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的诗意(愿我们能在世俗的苟且中活出生活的诗意)

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的诗意(愿我们能在世俗的苟且中活出生活的诗意)(1)

你若热爱,所遇皆可爱,你若用心,处处有诗情。

王小波在小说《万寿寺》中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若有诗意藏于心,人生从不败光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愿我们也能在世俗的苟且中活出诗意!

01

想要把日子过成诗,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成年人的生活各有各的不易,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美好,感恩这些来自生活的馈赠。

比如早晨睁开眼,看到明媚的阳光,闻到阳台上的花香;爱人给泡好的一壶茶、精心烹煮的一餐饭;与父母打电话聊聊天;晚饭后一家人一边散步一边聊天;每天有喜欢的工作,下班有可爱的孩子陪伴;昨天晚上一夜无梦,睡得特别香甜;今天看了一小时的书,写了一片文章;中午和朋友相约一起去干饭,还有聊聊天;……。

很多人习惯从远方寻找幸福,殊不知,幸福就在我们身边,近在咫尺。虽然微小,但很美好。

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的诗意(愿我们能在世俗的苟且中活出生活的诗意)(2)

02

想要把日子过成诗,就要保持自律的生活方式。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75岁的日本老太太,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模式,一直保持着自律的生活方式,养成了非常精致的生活习惯。

她坚持每天早起,认认真真打扫庭院内外的卫生,自己动手做早餐,坚持干净时尚美好的穿搭,坚持健康的作息。几十年如一日,养成了非常自律的生活习惯,把自己晚年的日子过成了诗。

自律虽然改变不了世界,但是会让你看见更好的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学会自律,把体重减下来,把朋友圈变小,把语言变干净,把心事往心里放一放,把自己变得更优秀,方能把日子过成诗。

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的诗意(愿我们能在世俗的苟且中活出生活的诗意)(3)

03

想要把日子过成诗,总要有一点兴趣爱好,来支撑生活的琐碎和疲惫。梁启超说,“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平淡乏味,如果能培养一门爱好,即使在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的日子里,也能过得妙趣横生、充满诗意。比如看书、码字、摄影、养花、锻炼、画画、手工舞蹈、烹饪等等。

兴趣爱好给了我们平衡人生的支点,即便处境艰难,也不会对生活失去希望。

因为有热爱的东西,所以心底总会有一丝暖意。一饭一书、三朋两友、四时风物,择一事成趣,得一好终老,便是生活的趣味。

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的诗意(愿我们能在世俗的苟且中活出生活的诗意)(4)

04

想要把日子过成诗,不妨从学习减法开始,也就是学会“断舍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忙碌成了现代人的生活常态。

忙不完的工作、接不完的电话、微信里回不完的信息、做不完的家务,还有尚未成年的孩子及越来越依赖的父母等等。无论哪一个,都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其实,人生,不必这么忙,要学会给自己的生活做减法。有时候,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学会给生活做减法,我们的人生就会更轻松,也更高效。

比如,减少物欲,很多时候,物质太多,我们反而会沦为物质的奴隶。欲望少了,牵挂就少了,心情轻松愉快很多。

还有减少无效的社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时间空出来,用来提升自己,陪伴家人,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断舍离,还包括减少目标,人生不要常立志,而应该立长志。人生其实很短暂,要把有效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最值得的事情上。

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的诗意(愿我们能在世俗的苟且中活出生活的诗意)(5)

05

想要把日子过成诗,就不要对自己的人生设限,永远葆有对生活热情。先说说摩西奶奶吧,她是闻名全球的风俗画画家,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是十个孩子的母亲,农场和刺绣工作占据了她的大半生。

76岁的她因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重新拾起了年轻时的爱好——绘画。80岁举办个人画展,94岁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在她生命的最后20多年,她创造了2000幅作品。

摩西奶奶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摩西奶奶,用自己励志的人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只要葆有对生活的热爱,只要保持生命的成长,就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所以,永远不要对自己的人生设限。

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的诗意(愿我们能在世俗的苟且中活出生活的诗意)(6)

时光飞逝,余生不长,把琐碎的生活当成风景,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和远方。

时而简单,时而精致,我始终相信,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想要努力变得更好的人。

愿世间美好与你环环相扣的诗意(愿我们能在世俗的苟且中活出生活的诗意)(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