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

在手机屏幕已经进入2K分辨率,动辄双扬声器的时代,人们之所以还会走进电影院去欣赏一部电影,除了是一种怀旧的情怀外,还有就是电影院中无可比拟的视觉冲击和音响效果。IMAX巨幕技术,3D,杜比音效,再加上电影院设计合理的观影布局,它所能够带给观众的,是一种让观众能够沉浸其中的感官盛宴。其实在100多年前,电影刚刚诞生的时候,它所能够冲击观众的,除了是一种对影像的记录和再现外,更多的同样是一种让观众身临其境,并能够刺激到观众感官体验的影像技术。

但是在100年前,电影不要说是巨幕或者3D技术了,那个年代的电影甚至没有配音和配色。那个没有配音的年代,在电影史上被称为“默片时代”。这个时代主要是指1860 年电影发明到1925年有声电影诞生的半个多世纪。这个时期也是电影由诞生到成熟的一个时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默片时代除了积累了大量的电影制作技术,同时也形成了电影的制作、发行、上映的基本体系,当时的一些电影创作和电影传播的方法,一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沿用。

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1)

最初电影诞生后,它因为其可复制,易传播等特性,使得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冲击了需要大量人员和设备的剧团演出。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当时的电影业也为优秀的传统剧团演员,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而这些天才的传统剧团演员,是默片电影得以快速兴盛的人才基础,电影技术和传统戏剧表演的相互碰撞,使得大银幕上迅速诞生了一批优秀的电影作品。而这些优质的电影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又进一步奠定了观众对电影这项新兴事物的信心,由此进一步促进了电影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到了1915年之后,随着卓别林等一批天才的电影演员的诞生,默片时代让电影进入了第一个巅峰时期。这段时期的电影作品的品质,除了电影拍摄和制作技术的进一步拓展外,更大程度的还要得益于卓别林这样的天才演员。正如我们现在会因为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去看电影一样,那个时代的观众也是渴望着大银幕能够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感官体验。

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2)

但是那个年代的电影制作技术还相对比较粗糙,许多电影特技,其实不过是把传统的舞台戏剧,通过大银幕体现出来。所以在那个年代,能够成为一名电影明星,必须得有过硬的真本事。如卓别林在成为一名电影明星之前,他已经在传统的戏剧舞台上摸爬滚打多年,也正是因为这段时间的表演经验积累,使得卓别林在转投大银幕之后,迅速奠定了他在电影行业中的地位。

由于卓别林在“默片时代”对电影的突出贡献,他被誉为世界电影史上的“默片之王”、“喜剧之王”。他在电影中独特的小胡子、肥裤子、破礼帽、大头鞋的造型,让他的形象,成为了一个电影时代的象征。每个伟大的人物对面,总有一个伟大的对手。正如陈凯歌遇上了张艺谋,王晶遇上了周星驰,卓别林在上世纪20年代,也遇上了自己一生中的头号强敌,同样对电影史影响深远的,被誉为“冷面笑匠”的巴斯特.基顿。

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3)

而且即便是到了100年后的今天,关于卓别林和巴斯特.基顿谁才是默片时代最伟大的电影大师的争论,依然在电影行业的专业领域延续。说到巴斯特.基顿很多观众可能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说功夫巨星成龙,肯定没有任何观众会感到陌生。而成龙之所以会成为李小龙之后最伟大的功夫巨星,其实靠的并不仅仅是成龙对功夫的探究,另一方面还得益于成龙对比自己早了半个多世纪的电影巨匠的“致敬”。

在成龙的电影作品中,有很多追逐桥段的创意,其实均来自于基顿的老电影,而成龙在电影拍摄时坚持不用替身的做法,也是成龙在基顿的从影经历中获得的启发。基顿早年之所以能够声名鹊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他自身对电影表演的创意。基顿早年的经历和卓别林很像,他出生在一个演艺世家(虽然父母只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但是早年在剧场积累的丰富表演经验,让基顿对表演有了自己深刻的认识。所以后来被电影人发掘为一名专业的电影人之后,基顿仍然会从早年的表演经历中,提取很多对电影创作有帮助的创意。

