欣然一笑。

“在下许仙,桃花雨下,寻我的白娘子。”许小华笑了,笑的无比的爽朗。他知道,这一个就是一个轮回。

李小君笑了,生命不就是不断的寻寻觅觅吗?

接连破了笔仙的六个梦魇,这笔仙直接怒了,竟然不再诱惑女孩们入梦,而是亲自出马,进入徐晓文的梦境。

民间故事天下奇闻(奇闻之梦之尽头)(2)

古朴的小镇,镇子上四处都栽满了桃花,小镇的尽头是一处庵堂。庵堂甚大,庵前庵后种满了松柏,显得很是清静雅致。几声钟声随风而来,直让人顿起放下执念,在此出家的念头。

我顺着庵堂门前的青石台阶迈步而上,微闭着双目享受着那山风拂面。不多会儿工夫,便来到了庵堂的正殿,观音殿。此时观音殿内左右林立着数十位比丘,俱都满面慈悲的看着跪在正中蒲团上,长发披肩的女子低吟阿弥陀佛。

“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大殿正中佛像之下,矗立着一个老比丘,此时手里正拿着一把剃刀看着跪在面前的女子问道。

“徐晓文,徐晓文,你持什么持,快跟我回去!”我大声冲观音殿内那个准备剃度出家的女子喝道。这要是让她在梦里出了家,就算把她救回去,恐怕从此她也是看破红尘,无爱无欲的命。人活一世,就该在这滚滚红尘里打一个滚,才算没白来一遭。我岂能让这个百灵鸟一样的女孩子,终日里念叨着阿弥陀那个佛?

“尽形寿,不饮酒!汝今,能持否?”里头正在主持着剃度的师太根本不为我所动,继续在那里慈眉善目的看着徐晓文君问道。

“能持!”徐晓文跪在那里,闻言一叩首答道。我一见这形势,顿时急了,迈开脚步就欲往观音殿里冲!这等那老尼姑问完,黄花菜都凉了。

“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老尼姑抬头看了我一眼,嘴角泛起一丝冷冷的笑意。然后面容一整,继续问徐晓文道。这是最后一问,只要顾小君回答能持,那么她就在梦里出了家。就算我把她叫醒,她的心这辈子也会沉浸在梦境之中不能自拔。

“能......”说话间徐晓文就准备开口作答!

民间故事天下奇闻(奇闻之梦之尽头)(3)

学文日照草堂笔记 yb1129890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