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1)

编者按

以主流价值为光,解读“济南故事”,解码C位新闻。爱济南客户端推出“追光”栏目,发挥新型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创新性,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紧要处、关键处、动人处,推出一批“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全媒体作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迈”与您一起阔步前行。“追光·区县观察”聚焦各区县新思路、新做法、新成绩、新亮点,助力区县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济南高新区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抢抓“强省会”建设机遇,锚定“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目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较高增速。

前三季度,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实现1106.8亿元,增长12.9%,增速达到全市的1.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28.8亿元,增长19.4%,是全市平均增速的2倍;固定资产投资446.5亿元,增长12.6%;进出口总额达到721亿元,占全市总数的一半以上;实际使用外资实现8.93亿美元,增长132.7%,再创历史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5亿元,增长23%,增幅在4个百亿区中连续9个月稳居第一,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2.3亿元,税收比重达到89.8%。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2)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关键支撑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聚焦“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立区使命,先后制定济南高新区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和促投资等若干政策,持续优生态、汇要素、强创新,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进一步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

科技企业培育走在前列。今年全区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479家,同比增长43%;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63家,数量位居全省首位;新增省级瞪羚企业45家、独角兽企业1家,企业数量稳居全市首位。

科创平台建设量质齐升。签约落地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碳中和北方中心,成为全区第10个落户的“中科系”项目;引进新松工业软件研究院和山东航天人工智能安全芯片研究院两大科技创新平台,带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中科院电工所牵头承担的两项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实现了六项自主可控关键技术突破和五项核心指标的国际领跑。

技术创新项目成果显著。今年以来,兑现区级创新创业政策及研究开发补助2.3亿元,惠及企业1300余家。组织申报实施山东省重大创新工程及人工智能重大创新示范工程等项目197项,申请省级财政资金逾2亿元。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达到111.7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其中技术交易额99亿元,占成交总金额近90%,占全市技术交易额比重的“半壁江山”。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3)

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兴区之要

产业能级显著提升

坚定不移贯彻“工业强市”战略,持续壮大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制造业集群,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全年承担省市重点项目116个,总投资2203.8亿元,项目数和投资额均在全市前列。前三季度,全区新签约产业项目81个,投资总额334亿元。

聚焦信息技术产业。抢抓“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建设契机,打造大数据与行业应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等产业集群。依托浪潮、量子研究院等资源,推动算谷科技园和算谷产业园建设,打造全球算力产业新高地。

聚焦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建设世界透明质酸谷,引进法液空超低温设备项目,推进食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监管服务大平台等重点项目,产业生态进一步丰富。

聚焦智能装备产业。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速布局新能源产业,重点推进吉利新能源整车项目和临工重机纯电动渣土车生产;签约引进大族激光、宏石激光等行业龙头企业,壮大激光创新创业共同体,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激光装备产业基地。

聚焦量子信息产业。量子保密通信“齐鲁干线”项目完成一期建设,实现了济南与青岛之间的互联互通。量子雷达已完成四个固定点的量子激光雷达监测网络试点建设,量子探测雷达定型完成,并在上海、杭州等城市推广产品试用,新兴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4)

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突破方向

外贸潜力不断激发

围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在扩大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走在前、做表率。

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自贸试验区范围累计新注册企业2.8万家,新设外资企业210家,实际利用外资近20亿美元,以不到全市0.4%的土地,贡献了40%的进出口额和利用外资额。济南、章锦综保区前三季度实现一线进出口额230.3亿元,同比增长196%,对全市外贸增量贡献度47.1%,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开启新篇。

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成功获批。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入围第二批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是山东省唯一入围地区。预计年内聚集文化企业100家,实现出口5000万美元。

跨境电商实现突破。全国首创“链上自贸”数字化贸易平台,得到中央改革办高度认可,被海关总署在全国推广。跨境电商实现进出口额超10亿元,约为去年同期100倍,实现历史性突破。乐购仕首家跨境电商门店正式开业,在综保区规划建设了中心仓,打造了“买全球、卖全球”国际商贸集聚地。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5)

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活力之源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坚持向改革要效率,持续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瘦身强体、重点发力,部门和街道岗位聘任全面完成,事权体系更加科学,发展动能更加强劲,高新区、自贸试验区、综保区“三区叠加”优势不断彰显。

市场活力持续增强。落实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企业开办环节优化50%,办理时间缩短80%;全国首创“一箱双链”模式,群众办事提交材料平均减少60%以上。前三季度,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3万户,同比增长24%,主体总量达到11.8万户。

项目审批提速增效。坚持“项目为王”,成立了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推出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黄金19条”,其中13条属全市首创。通过“减审批、并环节、优流程、缩时限、强服务、重事后、一平台”等一系列举措,大幅提升重点项目审批服务效率。

要素保障不断强化。全年安排重点项目保障资金62.5亿元,大力拓宽融资渠道,争取专项债券10亿元,抢抓PPP政策机遇,撬动社会资本80亿元,有力支撑重点项目资金保障。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向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迈进)(6)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

社会事业亮点纷呈

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惠民生、促发展。

疫情防控效能得到“新提升”。组建机场防疫保障工作专班和临时党支部,在全省首创“客货分离”查验模式,全力守护省会“空中大门”。截至目前,机场已顺利完成异地入境隔离期满闭环管理入济人员2.8万人,实现了零失误、零事故、零感染“三零”目标。

教育品牌质量迈上“新台阶”。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建成使用幼儿园、中小学校20所,新增学位2万多个,学前教育普惠率达93.55%,在全市名列前茅;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双减”任务,实施“名校 ”集团化办学,初中学业水平连续两年排在全市前列。

医疗保障水平实现“新突破”。济南高新区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东院区、市中医医院东院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其中济南高新区人民医院年底竣工,结束了高新区没有区级医院的历史。充分发挥互联网医保大健康平台作用,截至目前,平台累计服务参保市民超1200万人次。

城乡融合发展走出“新变化”。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整合各类涉农资金1.16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49个。深入开展东西部协作工作,“济南高新区-临夏县东西协作文冠果试验示范基地”正式揭牌,成为东西部“碳汇”产业协作典范。加快推进中欧装备制造小镇、泰康文旅 纪念园项目建设,编制完成了孙村城市次中心控制性规划,努力打造“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宜业宜居现代化新城,区域人口吸引力不断增强。目前全区常住人口42.4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2.1万人相比,增长91.95%,年平均增长率为6.74%,人口增幅位列全市第一

本文来自【济南日报-爱济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