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

梨树县城所在地梨树镇,清光绪四年(1897)设奉化县,县城原址是在距城北四千米的“偏脸城”,因城内有株大梨树而得名。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1)

在辽金时代,偏脸城曾幽囚过大宋的两朝君主:徽宗,钦宗两年之久。

设县时为了教化当地“顽民”,“遵奉王化”,因此起名为奉化县。1914年因与浙江省奉化县重名,改称梨树县。

梨树县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福晋”、清太宗皇太极生母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和慈禧太后的祖籍地,有“东北粮仓”和“松辽明珠”的美誉。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2)

清代以柳条新边为界,南部为盛京西流水围场一部,北部为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中达尔罕王的旗属地。

嘉庆八年(1803年),蒙王招垦,始有山东、河北等地汉民徙入。道光元年(1821年),昌图厅于辖区北部设梨树城分防照磨,始定区划。

道光元年(1821年)清政府设梨树分防照磨,最初衙署设在梨树古城(即昭苏城,也叫偏脸城)内。梨树城分防照磨衙署在偏脸古城的城垣中并没有驻多久,便移至城南(今天买卖街),最初的梨树买卖街没有城墙,四周都是开阔地,无险可依。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3)

清道光三年(1823年)梨树城分防照磨衙署为防“匪患”,便在聚落四周挑壕蓄水,垒土为墙,作为防御工事。还在壕上建桥以便出入,街口处连接民房立了东、西、南、北4个门,在门旁设了炮台。城墙高4.5米,墙上筑垛口,高1米,城内设马道,状似土围子。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4)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5)

1865年(清同治四年),马国良(号称“马傻子”)起义军2000人攻破土墙,四门倒塌,起义军冲进城内,杀官逐吏,开狱分仓, 墙圮门毁。

清光绪三年(1877年12月1日),由于买卖街开发面积不断扩大,盛京将军奏请清廷,添设新县。初设县时,奉化早年修筑的土围子已夷为平地。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知县王顺存为防义和团和散兵土匪,组织大规模重修筑城墙,建成为“井字形”, 仍设东西南北四门,东大门叫启东门;西大门为振武门;南大为拱化门;北大门为致和门。

下图为1909年奉化县(梨树县)城图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6)

城周长8 010米,墙高4.5米,城墙筑垛口,高1米。城内设马道,高2米。门墙为青砖砌成,墙高5.5米,宽7米。城外壕沟(护城河)上宽5米,底宽3米,深5米。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7)

民国梨树县城图

梨树古城在解放以后的五十年代,古修筑及城墙才彻底消失。

清代,盛京(今沈阳市)至吉林乌拉(今吉林市)、盛京至卜奎(今齐齐哈尔市)2条古道从县城通过,交通便利,商贸繁荣,故称“买卖街”。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8)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9)

20世纪初,长春至大连铁路通车后,四平街商贸兴隆,经济中心逐渐南移。梨树县逐渐沦为小集镇。

下图为1909年梨树县榆台镇地图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10)

吉林省有梨树县吗(吉林东北粮仓梨树县城)(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