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成语典故(今日成语典故方枘圆凿)

在线成语典故(今日成语典故方枘圆凿)(1)

在线成语典故(今日成语典故方枘圆凿)(2)

《楚辞》中的《九辩》,据说是战国时楚国大夫宋玉的作品。宋玉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学生,他因为老师屈原 一片忠诚,而得不到楚王的信任,还被放逐到外地去,心中非常同情,也非常不平。于是写了《九辩》。

有人说,“九辩”就是“九遍”的意思。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还不如说“九篇”更明确些。它的第五篇里有这么 两句道:圆凿而方枘〔ruì〕兮,

我固知其鉏鋙(jǔ-yǔ)而难入!

用木料作器具时,凿出的“卯眼”,叫做“凿”,削成的榫头〔榫sǔn〕,叫做“枘”。凿和枘的大小形状,必须完全一致,才能合适地装配起来。《程子语录》说:“枘凿者,榫卯也;榫卯圆则圆,榫卯方则方”。如果卯眼是圆形的(圆凿),榫头却是方形的(方枘),那么,“圆凿而方枘”,当然“鉏鋙而难入了”。(鉏鋙,谓不相配合。) 《九辩》的作者,用圆凿方枘这个形象化的比喻,来说明屈原远大的政治见解,同那般谗佞小人的鼠目寸光,必然是无法投合的。

在线成语典故(今日成语典故方枘圆凿)(3)

后来,比喻双方意见不合,不能相容,就叫“方枘圆凿”,或“方凿圆枘”、“圆凿方枘”,简作“枘凿”或 “凿枘”。《文选》注:“若凿圆穴,斫方枘纳之,必参差不可入。”《史记•孟子苟卿列传》:“持方枘欲纳圜凿, 其能入乎? ” (圜,同“圆”。)《颜氏家训》作“方底圆盖”:“犹方底而圆盖,必不合矣。”

有句俗语:“丁是丁,卯是卯” (丁,通“钉”,即榫头> 卯,即卯眼),也是用枘凿为比喻的,不过含义与“枘凿”不同。它是形容办事认真,绝不马虎,好比榫头和卯眼,不能有一点儿差错,叫做“丁一卯二”或“丁一确二”, 而其反义词则叫做“差三错四”。

《朱子语类•易三》: “修辞便立诚,如今人持择言语,丁一确二,一字是一字,一句是一句,便是立诚。” 《元曲选•金水桥陈琳抱妆盒》第三折:“要说个丁一卯二,不许你差三错四。”《元曲选•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上述《九辩》中的“鉏鋙难入”,后来也流传为成语, 形容意见不合,不融洽。“鉏鋙”,同龃龉(jǔ-yǔ)”。

在线成语典故(今日成语典故方枘圆凿)(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