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的感悟(读论语有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者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读论语的感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读论语的感悟(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的感悟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者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告诉我们说,“入则孝”,在家里是个孝子(怎么才叫孝,下面有很多地方研究孝道,在此暂且不谈。)“出则悌”,出门在外面与兄弟分开了!怎么悌尼?就是在外面,对朋友,对社会,对一般人能够友爱,扩而充之爱国家,爱天下都是这悌字的意义。“谨而信”,做人谨慎,但是谈到这“谨”字要注意,不要变成小器。谨慎与拘谨是两回事,有些人做人很拘谨,过分了就是小器。“谨慎”在历史上有个榜样,就是我们中国人最崇拜的人物之一的诸葛亮。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一副名联,我是很好的格言。吕端是宋朝一个有名的宰相,看起来他是笨笨的,其实并不笨,这是他的修养,在处理大事的时候,遇到重要的关键,他是绝不马虎的。那诸葛亮则一生的事功在于谨慎,要找谨慎的最好榜样,我们可多研究诸葛亮,这里暂且不提。

总之,所谓谨慎不可流于小器,这点修养要注意,这个人能谨慎处事而信……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一切都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有伟大的胸襟,能够爱人,尤其在此时此地来讲,对同志的友爱,扩而充之,对其它人的友爱。理论上将很容易,而广泛的爱人,那就是“君道”“师道”的综合,爱天下人就如爱自己一样,理论容易,要修养到如此真难。孔子说,假使一个人对这些都做到了,“而亲仁”,再亲近有学问道德的人做朋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然后再“学文”,爱做文学家也可以,爱做科学家也可以,爱做艺术家也可以,爱做别的都可以,那是你的志向所在,兴趣问题,可以量力而行,各听自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