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湿地生态公园几月份最好看(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编者按:

野猪下山了!“猴纸”到我家阳台了!野生动物进城的消息频现社交媒体。事实上,我们身边居住着众多本土野生动物,它们与我们为邻,我们却鲜少了解它们。了解、友好、相伴,万物方能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新华日报·交汇点联合江苏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站、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等推出“秘境之眼·人类之友” 日历专栏,带您一起通过红外相机、动物观察者等的视角,去关注既熟悉又神秘的 “动物邻居”。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家园的生存基础、生机所在,每到节气日,我们还将邀请节气官来进行当日的特选推介播报。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丹顶鹤。

丹顶鹤湿地生态公园几月份最好看(秘境之眼人类之友)(1)

为什么丹顶鹤被称为“仙鹤”?

丹顶鹤又叫仙鹤、红冠鹤,是一种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大型涉禽,嘴巴长、脖子长、腿长,通体洁白,顶冠鲜红,外表华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因其数量极度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丹顶鹤在空中飞翔时,头、颈和细长的腿都伸得笔直,十分闲适自得,充满遗世独立的“仙”韵。千百年来,丹顶鹤的形象都是“吉祥、长寿、幸福、安康、忠贞”的代名词。古人对丹顶鹤有不少描述。比如薛能的“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青冥”,白居易的“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等。

丹顶鹤体长160厘米左右,翼展约240厘米,体重一般为7千克至10.5千克。它们的寿命可达五六十年,在鸟类世界中算长寿的,我国古代的诗词字画中常有“松鹤延年”的图形与题字,表达长寿之意。

丹顶鹤湿地生态公园几月份最好看(秘境之眼人类之友)(2)

有美貌有实力的“飞行健将”

丹顶鹤是对湿地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指示生物。在中国,丹顶鹤于东北和内蒙古锡林郭勒等地繁殖,于黄河三角洲和江苏盐城等地越冬。

它们习惯成对、成群结队地行走和觅食,最大群超过100只。它们最理想的栖息环境是开阔的平原、沼泽、湖泊、草地、海边滩涂,以及河岸沼泽地带。每年的2月末、3月初,丹顶鹤会离开越冬地,4月中旬前到达繁殖地。丹顶鹤实行一雌一雄制,繁殖期为每年4月至6月,它们的巢一般建在芦苇丛中或水草丛中。雌鸟通常每窝产卵2枚,偶尔只产1枚。

每年9月末至10月初,丹顶鹤开始离开繁殖地,迁往越冬地。迁徙中,它们常常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飞行,时速能达到40千米,高度超过5400米。

能歌善舞,翩翩仙姿美轮美奂

丹顶鹤是鸟类中最喜欢以鸣叫来完成情感传递的物种。在迁徙时,它们一路飞行一路高歌,且声音嘹亮,传得很远。丹顶鹤的鸣声颇具特色,清亮高亢,穿透力强,声音能传3千米至5千米。这缘于它们有一个特殊的发声器官鸣管,由于其颈长,所以鸣管也长,长度能超过1米。《诗经》中“鹤鸣九霄,声闻于天”,便是描写飞翔时发出清脆高亢的鸣叫声。

它们的鸣声音调和频率多变,有的是配偶间或群体成员之间的传情和联络,有的是表示骚动和对危险的警戒,还有的是作为婚偶舞蹈的伴奏曲。

丹顶鹤能歌又善舞,起舞多发生于每年的3月末4月初的繁殖期内。亮翅、伸腰抬头、弯腰、跳跃、鞠躬、衔物……它们舞姿优美,由几百个动作组成,通过幅度、快慢的变化,翩翩仙姿、美轮美奂。

采写:白雪

美编:郑玲玲

图片:邹维明 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