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喜欢薛宝钗的细节(9岁贾宝玉就能与袭人)

民国时期,胡适等人曾对红楼梦里的年代进行排序,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之事,贾宝玉与袭人“初试云雨情”时,年仅9岁!

书中虽对贾宝玉年龄未作明确说明,但林黛玉进贾府时年龄却说得很明白。

原文摘录:

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

林黛玉6岁时母亲贾敏去世,次月“出月初二”便由贾雨村护送到贾府,而贾宝玉大林黛玉一岁,所以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贾宝玉不过是个7岁孩童。

贾宝玉喜欢薛宝钗的细节(9岁贾宝玉就能与袭人)(1)

林黛玉剧照

紧接着第五回贾宝玉在秦可卿房里梦游太虚幻境,醒来后就与袭人“初试云雨情”。

而后文秦可卿去世时,书中明确讲贾蓉20岁,而从第二回冷子兴口中,可知贾蓉大贾宝玉九岁左右,所以十三回秦可卿去世时,贾宝玉是11岁。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时,秦可卿还在世,而秦可卿从得病到死去,中间经历了近2年时间。

由此可见,贾宝玉“初试云雨情”的时间,至少在秦可卿去世时间的两年前,那时贾宝玉大约只有9岁左右。

贾宝玉喜欢薛宝钗的细节(9岁贾宝玉就能与袭人)(2)

这么小的孩子,怎么可能“云雨情”呢,不可思议之至。

虽说古时男子时有早熟之事,但9岁这个年龄着实太小,换今天大约也就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即使宝玉早熟,也不可能早到这个地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有人说这是曹雪芹写书时的漏洞,这般说法作者君耳朵已经听得起了老茧,一遇到红楼梦中无法解释的问题,就推说是漏洞,那何必还读红楼。

贾宝玉是书中最重要的人物角色,没有之一,关于他的一切人物设定,作者必然是精心设计。何况“贾宝玉初试云雨情”还是第六回回目,可见此事的重要性,仅用“作者漏洞”一说,是解释不通的。

解开此谜的关键,在于“云雨情”的另一方,袭人!

贾宝玉喜欢薛宝钗的细节(9岁贾宝玉就能与袭人)(3)

袭人剧照

脂批中早已有言“晴有黛影,袭为钗副”,答案就在这条脂批中,袭人,是薛宝钗的“影子”。

薛宝钗,最终是与贾宝玉成了婚的,只是曹雪芹只完成了前八十回,就“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

所以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大婚情况、洞房花烛、婚后生活等等重要情节,我们都无从知晓。

“袭为钗副”这条脂批,却给了我们一道希望。

袭人既然是宝钗“传影”,那贾宝玉与袭人平常俨然如夫妻一般的生活,是否就是宝玉与宝钗婚后生活的真实写照呢?

事实确实如此。

宝钗与袭人,实则是指同一人。这个人,便是薛宝钗在真实历史上的人物原型。

贾宝玉喜欢薛宝钗的细节(9岁贾宝玉就能与袭人)(4)

薛宝钗剧照

作者将原型人物身上的真实经历,拆分后分别融入到宝钗和袭人身上,所以宝钗即是“袭人”,“袭人”也是宝钗。

袭人平常与贾宝玉过日子的点点滴滴,正是薛宝钗嫁给贾宝玉婚后生活的真实写照。

以往读红楼梦,就觉得宝玉与袭人日常的相处,颇为怪异,尤其是两人“约法三章”一段。

袭人第一不准宝玉乱发誓,第二不管宝玉喜不喜欢读书,都要在老爷面前装个样子,第三条是不准宝玉去吃别的女儿胭脂。

这里面的袭人,哪似一个丫鬟,分明就是个明媒正娶的妻子在管教丈夫。

这真是作者在写“袭人”吗?

不是!

贾宝玉喜欢薛宝钗的细节(9岁贾宝玉就能与袭人)(5)

贾宝玉剧照

袭人只是个“影子”,作者真正的目的,是在借袭人这个“影子”,描写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后生活!

这才是“袭为钗副”的真正含义。

所以,9岁的贾宝玉与袭人“初试云雨情”,正是在讲贾宝玉与薛宝钗的洞房花烛夜,而只有这件大事,才值得被作者郑重地安排在回目之上。

袭人与薛宝钗之间,还有许多共同之处。譬如两人生日是在同一天,譬如两人都有一个兄长,譬如袭人回娘家探母病,排场就如贾家正牌媳妇一般。

贾宝玉喜欢薛宝钗的细节(9岁贾宝玉就能与袭人)(6)

薛宝钗剧照

这些都不是巧合,红楼无闲笔,书中内容不可能有巧合一说。

曹雪芹写下的每个字,都经过精心安排,所有书中的“巧合和不合常理之处”,只不过是他在暗示读者罢了。

由此可见,贾宝玉和薛宝钗的洞房花烛和婚后生活,其实早在前八十回,就已通过薛宝钗的“影子”袭人写了出来。

张爱玲说一生大恨红楼未完,但看宝钗和袭人间的对应,就可知曹雪芹已在前八十回透露了不少将来的内容,这样的红楼梦到底算写完了还是没写完,那就是见仁见智了。


本文是为普及红楼梦研究相关知识,解答红楼读者心中疑问,也是为弘扬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请头条君多多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