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来到大学后最应该做的几件事(告诉你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

我是10年毕业的,弹指一挥间,已经进入社会摸爬近十年,回想大学生活和现在的工作,确实感触万千,第一个感触就是:时间过得太快了,大学过的快,进入职场后时间过得更快,很多事感觉还没来得及做,时间已经无声的过去了,时机已经茫然的错过了,所以,越觉得时间的宝贵,经验的宝贵。所以,在此有一些宝贵的经验,希望能够在此告诉大家,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给正在大学奋斗的孜孜学子解答一些疑惑,这些建议和忠告越早知道越好。下面就从学习、专业、恋爱、实践、就业五个方面来分享:

刚来到大学后最应该做的几件事(告诉你大学生活应该怎么过)(1)

一、关于学历

学历重要么?学历有用么?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现实社会中没读大学的,学历不好的也有很多混的很好的,然后读大学了的工资还没他们高,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实际上,这确实只是我们看到的少数,相比较,读书的混的好的比没读的混得好的要多得多。另外,学历越好,至少可选择的机会也越多,这就是社会现实。

所以,告诫正要进入大学学习的,高中努力些,尽己所能,考更好的学校。建议大专的,能在校期间进行专升本考试的就先考了。坦白说,现在社会上大专生越来越不好求职,因为本科生太多了,但是不能放弃,不能破罐子破摔,在校期间考了,一方面是避免自己在校荒废时间,另一方面是真正的让自己学到更多的知识。一般企业内部晋升也会看学历。在很多时候第一学历大专比不过第一学历统招本科,但是和同样的都是大专生比较,你专升本你的优势就是更大,这就是优胜劣汰,就是给自己创造机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建议:专业影响不太大的情况下,选择好学校,大专学历在校尽量考一个专升本。

二、关于学习

大学相对高中、初中的学习,最大的变化就是,学习更加自由了、时间更加自由了,没有人监督你了,完全靠自己。所以,很多也是已进入大学就像脱缰的野马,再也收不住心了,自律性也差了。其实,高中的辛苦是为了拿一张更好的船票,大学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最容易影响我们以后的生活的,这个时候的学习是最重要的,哪怕只进入了一所一般的大学,但是现在这个社会,学习的资源和渠道还是很多,只要认真学习,山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所以,大学里第一要务还是学习。

学什么?怎么学?

大学的学习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和提升自身思考能力、学习通用技能和个人沟通交际能力,当然,还有其他的,比如:自我管理、团队合作、个人素质等等。但前三者是最基础最直接的,每个人都必须重视并且学会。

怎么学呢?其实这个问题有点儿泛,我就提几点建议:

1、专业知识不能放弃、即使放弃,那也必须有其他扎实的专业知识来代替,下面会在“关于专业”中介绍为什么专业知识不能放弃;

2、多泡图书馆,我个人觉得大学做的最好的自己最欣慰的也是,在图书馆学习的比较多。大家会发现,真正的成功人士,大多都是饱读书籍的。

3、多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师哥师姐、优秀教师以及网络学习资源,取长补短;

4、善于自学和总结,大学一定要学会自学和总结归纳,这个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会用到,不管你从事何种工作。

建议:在校不管是专业学习也好,其他技能学习也好,一定至少要有“一技之长”,其实,大学主动学的东西迟早都会用上。都会派上用场。另外,就是专业相关的证书,建议还是在学校可以考了,至少,你学什么专业的,相关专业的证书要考了。工作后,主要你入了那一行,迟早还是会派上用场的。

三、关于专业

关于专业问题,现实中有两个一直存在的矛盾点:1、专业不喜欢,索性也不去学;2、专业不好找工作,毕业后也没从事自己专业相关的。不幸的是,这两条我全中了,专业不喜欢完全放弃了,工作后从事了与专业完全不相关的工作。现在,想想还是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另外,专业和职业其实差别还是挺大的,工作后就会发现,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有时候是两码事儿,也不是全都能够用上、全都需要用上,往往工作中,大多数时候只需要用到专业中的一部分知识和工具,实操和理论是不一样的。

建议:不要轻易放弃专业,至少要掌握一门专业方面的技能,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发展的比较好的,都有些不错的机会,不能单纯的从喜欢不喜欢来判断,在专业学习的时候,多了解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根据职业去学习自己的专业。

