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内阁首辅贡献排行榜(明朝3个同名同姓的人)

明朝内阁首辅贡献排行榜(明朝3个同名同姓的人)(1)

明朝时期,安徽桐城曾有两个县令,同名同姓,都叫陈于阶,两人的任期相隔仅有八年,因为两个陈县令都是清廉为官,广施德政,因此,人们常常会把这两个人弄混。

第一位担任桐城县令的陈于阶,字允升,河北遵化人。

嘉靖四十年(公元1564年)到任,任内兴修水利,在枞阳滨江一带修筑堤坝,为百姓造福,当地百姓至今仍在受益。

隆庆元年(1567年),陈于阶升任御史,离开了桐城,当地百姓为纪念这位陈县令,称呼他倡导修筑的堤坝为“陈家洲”,当地至今还流传着“收了陈家洲,富了汤家沟”等俗语。

明朝内阁首辅贡献排行榜(明朝3个同名同姓的人)(2)

另一位陈于阶,字子升,也是河北人,家乡在邯郸东北的曲周县,为区别于前面那位陈县令,我们姑且称呼他为曲周陈于阶。

万历三年(1575年),曲周陈于阶任安徽桐城县令,与遵化陈于阶离任相隔八年。

曲周陈于阶重视教育,兴办书院,还和乡绅盛汝谦、吴一介等人出资修筑了县城的城墙。

明朝末年,江北很多没有城墙的县城都失守了,唯独桐城得以保全,号称“铁打桐城”,后来,曲周陈于阶升任户部主事,他还擅长书法,留有墨宝。

两位陈于阶,同是清廉仁俭,广施德政,被桐城、枞阳的百姓传为佳话。

明朝内阁首辅贡献排行榜(明朝3个同名同姓的人)(3)

值得一提的是,明朝末年,还有一位叫陈于阶的官员,字瞻一,号仲台,百曲港(上海奉贤)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外甥。

上海陈于阶的父亲是陈绍,曾任职广东增城县巡检,从南京返回家乡时被强盗杀害。

陈于阶招募乡勇,杀掉了仇人,为父亲报了仇。

明朝内阁首辅贡献排行榜(明朝3个同名同姓的人)(4)

上海陈于阶博学多识,精通天文,擅长城防,曾担任劳役总管,监督修建城墙。

崇祯二年(1629年),陈于阶佐助舅舅徐光启完成了历法的修订,后返乡务农,赡养母亲十余载。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兵部尚书史可法推荐陈于阶,任“钦天监博士”。

崇祯帝自杀殉国之后,南京众大臣拥立福王朱由崧为为皇帝,兵部尚书史可法主动请缨,到扬州前线抗击清军。

陈于阶被南明朝廷提拔为兵部司务,负责指导、训练士兵使用洋枪、洋炮。

明朝内阁首辅贡献排行榜(明朝3个同名同姓的人)(5)

清军攻占南京,陈于阶在鸡鸣山象台(紫金山天文台)遭遇一股清兵,仆人宋千全力保护主人陈于阶,终因寡不敌众,陈于阶壮烈殉国。

义仆宋千为陈于阶收尸后,在墓旁自杀。

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下诏,祭祀所有明末殉节的大臣,陈于阶的长孙陈其材向朝廷上书,说明了祖父殉国的事迹,清廷追谥陈于阶为“节愍”,其仆人宋千为“忠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