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晒腊味配方(老腊味的不老秘方)

“老”这个字,容易使人陷入“过时、落伍”的担忧并引发思考,老行业、老风味到底怎样才能长生不老?

在五峰老腊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我们找到了一个可供借鉴的“不老秘方”。

秋冬晒腊味配方(老腊味的不老秘方)(1)

老腊肉的不老宣言~

在五峰大山深处见到的第一个人是村民代作云。一聊起腊肉,这位腼腆的农家大叔立刻变得滔滔不绝,“腊肉,一年四季都吃。我们土家人吃腊肉,必须得吃烟熏火炕的,要不然就不香!”

秋冬晒腊味配方(老腊味的不老秘方)(2)

土家人的世界,无腊不欢。经年累月,熏腊肉成了老传统,吃腊肉是种老风俗,因此在五峰县湾潭镇小凤池村,有一处规模化生产土家腊肉的地方,名为五峰老腊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商标上的图案就是一个亲和、朴实的长者形象。

“我们商标名叫‘农阿公’,我们是农民,生活在农村,名字里肯定得有个‘农’字。‘阿公’是土家人对年长者的称呼。”公司创始人陈绪林当初设计商标名时,希望它能勾勒农家阿公在烟火缭绕中熏烤腊肉的场景。

秋冬晒腊味配方(老腊味的不老秘方)(3)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个围绕“老”字做文章的企业,在它的产销环节却丝毫嗅不到老气横秋的气息。

在腊肉生产基地,坐落着一间古朴又时尚的木屋。“这是去年新建的腊肉直播间,主播们坐在这里望着烟火、闻着腊香,沉浸式直播更有感染力。”为了将农家氛围渲染得更加浓厚和地道,陈绪林安排在直播间里摆上了多种农家元素:火炕、吊锅、挂肉的铁钩,“直播间环境越原生态,土滋土味才会越浓郁。”

秋冬晒腊味配方(老腊味的不老秘方)(4)

一款在时光中沉淀、在深山里幽居的腊肉,美味与风味兼具。若想脱颖而出,它最亟需的是一个被众人看见的机会。

机会在线上。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根网线便能帮农家味道轻松出山,把它从鲜有人知变得众所周知。

“微信朋友圈流行的年代,我们充分利用了私域流量,发展了300多个微商去带货,产品出圈很快,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现在我们的主要精力又转到了短视频这块,互联网帮我们把客户拉到了手边,变现的路径就变短了。”由于掌握了电商销售技巧,陈绪林坦言,近几年节节攀升的销量确实是尝到了互联网红利。

秋冬晒腊味配方(老腊味的不老秘方)(5)

“老腊味”的明星产品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走俏,近两年直播带货成为热门的营销方式,“老腊味”又趁势站在了互联网销售的新风口。

“直播的目的和内容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通过短视频宣传我们的公司和产品,让更多电商公司和主播对我们产生兴趣,进而帮我们带货。第二,通过我们自己的主播在直播间去细致地介绍产品,让更多好这口的零售客户心动、下单。”此外,为了将“主播经济”做到极致,陈绪林竭诚邀请全国各地的主播前来带货。“我们公司的办公大楼里,有客房、有食堂,免费为主播们提供。他们只需要带一个手提电脑、一部手机来就行了,我们尽量为大家做好其余的服务。”

秋冬晒腊味配方(老腊味的不老秘方)(6)

乘着农产品电商的东风,去年五峰老腊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销售腊肉近300万斤,产值创新高,达到6700万元。此外根据客户在直播间反馈的消费诉求,“老腊味”又开辟了一条新赛道。

秋冬晒腊味配方(老腊味的不老秘方)(7)

有了速食火锅,不用再眼馋别人家的火锅啦~

“腊肉深加工产品,市场有需求,我们就必须要做。好多80后、90后的客户在直播间留言说喜欢吃腊肉却苦恼做不好。这是消费者最真实的诉求,我们不仅要倾听,更要去满足。”据五峰老腊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深加工车间负责人郑荣介绍,目前公司生产了速食火锅(腊猪蹄、腊排骨、腊五花、腊三鲜)、黄豆酱、土家粑粑等若干品种的腊肉深加工产品,其中火锅和黄豆酱卖得最俏,“从生猪养殖、腊肉熏制到腊制品深加工,我们正在做全产业链。试运行阶段,火锅月销量已稳定在5000瓶以上、腊肉黄豆酱2000瓶以上。开年后,我们的产品会正式上线,渠道全面铺开,效益将比纯卖腊肉提高至少一倍。”

腊味预制菜的问世,不仅使腊味产业丰满了产品形态,拓宽了消费市场,更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更大增量。

秋冬晒腊味配方(老腊味的不老秘方)(8)

香喷喷的腊肉黄豆酱即将出锅!

更新思路、迭代产品、升级玩法,幽居深山却并不“安分”的老腊味未来还将持续让人耳目一新。

“老行业,创新更重要。除了产品创新、渠道创新,今年我们还要做品牌创新。品牌要做出知名度,就需要一个掷地有声的重磅产品。2023年,我们要考虑怎样去做一个爆款,以它为拳头打响品牌,让五峰腊肉家喻户晓。”

任何行业,都忌停滞不前。在一条求新求变的精进之路上,老腊味觅得了永葆年轻的“不老秘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