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

宁波,简称“甬”,是浙江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个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981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54.2万人。

宁波地处中国华东地区、东南沿海,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宁波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兼海港城市,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集装箱量位居世界前三,是一个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

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唐朝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一直沿用至今,是中国著名的院士之乡。

2019年8月,中国海关总署主办的《中国海关》杂志公布了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排名,宁波排名第8。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11985.1亿元。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2)

早在七千年前,宁波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县治为今奉化区西坞街道白杜村)、鄮(县治为今鄞州区五乡镇同岙村)、句章(县治为今江北区慈城镇王家坝村)三县。唐时称明州,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设明州,辖鄮、慈溪、奉化、翁山4县;唐长庆元年(821年)州治迁至三江口(今海曙区),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来城市的发展奠定基础。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称句章城,县治置小溪(今海曙区鄞江镇)。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治于三江口。

唐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改称鄮县。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3)

水韵宁波

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设明州,辖慈溪、奉化、镇海、定海、象山等5县,州治鄞县,属浙江东道。

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州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并建子城,为其后一千多年宁波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据记载,宁波市中心最早的城垣为东晋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刘牢之所筑,称筱墙,旧址相传在今天西门口筱墙巷一带。

五代十国属于吴越国。

北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称明州奉国军,属于两浙路。

南宋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属于两浙东路。

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升为庆元府,属于两浙东路。

元朝至开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称庆元路。

元朝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设浙东道都元帅府。属于江浙行省。

明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7年),中国沿海地区海禁,唯独明州对外开放。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为避国号讳,朱元璋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宁波之名沿用至今。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设宁绍台道,驻宁波。

民国1927年划鄞县城区设宁波市,属于浙江省,1931年撤宁波市,复入鄞县。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4)

魅力甬城

1949年5月浙东解放,鄞县城区建置宁波市,城区为宁波专署驻地。

1983年撤销专署,实行市管县体制。随着北仑深水良港的开发建设,宁波逐渐由内河城市向海港城市演变,并形成三江片、镇海片、北仑片相对独立的滨海临江发展空间格局。1986年宁波被列为中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经国务院审核,成为计划单列市。

1984年,宁波被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88年3月,批准为有制订地方性法规权限的较大的市。

1994年,宁波被确定为副省级市。

2015年11月1日宁波当选2016“东亚文化之都”。

2016年,撤销宁波市江东区,将原江东区管辖的行政区域划归宁波市鄞州区管辖。将鄞州区的集士港镇、古林镇、高桥镇、横街镇、鄞江镇、洞桥镇、章水镇、龙观乡、石碶街道划归宁波市海曙区管辖。撤销县级奉化市,设立宁波市奉化区。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5)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6)

宁波市鄞州区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7)

宁波市海曙区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8)

宁波市江北区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9)

宁波市镇海区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0)

宁波市奉化区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1)

宁波市北仑区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2)

宁波市慈溪市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3)

宁波市余姚市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4)

宁波市象山县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5)

宁波市宁海县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6)

宁波杭州湾新区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7)

宁波东部新城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8)

天一阁,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月湖西侧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于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它不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并且对后世其他藏书楼的兴修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天一阁曾有藏书7万余卷,但到了近代,由于吏治腐败、盗窃和自然损毁,书籍仅存1.3万余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查访和募捐,书籍达到30万卷。1982年,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19)

河姆渡遗址(Hemudu Site )是中国晚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距宁波市区约20公里的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面积约4万平方米,1973年开始发掘,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之一。是中国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实例。

1983年,国务院公布河姆渡遗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6月,入选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20)

宁波老外滩,是坐落于浙江省宁波市三江口北岸江北区的一个港口。于1844年开埠, 地处宁波市中心,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的三江汇流之地,唐宋以来就是最繁华的港口之一,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

宁波老外滩于1992年后作为商业旅游项目开发,宁波老外滩已经成为宁波的一个景观。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21)

阿育王寺,位于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宝幢太白山麓华顶峰下,始建于西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已历经1700多年历史。

阿育王寺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是佛教禅宗名寺,中国佛教“五山第五”。也是中国现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内珍藏佛国珍宝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及玲珑精致的舍利宝塔而闻名中外,198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2006年05月25日,阿育王寺作为元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22)

本词条为消除歧义词条,包括浙江省宁波市的钱业会馆、浙江湖州市的钱业会馆和上海市的钱业会馆。浙江钱业会馆宁波市海曙区战船街10号,建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系当时宁波金融业聚会的场所。除戏台已拆外,其余保存完好。现辟为宁波市钱币博物馆。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湖州的钱业会馆建于明末清初,是湖州银行史的早期记录上海钱业会馆建于光绪十五年,是在浙江上虞人陈淦(笙郊)、屠成杰(雪峰)、余姚人王尧阶(蓂生)、谢纶辉、慈溪人罗秉衡、袁联清等发起下,集资建造钱业会馆作为北市钱业集会的场所。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23)

洋沙山,宁波市著名海滩旅游风景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春晓街道宁波经济开发区春晓园区南约2公里处,临近中国港口博物馆,地理位置北纬 29°45'3.87"N 东经 121°54'36.96"E。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24)

蒋氏故居,位于奉化市溪口境内,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宁波天一广场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25)

宁波天一广场东起车轿街,西至开明街,北沿中山东路,南临药行街,总占地面积19.6公顷,地块总拆迁面积23.56万平方米,拆迁费近8亿元人民币,在投入资金、动迁面积、涉及户数方面均为宁波市历史之最。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26)

宁波人食“臭”历史悠久。宁波三臭是浙江宁波传统的汉族名菜,三臭指臭冬瓜、臭苋菜管、臭菜心(臭芋艿蓊),其最大特点是闻闻是臭的,吃吃是香的。臭菜汁腌上豆腐、菜心、筨菜,浇上新打的菜籽油。蒸好出锅,豆腐会胀得象新发的馒头,又松又香糯,菜心碧绿碧绿,咸香不腻,莟菜在宁波和泥螺一样叫“敲饭榔鈊(榔鈊,宁波方言,意即榔头)。“三臭”制作原理跟绍兴的霉豆腐、霉千张、霉笋相似,但风味不一样。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27)

锅烧河鳗是浙江宁波和上海的汉族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此菜呈紫铜色,肉质酥烂,鳗段不碎,口味鲜肥,是一种滋补名菜,佐酒(料酒)极品。此菜鳗肉酥烂,含有高蛋白、钙、磷及维生素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

宁波副省级城市排名(浙江省副省级市)(28)

雪菜大黄鱼,又称大汤黄鱼,是富有宁波地方特色的汉族名菜。里蕻咸菜,质地脆嫩,鲜美可口,有一种特殊的鲜香味。以这两种为主料烧制的雪菜大黄鱼,具有鱼肉嫩,菜香。这道菜味道鲜美,乃人间之精髓,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大黄鱼肉嫩味鲜少骨,自古有“琐碎金鳞软玉膏”之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