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岭金融大数据(金家岭金融区蓄势数字金融)

金家岭金融大数据(金家岭金融区蓄势数字金融)(1)

进入2022年,数字金融的浪潮扑面而来。

1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其中特别强调,未来几年,要高质量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要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力争到2025年实现整体水平与核心竞争力跨越式提升。

2月,中国银保监会印发《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要求银行保险机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数字经济建设,全面推进银行业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对于正努力谋求城市能级实现新跨越的青岛而言,数字变革创新的重要性和战略性不言而喻。正因如此,自去年以来,数字青岛正加快推进、全面起势。进入2022年,青岛再提出,努力抢占未来制高点,不断开创数字青岛建设新局面,推动数字青岛建设争创一流、走在前列。

金家岭金融大数据(金家岭金融区蓄势数字金融)(2)

崂山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也提出,建设具有影响力的数字金融先行区,在数字金融创新、金融生态优化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数字金融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字青岛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抢跑数字金融,正为金家岭金融区所孜孜以求。

近日,金家岭金融区出台《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其中特别提出,“聚焦互联网科技企业、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产业和供应链金融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对财富管理的撬动作用,不断提升金融科技服务财富管理的贡献度。”

打造数字金融先行区,撬动财富管理新未来,金家岭金融区正在为数字青岛、财富青岛未来蓄势。

数字金融成为新赛道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数字金融是金融科技的“升级版”。

数字金融是基于5G通信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与金融服务、产业的深度融合,能够促进金融资本的优化配置,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不是金融业的选择题,而是金融业及所有金融机构的必答题,有利于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于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是意识到数字金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自去年以来,加码金融创新力度,发展数字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多个城市“十四五”金融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重点战略和具体行动都有鼓励发展数字经济、金融科技方面的阐述。争取数字金融基础设施落地,推动数字金融领军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打造功能鲜明且具有影响力的数字金融创新集聚区等成为各地金融改革规划的热门。

数字金融潮起,作为青岛财富管理金改区核心区与主阵地的金家岭金融区,岂能缺席?

正如金家岭金融区相关负责人所言,数字金融作为金融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是当前最具创新活力和增长潜力的新兴业态之一,也是我国金融改革创新的重点领域。打造数字金融先行区,某种意义上正是金家岭面向未来的最佳选择之一。

金家岭金融大数据(金家岭金融区蓄势数字金融)(3)

对于金家岭而言,发展数字金融,还有一层特殊的含义,即数字金融是财富管理弯道超车的“利器”,是财富管理的新赛道。

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有130万亿级的市场规模,是金融行业最大的业务机会。借力数字金融,链接全国各地金融机构,建设人工智能超级大脑,可以突破地域限制,集成金融机构的相对优势,如证券、银行的客户资源,券商的市场投研能力,基金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为养老金、银行、证券、保险、公募基金、信托等机构客户与个人及其他地域财富管理需求导入金家岭。

金融科技垂直崛起

数字金融垂直崛起,是金家岭金融区打造数字金融先行区的最大底气。

2019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等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的批复》,批复中关于青岛市试点工作目标明确提出:依托青岛金家岭金融聚集区,打造具有财富管理特色的金融科技产业园区,为金融科技企业聚集发展进行有益探索。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试点工作主要任务:一是提升信息技术安全应用水平,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二是推动金融与民生服务系统互联互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三是促进数据资源融合应用,增强金融惠民服务能力。四是加强监管科技应用,提升金融风险技防能力。

两年多来,金家岭金融区不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成效斐然,数字金融的创新成果和应用已小成气候。

青岛聚量融资租赁公司的Tech 融资租赁模式,运用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将企业的核心能源指标、车间运转、产品出入库等固定资产运转情况全程、动态展示,实现了租赁资产的数字化、透明化、可控化,提高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效率,此为国内融资租赁领域首次实现底层资产全面数字化穿透,该项目获得2020年青岛金融创新奖。