关于恋爱

大学恋爱是一个普遍现象了,两性尝试接触下,也比较有好处,学学怎么照顾人,另外,别耽误了双方的学习正事儿。这个问题就不展开讨论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自己的看法。

关于兴趣

大学的时候,放弃专业很大一部分原因不是因为专业完全没前途,而是自己不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点儿也没错。大学是需要培养自己的兴趣,这样就会变得有激情。但大家要区分出几个概念:兴趣、爱好、特长。我觉得这几个一个都不能少,兴趣可以有很多,也有接触深浅,有时候兴趣就是一种好奇,在兴趣的基础上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去做相关方面的事儿,就成了自己的爱好,个人的性格、能力又非常适合做爱好的事儿就容易形成自己的特长。如果一个人对外面的事物、对一些知识都不太感兴趣,只想玩儿游戏,很容易变得“孤陋寡闻”,能力较差;如果一点儿爱好和特长也没有,那在公司里面也不太擅长参加公司的各种活动。

建议:在校期间,还是尽量多培养些资深的兴趣、爱好、特长,少打点儿游戏,另外,在兴趣和擅长这两者之间要学会平衡,尽量多做自己擅长的事儿而不是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单纯的只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儿,很容易连自己都“养不活”、“活不好”。

关于实践

大学期间,做多的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了,有时候一天都不知道要干嘛,对吧?大学生对社会工作不太了解,这是普遍现象,这也导致了求职的时候,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干什么?一旦入职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几天的功夫又觉得其实这个工作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象中对一件事情感兴趣和实际去做是两码事儿……等等,这些情况,都是由于对工作、对公司、对社会不了解造成的。

建议: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多接触社会,多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去学习,而且,更多要向自己的专业方向、向自己擅长的方向去参加实践活动,积累社会经验,好的实践,对一个应届生来说,简历上也会添加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考研

现在,大学毕业选择考研的非常多,而且,有些专业,必须是要考研究室,才有更好出路的。所以说,考研要根据个人情况、专业情况来综合评定。最大的误区就是:单纯的觉得本科毕业出去不知道干什么、不好就业而考研。带着这种心理考研的,估计研究生毕业,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关于考研,有以下一些建议:

建议:

1、考研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不是因为不好就业而去考;

2、本科学历一般,个人期望到好学校深造镀金,将来有更好地选择机会,可以考研。有一个情况给大家分享下,现在很多企业招聘,首先都看第一学历好不好,再看是否硕士。这种第一学历不太好的靠一个好的研究生学校有个明显的好处,就是能够参加一些知名公司的校招,直接进入好的公司。

3、研究生学校一定要比本科生学校好,不然,哪怕是研究生,对你来说,可能是减分项。

4、有些专业就不太建议考研究生了,3年的研究生毕业不如3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值钱,很多专业知识要求不太高的工作,只要求本科生就够了,如果你考了研究生,那就要体现出研究生的价值,不然就没意义了。

关于就业

读大学最现实的一个目的就是就业,就是让自己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让自己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读了大学后,基本的就业问题都不能解决,那是失败的四年。所以,大学期间的学习,要带着这样的目的、目标去学习,去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关于就业有几点分享下:

建议:

1、重视校招:举办校园招聘的大部分企业,还是不错的,比你网投的要好。这儿的校招主要指的是那些在全国各地每年举办校园招聘活动的企业,校招的机会要抓住。

2、平时多留意一些意向公司和行业信息,以及相关招聘平台,比如应届生求职网。多留意些行业知识和信息,丰富自己知识面,有利于面试通过。

3、尽量选好第一份工作,少走弯路。因为,第一份工作对个人的发展还是很重要的,选择的不好,转行换岗的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很大。之前我也做过这方面的介绍,可以参考谈谈选择好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

4、做好自己《第一个五年规划》,一个人发展好不好,5年是一个坎儿,10年是一个坎儿。如何做好自己第一个五年规划,曾经也写了一篇文章,有兴趣,大家可以参考下职场的第一个五年规划。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儿吧,太多了也记不住,希望对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你,即将毕业的你有所启发。

职涯有乐,七年IT猎头服务,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感兴趣的可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