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用什么方法治疗肛瘘(让复杂肛瘘不再漏)

肛瘘主要表现为肛门局部肿胀疼痛、反复流脓,而高位复杂性肛瘘是最难治的一种肛瘘,是国际公认的疑难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杨巍教授团队研发的“对口切开旷置垫棉结合高位松挂线术”等手术方法,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特色方案,能显著降低复发率、减轻并发症、缩短治疗周期。其带领团队完成的“复杂性肛瘘诊疗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国外用什么方法治疗肛瘘(让复杂肛瘘不再漏)(1)

肛瘘的形成与肛门部位解剖有关:直肠和肛管之间有一圈锯齿形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正如抽绳袋束紧时,袋口会形成很多褶皱,齿状线处的直肠黏膜也形成了许多开口向上的漏斗状小窝,称为肛隐窝。如果人肠胃功能不佳,经常大便稀薄、腹泻,“脏东西”就会积在肛隐窝中,加之饮食、生活不规律或工作压力大、熬夜等引起免疫力下降,易发生细菌感染,形成肛周脓肿。肛周脓肿破溃后,就形成了肛瘘。肛瘘由原发病灶(即内口)、位于臀部皮肤上的外口和连接两者的管道(瘘管)构成。

肛瘘根据数量和位置分别有单纯性和复杂性、低位和高位之分。如果肛周脓肿的炎症蔓延、扩展,形成了多个脓腔,遗留2个及以上的内外口和瘘管,称为复杂性肛瘘。多个瘘管虽然有不同的起止点,但又相连、交汇,就像地铁的换乘站,很多线路都在此集合。高位复杂性肛瘘位于肛管直肠环上方,瘘管数量多,走行复杂弯曲,约占肛瘘的10%,最难治,存在手术创伤大、愈合过程长、痛苦较大、复发率较高、术后并发症与后遗症多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

高位复杂性肛瘘“复杂”在哪里

人体排便依靠肛门肌肉推动肛管来完成,肛管直肠环是肌肉的“主力军”,它的收缩、放松能够控制排便进程,像“水龙头”一样起到开关的作用。肛瘘的瘘管在肛门肌肉间穿行,炎症反应会造成肌肉发炎、硬化、纤维化,影响其舒缩功能。同时,高位复杂性肛瘘“跨过”了肛管直肠环,又常涉及较多的肛门括约肌,若要采用一次性切开手术清除病灶,易造成肌肉损伤,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大便失禁,甚至要用尿布,无疑更加痛苦。如果手术不到位,仅去除表面病灶,反复流脓问题没有解决,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恢复。

正因为如此,高位复杂性肛瘘表现为“三多一少易复发”的特点:“三多”是手术次数多、治疗时间多、花费多;“一少”是功能有所减少,即无论多么细致地保护,手术对肛门的功能仍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术前:创造“时机”,精准“侦查”

很多患者急于手术,但若术前炎症重、范围广,不仅需要切除较多组织、不容易切干净,还容易向周围蔓延。所以,一定要选择炎症局限、病灶最小的“时机”进行手术,才能事半功倍。杨巍教授认为,本病由湿热下注大肠、蕴阻肛门、气血凝滞所致,中药能够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辨证治疗清利湿热毒邪、调畅气血,达到消散炎症、减轻临床症状的目的,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对于高位肛瘘,单靠肉眼观察和手摸,较难精准定位疾病的“根”在何处。术前“侦查”病情,规划“精准打击”病灶的方案,影像学检查是得力的帮手。曙光医院肛肠科通过与放射科组成诊治小组,共同讨论并明确疾病特点、手术方式、磁共振成像原理等,深入挖掘肛瘘内口的位置、到肛门的距离、支管数量等临床关键参数,并发明了撑开后能够清晰显影的球囊导管。该技术现已推广到各大医院使用。

术中:“十六字诀”指导个性化方案

杨巍教授结合多年诊治经验,针对高位复杂性肛瘘,提出十六字手术原则。

● “常中有变” 肛瘘作为肛肠科的常见病,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复杂性肛瘘瘘管一般形态及走向变化多端,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 “顺势而为” 治疗应顺应肛门解剖结构,顺应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的规律。

● “顺藤摸瓜” 手术中应顺着肛瘘(“藤”)走向的“蛛丝马迹”,一步一步剥离瘘管,直到找到内口(“瓜”)的位置,一并解决。

● “步步为营” 对于高位复杂性肛瘘不强求一次性根治,就像一个大工程,开工后需要分几期完成。很多患者非常希望一次性解决问题,但如果“左右开弓”,易造成肛管直肠环断裂,引起不可逆的肛门失禁。所以,分次手术的个体化方案是较为稳妥的方法,每一次手术均须谨慎、精准,在去除病灶和保护功能之间找到平衡,为下一次治疗作铺垫,逐步推进,变复杂为简单,在保护肛门功能的前提下治愈肛瘘。

创新术式:“对口切开旷置垫棉结合高位松挂线术”

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挂线法是临床常用的经典术式,属于中医治疗肛瘘的传统特色疗法。该方法是在肛瘘的内、外口之间挂橡皮筋,从外口穿入、内口穿出,两头结扎固定。利用挂线的紧箍力,逐渐切开肛瘘,同时肌肉断端能滋长和粘连,当橡皮筋完全脱落掉下时,肛瘘也完全愈合,有效避免切开肛门括约肌而引起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但橡皮筋的牵扯会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且缓慢勒割过程仍会损伤肌肉,只是相对较轻。

杨巍教授在临床中发现,部分瘘管并不一定要挂断括约肌,并提出了“对口切开旷置垫棉结合高位松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创新术式,将高位复杂性肛瘘简化为低位肛瘘和高位瘘管两部分。

低位肛瘘采用对口切开旷置垫棉法。“对口切开”是指不再整个切开长长的瘘道,而是仅划两个切口,当中保留皮桥,变大切口为小切口,缩小创面。虽然这种术式对术后换药的要求较高,但减少了对肛门结构的破坏,瘢痕也大大缩小(瘢痕没有弹性,也会给患者带来体感不适)。“旷置”是不凿穿瘘管,仅用刮匙刮净瘘管管壁和炎性组织,再通过中药腐蚀,令其慢慢填塞、长实即可。结合中医传统的“垫棉”法,加压包扎,促进排脓,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疗程。

高位瘘管采用橡皮筋松挂线,待创面逐步长出结实的肉芽组织再收紧线,如此可有效保护肛门、直肠的正常形态和功能。这种创新术式具有创伤小、手术瘢痕小、术后疼痛轻、渗出少等特点。该术式在全国二十多家医院应用后,得到同行的认可,大家普遍反馈手术难度降低,疗效提高。

术后:重视创面管理

术后换药对疾病预后很重要,杨巍教授团队将十多年行之有效的经验方“促愈熏洗方”制成坐浴制剂,并根据患者病程的不同阶段选择红油膏、九一丹、生肌散、白玉膏等中药外用制剂进行换药治疗,能降低疾病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专家提醒:

当出现肛周红肿时,患者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病情加重,甚至发展为难治的肛瘘。

专家简介

杨 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十佳医生,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中国女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痔、肛瘘、肛裂、溃疡性结肠炎、功能性便秘等肛肠科疑难病。

国外用什么方法治疗肛瘘(让复杂肛瘘不再漏)(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