金家岭金融区内的另一家金融科技企业——闪收付从2016年开始探索“数字金融”的落地之法,以“区块链 供应链金融”SaaS服务平台为底层逻辑,针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搭建产融一体化数字平台,从而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2020年3月,闪收付联合青岛海关搭建青岛海关区块链数据分享系统,实现涉企海关信息精准有条件分享,为外贸企业融资提供新的增信砝码。6年以来,该平台已为超过5000家企业提供数字科技服务,累计供应链金融交易量超过460亿元。

推进或者争取数字化人民币试点,是当下数字金融大浪的主流趋势,深圳、天津等多个城市都提出要深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不断丰富数字货币应用场景,争取建设法定数字货币创新试验区,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合作和跨境使用。

2020年11月,青岛市成为第二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经过一年多的推广,青岛市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有序扩大,试点场景不断扩容。目前数字人民币在青岛的应用场景为50万个,开立个人、对公数字钱包超过1800万个。由数金公共服务(青岛)有限公司建设的青岛市数字人民币展示体验中心,是全国首个以数字人民币命名的展示体验中心,目前也已建成开放。

金家岭金融大数据(金家岭金融区蓄势数字金融)(4)

不仅有已显露勃勃生机的数字金融新生代,金家岭金融区传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同样“蹄疾步稳”。

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深入推进金融科技战略,巧用科技力量助推转型发展、聚焦服务民生,以新金融行动聚力支持数字青岛建设。持续推进青岛市政务服务智能化、自助化水平,助力完善“数字政府”治理体系。加速智慧政务平台功能迭代升级,通过整合“政务 金融 科技 网点”资源优势,将营业网点打造成百姓身边的政务大厅,解决民生关注痛点,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门口办、自助办”。 2021年,青岛建行已实现辖内网点STM政务服务全覆盖,累计上线包含公积金、医保及社保等在内的事项71个。

2022年1月,青岛银行的“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入选“2021年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该评选由中国通信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求是》融媒体新闻平台联合举办,针对已经取得实践成果、并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案例进行奖励公示。青岛银行就“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已深耕多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借助积累数据产生贸易关系中的核心用户画像,创新使用信用及资金池等融资模式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目前已累计为近1000户普惠金融客户提供了资金支持。

数字金融的“金家岭路径”

面对竞争激烈的新赛道,打造数字金融先行区,金家岭金融区又将如何发力?

根据高质量行动计划,金家岭金融区将从三个纬度抢跑数字金融。

在深化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方面,金家岭金融区支持科技企业发展金融业务。支持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科技型企业依法发起设立金融板块分支机构、金融科技研发中心、开放式创新平台,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以国家金融科技应用试点为契机,聚集一批银行业、保险业和资本市场金融科技机构。

在加快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方面,金家岭金融区将促进数字技术与金融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数字金融领域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应用。推动传统金融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建立适应金融科技发展的组织架构、激励机制和经营模式,做好相关技术、数据和人才储备。着力推进大数据技术在信用体系建设、风险管理、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保险定价、智能投顾等领域的应用。

在培育数字金融产业方面,金家岭金融区将发挥数字人民币试点先发优势,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促进数字金融生态建设。支持数字银行、数字证券、数字保险、数字创投等数字金融业态加快发展,并在赋能“四新”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吸引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设立金融科技子公司、金融科技事业部、金融科技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加快形成金融科技产业集群。培育、孵化拥有核心技术的金融科技企业,搭建金融科技协同创新支撑平台,鼓励机构参与金融科技核心标准研究与设定,打造“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数字金融生态圈。

金家岭金融大数据(金家岭金融区蓄势数字金融)(5)

聚焦塑造现代金融的发展新优势,持续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完善政策保障,不仅在财富管理金融机构集聚和金融改革创新上实现突破,同时也努力在数字金融创新方面交出精彩成绩单。相信经过几年的潜心磨砺,财富管理与数字金融,将共同支撑起金家岭金融区的“金色未来”。

(来源:青岛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