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高潮部分歌词(那些年的歌词本)

周末整理柜子,不小心在角落里翻出一本歌词本,轻轻翻看属于青涩年纪的暗语,内页每一篇都曾精心排版过,工工整整亲手抄下的一首又一首心头爱,满满都是对偶像的深情,其用心程度,被当年的自己所感动。

那些年高潮部分歌词(那些年的歌词本)(1)

不是所有的本子都有资格被写上歌词,这本精心制作的手抄歌词本,应该是当年商店里装帧最精美、封皮最令人喜爱的那一本。其次,也不是所有歌手的歌词都有幸在本子中拥有一席之地。

70后的歌词本里,都是《小城故事》《送战友》《乡间小路》《北国之春》等当年的时尚歌曲,虽不华丽却蕴藏着纯真的词意,句句入心刻骨,透射出难以名状的青春。看着这怀旧的贴纸和泛黄的纸页,你就知道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虽然简单天真但却多彩多姿、津津有味。

那时候,没有MP3,也没有手机可以随时听歌,只有反复听录音机磁带里的歌词,抄下后,大家相互传着,然后跟着旋律唱起来。几乎每个班上都有一位中华小曲库级别的高手,歌词本里的内容极尽详实,有的甚至连字母开头页都在侧面用粘贴标记了出来,还有目录索引,活脱脱的一本《新华歌词典》。

拥有这样一本歌词本的同学,也是班里最受欢迎的人,为了借到歌词本一用,会使出浑身解数围追堵截,甚至用明星照贿赂。因为那时候,家里有录音机的占极少数,要想跟上流行的步伐,让自己的歌词本更丰盈,只能用最快的速度抄下歌词,尽快学会。有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我们就偷偷在下面抄着歌词。

仔细的同学,担心抄错,会先把歌词抄到练习本上,确定没有差错才会认真的用黑蓝墨水的钢笔抄到歌词本里,借此练出了一手工整的字体。越是喜欢的歌,越要仔细斟酌,写错、写乱一个字都懊恼不已,小心翼翼地用小铁刀的刀尖部位轻轻刮掉错误,重新补写。

那时候的我们极其容易满足,抄完歌词,学会这首歌,顿觉全世界都明亮温暖起来了。

那些年高潮部分歌词(那些年的歌词本)(2)

精选的歌词本

那些年高潮部分歌词(那些年的歌词本)(3)

-2-

当年拥有班级最高端的歌词本,精美程度不输那些年霸占我们青春的同学录,让我们好生羡慕嫉妒。

有的会把扉页设计成自己喜欢的颜色,描个边,画朵云彩或者花朵,配上精心手绘的艺术字,然后用高贵的三色圆珠笔和不同粗细的画笔描绘边框,青春期的热爱便开始熠熠生辉。

最重点的歌词部分,也不是简单地抄上去就可以了,而是把歌词设计成好多形状,基础设计是根据歌手的演唱形式,阶梯错落式地自己分出段落;有创意的同学会把歌手的名字写在中央,歌词以分散式发射,成为一个心形或者扇形,不顾忌看的时候费劲;还有同学会根据本子的花样和暗纹,用尺子一丝不苟地找到对齐线。

有心的同学,会连五线谱都标注在歌词上,并注明演唱者的名字,然后刻意用不同颜色标注歌词里最打动人心的那几句,或者用不同的书写格式设计留白,下面加上几句倾诉情感的祝福字句,再签上抄词人的名字。长此以往,乐此不疲。

配在歌词旁边的各种装饰图,有的来自小卖部里的明星贴画,有的则是从一本本杂志上细心剪裁下来的。这些图片有的呈立体围绕式分布,有的错落地点缀在文字两边,甚至还会在旁边进行一番素描临摹。这些创作不仅是当年艺术创作高峰,也是整个歌词本的灵魂。

歌词本里藏着我们说不出的秘密,也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倘若能跟着歌词本上的普通话和拼音注释,用塑料粤语唱出《上海滩》:“隆奔,隆楼,满累涛涛,港随文吧有。头怎留,sei干系,文走透透呀品秋楼”,是当年时尚弄潮儿的标配,这样的同学令人膜拜。

那些年高潮部分歌词(那些年的歌词本)(4)

创意的歌词本

那些年高潮部分歌词(那些年的歌词本)(5)

-3-

而今,那段明媚单纯、载着希望和憧憬的岁月偷偷溜走,动动手指就能接触到最流行事物的互联网时代,众多洗脑神曲,登上各大排行榜冠,流量歌手硝烟弥漫,再也无须把歌词傻乎乎地抄了一遍又一遍,歌词本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真希望可以留在童年里,留在青春里,留在抄写歌词的那些光阴里......

那些年高潮部分歌词(那些年的歌词本)(6)

怀念的歌词本

那些年高潮部分歌词(那些年的歌词本)(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