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二本生真实考研现状很心酸:曾是很多二本生改变命运的桥梁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当时考研还不是很热门,考研往往是那些二三本学生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捷径。因为很多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发挥失误,考上了一个不怎么理想的大学,但是这些人并不是那么甘心的,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就会走考研这条路,确实也有很多人通过这条路,让自己的命运有了巨大的改变。

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往往并不那么热衷于考研,所以给了这些人很多的机会

普通二本生真实考研现状很心酸:曾是很多二本生改变命运的桥梁(1)

那个时候大学生还是很热门的,前期的时候国家还包分配,所以很多大学生往往都能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大学找的工作都还是不错的。那时候社会的竞争远远没有现在这么激烈,所以很多人并不热衷于考研,因为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20多岁了,这个时候往往应该成家立业再去学校里深造,三年的话既浪费时间,而且也不会让自己的命运有多大的改观,所以那些重点大学的学生们往往并不太热衷于考研,除了一些特别热衷于学术研究的人员之外,研究生往往受到很多人的冷遇。

普通二本生真实考研现状很心酸:曾是很多二本生改变命运的桥梁(2)

很多学校不理想的学生,再加上一些分配工作不理想的人,确实也热衷于考研,尤其是老师。据说那个时候考研的考场上老师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因为那个时候的教师都是清水衙门,工资待遇也比较低,再加上老师的空闲时间还是比较多的,有时间大量的时间进行复习,同时本身处于教育行业也容易接触到一些资料,所以考研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一些大学的学生考研简直出了名,往往进入学校就是为了考研,最有名的莫过于山东的曲阜师范大学了。他们考研实在太厉害,以至于上了一些名校的黑名单。

不过新世纪竞争激烈之后,研究生也受到了大家的热捧,保研比例增加

普通二本生真实考研现状很心酸:曾是很多二本生改变命运的桥梁(3)

进入新世纪之后,国家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迅猛增长,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时候即使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往往也会去考研究生,因为大学本科的学历和水平确实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需要了。还有一点就是在重点大学中,保研的比例越来越高了,名校往往也愿意招录同为名校的学生,名校保研的学生确实受到老师的青睐。而那些考研的学生确实不怎么样,他们进入大学之后往往一门心思去考研,除了考研的那几门专业课之外,其他的专业课简直就是得过且过,这样的学生即使考上了也很难发挥多高的水平,导师看来也不是不怎么喜欢他们。

现在很多二三本的学生考研也受到了很多重点大学的歧视,因为导师们更愿意接受那些好学校出来的学生,尤其是保研的学生。因为保研的学生往往综合成绩都在各专业排名前列,这些质量是有所保障的,重点大学的学生往往也是比较不错的,因为他们要经历重点大学那种严谨的学风,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不是那些普通学校可以相比的。

不仅仅是导师和学校,连社会上都对这些学生有所轻视

普通二本生真实考研现状很心酸:曾是很多二本生改变命运的桥梁(4)

现在不仅仅是导师和重点大学对那些二≡本考研学生有所轻视,就是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同样也是如此。现在很多单位招聘往往都看重学生的第一学历,也就是说即使是研究生,如果本科的学校不好的话往往也会列入重点的区别对待。前一段时间就有南京大学的博士生,最后找工作四处碰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本科的学校确实不怎么样。

普通二本生真实考研现状很心酸:曾是很多二本生改变命运的桥梁(5)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单位都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本科阶段是一个人学习专业知识打基础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打好基础,而是一味的去学习那几门考研的专业课,那么他所学的就有很大的缺陷,虽然他最终有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但是他的基础与那些重点大学本科生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这些在工作中都能够看出来。事实上这对这一类本科非名校的名校博士生来讲,最好的出路是去考公务员,因为公务员这一块并没有那么多要求。同时进入体制内部,对专业的要求往往也不是那么强烈,很多时候纯粹就是为了文凭而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