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红色教育培训(林州红色教育培训基地)

林州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是以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为主的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林州是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在修建红旗渠过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林州太行大峡谷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风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下面让新红舟红色文化培训的老师给您介绍一下林州的红色教育基地,供大家参考。

1. 红旗渠纪念馆

济源红色教育培训(林州红色教育培训基地)(1)

位于林州市城区北部 15 公里处,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共分为三条干渠。1965 年4 月5 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2014 年5 月1 日,红旗渠通水 50 周年之际,红旗渠纪念馆新馆落成开馆。

建筑面积 6300 平方米,布展面积 4000 平方米,展线总长 515 米,展馆以红色为基调,造型似灵动的渠水。展厅由“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部分组成,用 2000 多件珍贵文物和雕塑、绘画、灯光、多媒体、4D 动感、智能触摸等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段, 立体再现了当年 10 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

红旗渠纪念馆不仅是收藏、研究、展示、传承红旗渠历史的一座展馆,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林州的发展历程,是学员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一个重要窗口。

2. 红旗渠青年洞

济源红色教育培训(林州红色教育培训基地)(2)

位于任村镇卢家拐村西,距离渠源 24.5 公里,是红旗渠总干渠上的咽喉工程。青年洞全长 616 米,宽 6.3 米。1960 年 3 月动工修建,当时正处于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按照上级关于实行“百日休整”的指示精神,县委决定抽调 300 名青壮年坚持开凿青年洞,其余民工全部回家休整。因该工程施工由总指挥部共青团组织分工负责,凿洞民工由青年组成,故取名为“青年洞”。至 1961 年7 月15 日,经过17 个月的英勇奋战,300 多名青年终于征服了这一天险。1973 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自题写了洞名。2013 年9 月在青年洞北部 3300 米入口处搭建了 350 米的廊桥——“红飘带”,红飘带”至青年洞沿途设置了 “凌空除险”、“铁姑娘打钎”等表演,真实再现了当年修渠场景。

3. 富民路(桃花谷)

济源红色教育培训(林州红色教育培训基地)(3)

桃花谷位于石板岩乡,谷内有三九严寒开桃花的桃花洞,三伏盛夏水结冰的冰冰背,有豫北 346 米的高瀑,还有潭瀑相连的飞龙峡。“太行天路”位于太行山之巅,北起桃花谷景区,南至仙霞谷景区,全长约 30 千米,途经桃花洞村、朝阳村,沿途设 10 个观景台,既是景区环线游览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俯瞰太行山壮美风光的绝佳位置。桃花谷、太行天路是林州创业“四部曲”“美太行”的经典代表,通过观摩学习,可以让学员感悟太行山的雄险奇秀的风光,感悟太行山人劈山凿洞、战天斗地的豪迈气概。

桃花洞村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西北部,平均海拔 1000 米,因村西半山腰有一“桃花洞”而得名。该村下辖 12 个自然村,530 口人,耕地200 亩,林地300 亩。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坡地经济和旅游业,种植花椒、核桃、山楂等经济作物 450 亩,发展宾馆、饭店、农家乐300余家,解决了 5000 余人就业,村民年平均收入达9000 元。村党支部2009 年被省委组织部表彰为“全省五个好村支部”,被誉为“天路堡垒”。

济源红色教育培训(林州红色教育培训基地)(4)

河南新红舟是专业从事与红旗渠,大别山、愚公移山、焦裕禄、新乡先进群体等全国30多个红色基地,业务范围包括党性教育,乡村振兴,企业考察,疗养修养,团建,研学等项目,培训课程科学合理,集寓教于乐为一体,丰富多彩而富有乐趣,深受参训单位好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