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二十八则(宁武子邦有道则知)

论语二十八则(宁武子邦有道则知)(1)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论语》新言“公冶长”之二十,萝卜/摄影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姓宁,名俞,谥号武子,卫国大夫。

据记载,当卫国有难时,武宁子身为卫国的大夫,在当时能扶危济困辅佐君王,周旋于危难间,做了不少了不起的工作。

孔子说,武宁子,当国家太平安定、大力发展时,他的能力能够安邦兴国。当国家动荡不安时,他也能“独善其身”、“明哲保身”,有自知之明,在不安定和动荡的局势中,也能够大智若愚,韬光养晦,安然处之。

孔子说,武宁子他个人极强的工作能力,和能让人看到的“用在明处”的智商、情商,我们还能认知到。但他的“大智若愚”的智慧,我们却望尘莫及。

很有意思,在现代汉语的用法里,笔者印象里“愚不可及”是在说一个人“蠢到家了”……“蠢透了”。但这里的“其愚不可及也”,却是孔子他老人家在感慨,武宁子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虽然身处乱世,貌似浑浑噩噩,实际却是独立卓然,能明哲保身,大智若愚!

在本篇章“公冶长”的第一个章句中“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其实就是在说,南容不仅能力强,而且能谨言慎行,明哲保身……然后就把自己兄弟的女儿嫁他了……。

笔者按,孔子他老人家本章句在谈,有些如武宁子这样的人才,社会在平安顺境中能彰显自己的能力,社会在混乱逆境中也能保己济世——对于这种全面的济世之才,孔子很谦虚,说他对这类人“庐山不识真面目”!其实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孔子在说,大多人都达不到武宁子那种有自知之明,能明哲保身,又大智若愚的境界啊!

萝卜/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