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到底是啥意思(太岁是指什么)

太岁(又称岁阴),原来是古代观星术中所指的一颗行星,后来演变成了一种神祇信仰早在战国时期,国人就使用“岁星纪年法”,用岁星在天上的位置来表示年度,一年一个辰,12年一循环《续文献通考·郊社考卷一百九》上记载: “太岁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岁行一次,历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巳为阳,自午至亥为阴,所谓太岁十二神也”,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太岁到底是啥意思?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太岁到底是啥意思(太岁是指什么)

太岁到底是啥意思

太岁(又称岁阴),原来是古代观星术中所指的一颗行星,后来演变成了一种神祇信仰。早在战国时期,国人就使用“岁星纪年法”,用岁星在天上的位置来表示年度,一年一个辰,12年一循环。《续文献通考·郊社考卷一百九》上记载: “太岁者,十二辰之神。木星一岁行一次,历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巳为阳,自午至亥为阴,所谓太岁十二神也。”

古人将周天分成十二段,每段对应一个我们所熟悉的“地支”,称为一次,以此来纪年。而木星每十二年绕太阳一周,大致上就是每岁行一次。太岁纪年大约从西汉时候开始,当时的历家根据岁星在天空运行所处的区域取得名字,并以此名称纪年。依次和十二个太罗年名和配,组成六十个年名,六十年周而复始。

东汉的王充最早将太岁视为神明,他在《论衡·调时篇》说: “太岁,岁月之神:用罚为害,动静殊致,非天从岁月神意之道也。”可见太岁已经成为当时被普遍熟悉的数米中的一个神煞。而后各个传说中关于对“太岁”的描述,并没有太大不同,大多近似例如某人冒犯了太岁,遭受了天谴。目前可考证的最早人格化太岁神是殷郊(在宋代的道教传说中,殷郊是商纣王的长子)。《封神演义》说: “殷郊为值年岁君太岁之神。”

南北朝时,当时有六十位甲子神,因为太岁与甲子之间关系密切,大概在明朝晚期到清代初期,六十位太岁就取代了六十甲子,逐渐演变成了现在各地有安奉太岁的庙宇里面的六十太岁。每一位太岁都有清楚的名字,这六十位太岁的名字在清代中期全真道龙门派道士柳守元的《岁君解厄法忏》 中首次完整呈现,但是除去此版“太岁”的记载,其他各地流传的神明称号用字不同,有些地方甚至没有任何太岁神的传说。

古时候将太岁视为君王,南宋祝泌的《六壬大占》说: “帝王系命于太岁、后妃系命于岁之阴。”在清代《协纪辩方书》中记载: “太岁,君象,其方固上吉之方,而非下民之所敢用。”太岁被人们视为贵神,它所在的方向被认为是尊贵吉利的,但是黎民百姓由于太岁所在的方向过于尊贵,所以要避开,以符合尊卑有序。

而当每一年太岁运行到天空中不同的位置,也就是某个生肖所在的位置,属该生肖及其相对生肖的人会害怕太岁带来不利的影响,便于当年祭拜太岁神,以祈求太岁消灾去难,此活动便称为“拜太岁”。

除了“拜太岁”,我国民间还有“谢太岁”。“谢太岁”一般会在阴历腊月,也就是感谢当年太岁这一年来对自己的照顾。拜太岁则多在春节期间,以祈求新一年的平安。在很久以前,拜太岁相当简易,信徒多在春节前后,在红、黄色纸上写下“本年太岁星君到此”或“本年太岁星君神位”或“一心敬奉太岁星君”之类字样,贴在家中,晨昏焚香礼祷。年底谢太岁时,需先祭拜一番,然后将上一年书写的纸撕下,与纸钱、纸马一同焚化,感谢太岁一年之间的庇护保佑。从文化角度来说,这种行为其实更倾向于一种对自然的酬谢和感恩,感恩上天赐予的风调雨顺,能够让这一年都过得很好,也祈求来年能够有更好的生活。这也是民众本身对生活的一种祈福。

据传说,太岁不仅在天上有自己的星相代表,同时,它到了哪里,哪里的土地就会出现一块肉状的好似灵芝一样的东西,相传这就在盖房子、修缮房屋等大兴土木的时候,不能直接在太岁所在的土地上动土,不然地下的太岁就会动怒。这就是所谓的“太岁头上不能动土”。同时,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民间传说,如果人们在盖屋或者修葺房屋动土时,挖出太岁,就要把它拿回家,用酒泡上,目的是把太岁灌醉,让它丧失记忆。然后再趁着半夜时分把它放回去,这样太岁就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挖它出来的人也就不会担心有什么灾祸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