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真相(六尺巷的典故)

云端国学第14讲:六尺巷。

典故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清康熙年间,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他老家的房子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之间有一条巷子共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全部霸占这条路,张家人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当地县衙。县官考虑到两家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判决。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加急信送到京城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远亲不如近邻,应该主动谦让邻里,于是他便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阅罢,明白其中含义,就主动退让出三尺。吴家见状后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于是便有了“六尺巷”,

位于安徽桐城的六尺巷,今天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王岐山等多位国家领导人都前往参观并题词。

启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主动包容礼让是一种美德,懂得谦让才能承受福报。即使官再大、再富有,都不能飞扬跋扈、趾高气扬、盛气凌人、更应该懂得谦让、礼让。也说明一个家庭无论如何还是要有一个懂道理、识大体的带头人、领路人,在大是大非面前正确引领家人,才能避免灾祸。

六尺巷真相(六尺巷的典故)(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