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rcep的表态(周汉民中日未来当在RCEP)

日本对rcep的表态(周汉民中日未来当在RCEP)(1)

近日,全国各地发起各类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活动。上图为上周末在北京举办的民间纪念活动启动仪式,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日中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活动在华执行委员会共同主办 来自网络

今天,我们迎来了《中日联合声明》签署五十周年,也就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五十周年。

五十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日两国建交,小而言之,对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合作;中而言之,对亚太和平和发展;大而言之,对世界繁荣和进步,都是巨大的促进。

致敬往昔:远见、智慧、勇气

抚今追昔,我们对做出建交决定的中日两国杰出的领导人,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田中角荣首相、大平正芳外相,致以崇高的敬意。

他们建交的决定,所表现的远见、智慧和勇气,令人赞叹,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远见就是,我们这一建交决定,完全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智慧就是,将一中原则,作为建交的基石。

勇气就是,既正视历史又面向未来。

我们可以提两国建交50年来几个经济数据,人文数据,就可以充分展示建交之重要、以及面向未来我们同样需要远见、智慧和勇气的必要。

正视当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2021年尽管世界深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经济基本处于衰退的边缘,但是两国的贸易额,高达3714亿美元。日本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也好,进口总额也好,中国都是名列第一。于中国而言,以国别做统计的基数,日本同样名列第二。投资而言,日本在中日建交之后,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44年,在中国的实际投资已经超过1200亿美元。在中国有30000家日本企业。

我从2020年年初,全球新冠疫情爆发至今,调研过数百家企业,其中部分就是日本企业,看到日本在华投资企业的努力、上进和创新,我深受感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2013年开始,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几乎每年一到两次的论坛,来推动中日学界交流,尤其是在经济学领域的奇文共赏上,疑义相与析。我见证了在这段时期,这些都证明,中日友好,是千百万人的期盼,更是千百万人的努力。我们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需要有更大的智慧、勇气、引领前瞻,将中日友好关系推向新的历史阶段。

着眼明天:携手抓规则、用规则、定规则

今天,我提出三个观点,供在座各位参考并指正。

日本对rcep的表态(周汉民中日未来当在RCEP)(2)

第一,中日两国要加强在RCEP框架内的合作,并引领RCEP协定的发展

RCEP生效,行将一周年,一年的时间充分证明,RCEP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RCEP的法律框架体系,是切合实际的。

但是任何一个国际协定,都需要与时俱进,日臻完善。而且,如同中国的古籍《大学》所言,要“止于至善”。由此我们在RCEP框架内的合作,大致在三个方面是可以继续加强的。

1、关税减让。RCEP自由贸易协定就关税问题所做出的相关规定,中日两国,在严格地遵守中。因此,中国对从日本进口86%货物,要逐步实现零关税或免税。日本对中国进口85.6%的商品,采取同样的举措,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刚才讲的是进口关税的平均值,在某些领域,关税仍然是影响中日两国货物贸易,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比如在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随着数字时代来临,和新一轮科技与工业革命的影响,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在汽车领域的关税,应当有进一步下降的努力。

2、服务贸易。日本和中国都是世界服务贸易大国,因而服务贸易进出口,今天仍然是我们急需推动的一个领域。然而,日本方面,在服务贸易领域,完全实行了负面清单管理,中国将在五至六年后,以负面清单代替今天的正面清单。由此,两国可以进行进一步地协调,我们努力地向日本在服务贸易领域负面清单管理的举措,学习。

3、投资领域。刚才我谈到,日本三万多家企业在中国的投资高达1200亿美元。而中国今天在日本的投资,大概是四十亿美元。巨大的差距表明,开放,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标志和标识。由此,希望两国有更多的探讨,让中国有更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到日本去投资。

一句话,两国是近邻,一衣带水,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显得极为重要。让我们重温五十年前,1972年9月27日,当《中日联合声明》行将定稿之际,中国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挥毫写下《论语·子路》六个字“言必行,行必果。”田中角荣首相十分感动,挥毫写下日本飞鸟时代圣德太子的一句话,圣德太子那句话是载入日本旧宪法的,也是六个字“信为万事之本”。由此,让中日两国的企业家、投资者、贸易商、意本诚信来推动双方合作和交往。

第二个建言,在世界贸易组织重大改革中,两国应进一步协调,并携起手来。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关税贸易总协定》成立于1948年1月1日,结束使命在1994年12月31日,由世界贸易组织取而代之。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至今,尤其是最近若干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下,谈判步履维艰,成就乏善可成,但是世界贸易组织所倡导坚守的全球化理念和包括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非歧视原则在内的经贸原则,是世界经济贸易得以平稳发展的基石。我们当维护之。当然改革,乃至重大改革是必须的,中日两国作为世界主要的贸易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中,我以为也有三个方面是值得加强合作的:

1、对一些重大原则的与时俱进式的改革。例如刚才我谈到,世界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工业和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影响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进程,因而要提炼一些新的管理制度和原则。

2、在某些国家的有意为之之下,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停摆好几年,我说好几年,大概就是五年了,那么世界贸易在发展中,世界贸易发展的形势,变得日益复杂,那么争端解决机制,是否需要呢?代言之,不仅需要儿童恢复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功能和效益已经刻不容缓,中日两国应当进一步协调,将争端解决机制恢复和重振,作为合作的基本点之一。

3、在一些重要的领域,相关的谈判,理当推进。尽管今年,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理事会取得了令我们感到振奋的成果,但是这还是阶段性。世界贸易组织往前发展,要担待得起世界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的重责,如此才不辜负世界发展的潮流之期盼和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发展之期盼。这是我建言之二。

建言之三,在CPTPP框架内,应当全力推动中日两国经贸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阶段。

2004年开始谈判CPTPP,前身TPP,日本不是创始缔约国,而日本是TPP当时重要成员国。在美国退出TPP之后,日本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创设了CPTPP,这一世界到目前为止最先进、最广泛、最有吸引力的贸易协定。

中国已经正式提出,加入CPTPP的申请。而且,希望这一申请,能够在顺利地谈判之后,成为中国加入这一协定的现实。

我本人,长期从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研究,常常比较,中国入世和中国加入CPTPP之间的关联。

我个人,用很浅薄的语句曾经说过,加入CPTPP,于中国而言是第二次入世,意思就是,是中国全面融入到目前为止世界最先进,涵盖面最广,最有吸引力的国际协定。

那么,我们一方面,要得到日本政府的全力支持,让中国的加入谈判,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

第二,我们应该进行更深入的交流,CPTPP项下的全方位合作,分门别类做出制度安排,尤其重要的,今天之中国,已经有21个自贸区,其中有些自贸区,如上海自贸区,就承担对CPTPP的原则和规定先行先试的责任。非常期望,日本相关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在这方面,能够积极地加入我们先行先试的尝试之中。

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认为,能够把另外十个国家团结起来的日本,对CPTPP的认知,了然掌握和使用,一定比我们更有经验,如果我们能够分享之,我们就一定能够往前发展,一句话,中日两国友好,进一步友好,小而言之,有利于两国的国家关系;中而言之,有利于亚洲太平洋的合作和发展;大而言之,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繁荣。

(作者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公共外交协会会长)

作者:周汉民

编辑:李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