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小品学车完整版驾校(倘若蔡明春晚小品学车遇到的是机器人电子教练)

大过年的,按理说应该说好话,可是看了今年春晚,看到蔡明又献上一个小品《学车》,就忍不住要说几句不中听的话:搞了这么多年春晚,在蔡明身上,央视的幽默感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倘若蔡明春晚小品《学车》遇到的是“嘻哈学车”机器人电子教练,发嗲好使吗?

说实话,我不喜欢蔡明的表演,主要原因就俩字:做作。

蔡明小品学车完整版驾校(倘若蔡明春晚小品学车遇到的是机器人电子教练)(1)

来源于网络 嘻哈学车电子教练发布

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年龄增长,蔡明不是变得越来越稳重,而是越来越新潮,少女感越来越强,并不幽默的毒舌感越来越强,让我不仅笑不出来,反而年年有静音和换频道的冲动。

春晚小品属于语言类节目,应该在语言上下功夫,可是,看过多年蔡明的春晚小品,觉得她把一多半的精力都放在了服装上:服装艳丽前卫,甚至有几分芭比娃娃的感觉。这种大妈变少女的感觉的确让人在视觉上产生违和感。

服装过分艳丽,必定带来语调上的问题。在春晚小品中,蔡明的突出特点是语气夸张,语调发嗲,这是她的表演让人感到做作的主要原因,而且多年坚持不变,似乎在考验春晚观众的耐受力。

来源于网络 嘻哈学车电子教练发布

不知为什么,蔡明的春晚小品一直跑在这样一条道上:演小姑娘时,就发嗲;演老太太时,就装嫩;说台词时喜欢喊,貌似很幽默,其实是强逼着别人笑。加上蔡明的表演有夸张痕迹,怎么看都有一种做作的成分在里面。

在小品中,蔡明还很喜欢发挥她的蔡氏笑法,让人有一种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其实,蔡明的声音并不好听,这样夸张地运用尖笑,很容易起到相反的效果。难怪有人说,听到蔡明笑,脑海中就会出现深夜的郊外荒野,总觉得要出啥事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蔡明有了毒舌的称号,或许是因为她在春晚小品中经常念一些人人皆知的段子,或许是因为她经常拿潘长江的身高开涮。从表情上看,蔡明或许觉得这些很幽默,其实观众并没有那么高的共鸣,反而有一种被胳肢着笑的勉强感。

在与郭达合作其间,特别是前期,蔡明在春晚小品中的表现尚可,可是和潘长江合作后,不知道是蔡明年岁大了缘故,还是潘长江的特点和蔡明的特点碰撞出火花,总之,蔡明表演中的做作成分快速提升,以至于成了其表演中最主要的风格。

蔡明的表演之所以显得做作,与她在表演时总是“端着”有很大关系,她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她是在演戏,而且是夸张地在演戏。如果看看宋丹丹的春晚作品,你就会发现,宋丹丹是很自然地在表演,而这种特点,在蔡明的表演中是看不到的。

有些东西并没有那么幽默,结果频频被塞进小品中。有人说,看春晚有三怕,一怕冯巩说“想死你们了”,二怕孙涛说“我骄傲”,第三怕就是怕蔡明拿潘长江的个头找笑点。头一次还凑合,说多了,就难免让人有一种笑不出来的感觉。

蔡明小品学车完整版驾校(倘若蔡明春晚小品学车遇到的是机器人电子教练)(2)

来源于网络 嘻哈学车电子教练发布

蔡明春晚小品中的做作,与其爱在表演中发嗲有很大关系。发嗲这种小姑娘的特点,用一两次还行,可是用多了,特别是总出自蔡明这样一位中年妇女的口中,就让人觉得十分别扭。很多观众在现场“开心地”笑,只能说明他们在现场导演的指挥下,笑得十分勉强。

这种发嗲的特点,从1995年春晚的《父亲》 就已经开始,只是在后来的《爱笑的女孩》、《梦幻家园》、《天网恢恢》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可以说,蔡明的年岁越大,其发嗲的程度就越厉害,这让人实在招架不住。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定也有很多人喜欢蔡明的表演,但是,对我来说,这种喜剧表演还是很难接受的。我也相信,蔡明不是很多人的菜。

每年看到蔡明登上春晚,我脑子里都忍不住跳出这样的疑问:央视春晚每次审查节目都说严格得不得了,为什么到了蔡明这里,就那么容易过关了?蔡明的表演为什么就那么合央视的意?难道那么多有经验的导演看不出蔡明表演中的做作成分?还是,央视的导演们就喜欢这种风格?

这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想,不是像我这样的观众“有眼不识金镶玉”,看不出蔡氏风格的精彩之处,就是央视的幽默品位出了问题,这二者必居其一。

就像《手机》 里的费老所言,常伴一种东西,总是会出现“审美疲劳”。蔡明是名副其实的春晚小品女王,不要说其表演越来越做作,就算是其表演可圈可点,在春晚小品舞台上霸了这么多年,也该把位置让给年轻人了。

蔡明如果明年能不上春晚,对她本人和观众恐怕都是一件好事。不过,就不知道央视到时候给不给全国观众这个面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