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

这一百年来,中国变了很多,也有很多没变。

中国经历了外辱内患,革命重生,觉醒了思想、文化、科学。

有新思潮、有新时髦,但是男女骨子里的秉性却从来没有什么变化,从《围城》中就能看出。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写于40年代的长篇小说,讲的是20年代至40年代的故事。

1990年被改编成了同名电视剧《围城》,由陈道明、英达、葛优主演,以话剧式表演、漫画式跳跃重现了《围城》的辛辣与讽刺。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2)

方鸿渐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男人,不分任何时代。

方鸿渐是围城人,他长于斯、困于斯,一生都在墙内墙外徘徊和纠结。

围在城里时想逃出来,在城外时想冲进去,他的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愿望也罢,大都如此。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3)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4)

方鸿渐困于社会的围城。

方鸿渐是南方一般乡绅的长子,与上海的周家定了亲。

可惜周家女儿不幸离世,方鸿渐一封唁电感动了周家,周家遂决定用女儿的嫁妆资助方鸿渐出国留学。

出国后的方鸿渐游学四年,浑浑噩噩,毕业时为了周家、方家以及自己的面子买了一张假的博士学位证书。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5)

归国后,方鸿渐年轻气盛,被周遭人捧着,架到了本不该属于他的高度。

母校的一次关于“西洋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之影响及其检讨“使他当着父老乡亲的面露怯。

可是他却不以为然,心比天高,心高气傲,总认为自己满肚子学问,能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6)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7)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8)

再次回到上海,在岳丈家的小银行里做事,这是他接受社会毒打的真正开始。

感情受挫,与周家决裂,带着年轻人的混不吝,不要周家的四个月工资,回到自家又一无是处。

后在赵幸楣的安排下,与赵幸楣、李梅亭、顾尔谦、孙柔嘉一同赴三闾大学上任,总算有了工作。

多天的行程,方鸿渐什么忙都帮不上,还自持清高,瞧不上李梅亭的吝啬,看不上顾尔谦的马屁。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9)

到了三闾大学,方鸿渐的假学位,真无才,没有派上一点用场。

他有的只是满腔怒火,对世事不公的谴责,对世俗之见的唾弃,可他从未思索自身的眼高手低。

一身的傲气与不自知搅进了人际关系的浑水中,他没有摸到鱼,果断地跳上了岸,以为挺直了腰杆,实则社会的血盆大口依然在等着他。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0)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1)

在香港,被曾经自己不喜欢的苏文纨言语讥讽。

在上海,被方家和孙家的亲戚瞧不起,被报社的职员冷漠对待,对曾经回归渡轮上的下等人满脸堆笑。

方鸿渐曾误以为自己与赵幸楣、苏文纨是同一类人,其实他并没有官宦人家的身份,也没有鹤立鸡群的才华,只是平庸之辈。

正如赵幸楣所说:“你不讨厌,可你全无用处。”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2)

这样的方鸿渐何尝不是现实中的我们。

学生时代读了几本书,长了一些见识,见了少许世面,结交了几个朋友,总以为自己跨越了阶级。

毕业后进入单位工作,臆想自己拿高工资,当CEO,干大事业,出人头地,怼天怼地,可经历了社会毒打后才发现背景大过天。

社会不是温床,它只是揭开你一层层伪装的面纱,直至让你看清自己,你就是方鸿渐,你的瞧不起无意义,因为你也是寻常一员。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3)

方鸿渐困于事业的围城。

方鸿渐有手艺吗?没有,只是比常人多识的几个字。

他凭自己找不到工作,周家和赵幸楣是他的贵人,也让他有了所谓事业。

可他受制于人,一旦赵幸楣对他失去了兴趣,他的结局便是扫地出门,所以他放不开手脚,离不了婚。

委曲求全,忍让包容换不来硬实力,可能得到一张可以安睡的床,一份稳定的薪水。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4)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5)

方鸿渐困于恋爱与婚姻的围城。

方鸿渐遇到过五个女人,订婚的妻子早逝,没有多少感情纠葛。

渡轮上的鲍小姐将其当作消遣无聊时光的玩物,用过了就甩;唐晓芙是他的白月光,注定只能远望;苏文纨他看不上,后来他又高攀不起。

只有千方百计想要嫁给他的孙柔嘉是他的归宿,失去了刻骨铭心的爱情,得到了一段世俗的婚姻。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6)

可方鸿渐和孙柔嘉的婚姻却逐渐变得难以为继。

其实,他们双方中的某人都没有犯什么大错,很多时候都是源于寡淡。

因为婚后的生活最终会归于平淡、无聊、冷漠,很难再有恋爱时的激情、有趣、认真。

若没有孩子来调和与维稳,若没有足够的薪水来支撑和支配,若没有良好的脾气来谅解和宽容,都不能走得长远。

或者不能忍受千篇一律的枯燥,亦或是无法接受长时间的家务,婚姻终究会在平常中走向分裂,也就成了婚姻的围城人。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7)

方鸿渐变成婚姻的围城人,他的父亲早有预言。

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女必须不若吾家,门不当户不对幸福不了,女强于男很难幸福。

这种不对等会让婚姻的防线被慢慢瓦解,曾有的热情被渐渐消磨,直至再无瓜葛。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8)

孙柔嘉代表了中国绝大部分女人,也不分任何时代。

孙柔嘉想成为方鸿渐的朱砂痣,可是最终变成了蚊子血,虽不痛但奇痒难耐,只是挠挠解不了近渴。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19)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20)

方鸿渐和孙柔嘉订婚后进行蜜月旅行。

两人来到香港,赵幸楣接待了他们,但是孙柔嘉因身体不适未外出游玩。

方鸿渐回来后,专门为孙柔嘉买了菠萝,看见躺在床上不悦的她,说到:“你想叫我陪你,你就告诉我嘛。”

孙柔嘉回击:“你要是真爱我啊,不用我说你就知道,这事是勉强不来的,等我说出来你才体会到,那还有什么意思。”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21)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22)

方鸿渐无言以对,撂下一句“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我怎么会知道你是什么念头。”

听到这句话后,孙柔嘉放了大招,来了一句“你欺负我”,这句话跟现在的“你吼我”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明是女方理亏,可当她们词穷不想舍下面子又想占据道德制高点的时候,就会来这么一句,瞬间扭转局势。

既以女性身份示弱,戳男性的痛点,又以苦恼转移矛盾点,一石二鸟,所以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法子,几千年都没有变过,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穿新鞋走老路罢了。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23)

现实、恋爱与婚姻就像狗和肉。

恋爱时,如同狗嘴里叼着肉,肉香在口中四溢,口水流了三尺,想一口吞下但强行忍着,享受向往与未知的感觉。

结婚后,就像狗吃了肉,初入喉咙如甘泉,甜到心尖而且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可是过了几天,香味渐渐散去直至消失,归于平淡。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24)

现实生活好似狗看到水中肉。

它以为它嘴里噙着肉,然而牙与牙之间根本没有肉香,任凭怎么咀嚼都难闻到味道。

可是它依然不愿意离开河边,因为它认定了水中的狗就是自己,直到看到旁边真正叼着肉的狗,它才发现了参差。

从不同角度谈围城(围城这一百年来)(25)

这就是围城人,似狗又不如狗。

狗被唐晓芙真心爱着,被孙柔嘉姑妈用力宠着,可也被方鸿渐嫌弃着。

这种关系宛如围城,城外的人被围墙隔着看不清墙内的城,总想进去瞧瞧,城里的人满眼都是墙壁,试图逃出去。

可打开大门,目之所及,哪里还有他们的肉,水月镜花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