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

#还有诗和远方#望江南,词牌名,又名《忆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后改此名。”后来因为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作《忆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为《忆江南》。此调廿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代表作有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等。《望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典范作品如下:

一、《望江南·江南好》唐 白居易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1)

忆江南·江南好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之中。

二、《望江南·梳洗罢》唐 温庭筠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2)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此词以江水、远帆、斜阳为背景,截取倚楼顒望这一场景,以空灵疏荡之笔塑造了一个望夫盼归、凝愁含恨的思妇形象。

三、梦江南·千万恨 唐 温庭筠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3)

梦江南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此词通过描写思妇在孤单的月光下独自思念的情景,表现了其内心的悲戚和哀伤。通篇写恨,实际是以恨之切,衬爱之深,思之极。

四、《望江南·多少恨》五代 李煜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4)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繁华的追恋,抒发亡国之痛。

五、《望江南·多少泪》五代 李煜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5)

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此词正面写悲,通过描写词人思国流泪的情形,表达词人对故国的追恋,抒发亡国之痛。

六、《望江南·闲梦远》五代 李煜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6)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词人选取春秋两季景色为代表去着力描绘,采取梦幻的形式,将虚景与实景融合为一,借梦境抒情,表达对故国清幽自在的情境和人物的追慕之情。

七、《望江南·超然台作》宋 苏轼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7)

6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八、《望江南·三月暮》宋 吴文英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8)

望江南

三月暮,花落更情浓。人去秋千闲挂月,马停杨柳倦嘶风。堤畔画船空。

恹恹醉,尽日小帘栊。宿燕夜归银烛外,流莺声在绿阴中。无处觅残红。

这首词以雅致的笔意、绵丽的章法以及隐晦的表现形式,传递出一对爱侣相聚与分离时的情感,细致入微,婉曲动人,回味无穷。

九、《望江南·随身伴》清 曹雪芹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9)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谁料风波平地起,

顿教躯命即时休。孰与话轻柔?

东逝水,无复向西流。想象更无怀梦草,

添衣还见翠云裘。脉脉使人愁!

十、《望江南·相逢处》清 方子固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10)

相逢处,记得虎山前。七里胭脂淘作水,一城罗绮织为天,萧管送流年。

那时节,卿在木兰船。隔座唾人花散雨,带歌行酒柳摇烟,宛转到侬边。

十一、《望江南·咏弦月》清 纳兰性德

过尽千帆皆不是是什么修辞手法(过尽千帆皆不是)(11)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

这首小词清丽空灵。前两句平淡起笔,以碧空悬半镜喻初八上弦之月,随意着墨之间勾勒出一派清冷素雅景致。后接以倚阑不语的娇人情景,又转而刻画月移梅影极蕴情昧的景象。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