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4)

在最初进入电影业后,基顿主要是参与创作一些以喜剧为题材的电影短片。因为在很小的时候便跟随父母演出,所以基顿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但是他在父母那里,也学到了很多机械和工程有关的知识。据基顿回忆,如果没有成为一名电影演员,他很可能会成为一名土木工程师。而在基顿的电影中,我们除了能够欣赏到他夸张的肢体语言,和凝重、单调、充满忧郁的“面部表情”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他来自于一个土木工程师富有想象力的“创意”。

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5)

电影是一个人类造梦的地方,电影的诞生,标志着人类的艺术创作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顿之所以被誉为影响深远的电影大师,这与他呈现在大银幕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离不开的。在1920年的时候,基顿曾自导自演过一部名叫《稻草人》的短片电影,这部默片电影只有19分钟。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部100年前的默片作品,如今在豆瓣网上,依然有2000多人给出9.2分的评分。

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6)

这部短片的故事非常简单,讲述的是两个雇农同时爱上农场主美丽女儿的故事。基顿曾说过,他在大银幕上创造的人物和卓别林的银幕形象最大的区别是,他所创作的银幕形象向来以勤奋、朴实为特点,而不像卓别林在大银幕上所表现的,总喜欢做些小偷小摸,看似无伤大雅的事情。而在这部影片中,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猎奇体验,基顿利用自己的“土木工程”学,在大银幕上,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充满机关,极富未来感的雇农宿舍。

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7)

就像基顿所说的,他在银幕上的小人物,总是充满劳动者质朴的道德品质。虽然基顿饰演的雇农,和另外一位高大演员饰演的雇农同时追求农场主的女儿,但是他们两人的关系在情敌之外,表现的还非常的和谐。为了达到喜剧效果,基顿刻意让银幕上的两位雇农一高一矮,一胖一瘦,一笨拙,一聪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鲜明的对比本身,便向银幕前的观众传递出极具直观的喜感。

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8)

这部只有19分钟的短片默片,之所以在百年之后仍然被现代的观众所认可,究其原因和基顿超前的电影理念是离不开的。在短短的19分钟里,基顿通过两位雇农在宿舍就餐,矮小的雇农被疯狗追逐,高矮雇农、农场主在农田中利用稻草人相互进攻,矮小雇农和农场主女儿在摩托车上举行的特殊婚礼等四个桥段,使得整部短片的故事在一气呵成同时,又为银幕前的观众带来不断惊喜。

100年前的电影创作,与如今的电影创作手段相比有极大的差距,那个时代没有电脑特效合成,没有大型机械,甚至没有专业的替身演员。而为了能够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电影镜头,所依靠的只能是电影演员的专业精神。而基顿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开拓精神和专业精神的电影大师。在影片中很多危险的电影镜头,都是他亲自完成的,之所以基顿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去创作电影,源于他对这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9)

但是基顿的整个职业生涯却不如卓别林幸运,在1926年基顿自导自演的史诗级默片《将军号》票房失利之后,基顿逐渐失去了对电影创作的掌控权,与好莱坞巨头米高梅签订一份长期合约后,他逐渐沦为了制片体系中一名普通的喜剧明星,从此基顿的才华,也和他青春不再的年华一样,蹉跎于整个影史当中。

卓别林的8部经典电影(一部100年前19分钟的默片)(10)

但是基顿冷面热肠,亲力亲为的表演方法却影响深远,以至于到了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圈中的两位头号巨星成龙、周星驰的表演方式,均受到基顿的影响。而基顿和卓别林在晚年的时候,曾合演过一部名叫《舞台生涯》的电影作品,此时的电影已经进入了有声彩色电影时代,在这个已经不属于两位对手的年代里,两个曾经电影史上伟大的对手,终于不再被既生瑜何生亮而感到困扰,然而经典的艺术是永恒的。相信即便是千百年之后,人们依然能够在银幕上感受到基顿和卓别林的伟大。而如今他们留给电影史的,就好像基顿在短片《稻草人》中的这个精致的背影一样,虽然微妙微翘,却只是那个模糊时代的象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