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淇县县志(淇县志每日更新42)

第二章 地 貌第一节 地貌形态,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河南省淇县县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河南省淇县县志(淇县志每日更新42)

河南省淇县县志

第二章 地 貌

第一节 地貌形态

淇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和西北为山区,东和东南为平原和泊洼,北、东、南三面环水,所有内河均向东南汇集。

一、海拔高程:

西部山区海拔高程多在100—1000米,最高处在淇、林、汲交界的三县脑,海拔1019米。东部平泊地区多在百米以下,最低处在淇、卫、共(渠)汇流处,海拔63.8米,比三县脑低955.2米。全县总面积591平方公里,其中海拔60--200米的地区,在西土门、老庄、石棚、窑域、北四井、北窑、上窑以东至淇河沿岸,面积36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62.4%;海拔200—500米的地区在全寨、大柏峪、柳林、小岩沟、田沟、西掌、黄洞、石老公、大石岩、黄沙岭、云梦山一带,面积167.5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28.35%;海拔500--800米的在西大岭、解放洞、群英洞、纣王殿、对寺窑、北岭、阴窝、油城、老寨、尖山、方山、云梦山一带,面积51.8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8.8%;海拔800—1000米的在纣王殿西北岭,面积2.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0.44%﹔海拔1000米以上的在三县脑,属本县面积0.01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0. 002%。

二、地面坡度:

分平坦、缓坡、斜坡、陡坡、急坡、险坡、峭坡等七种,均因山丘平泊的变化而变化。平坦的分布在良相、枣园、西岗、迁民、城关等泊洼地一带﹔缓坡分布在北阳、下曹、高村、原本庙及淇河沿岸地区﹔斜坡分布在郭湾、浮山、大津沱、大洼、衡门一带;陡坡分布在全寨、柳林、西掌、温坡、前嘴、大石岩、凉水泉、寺口、油城、山头、西黄沙岭、卧羊湾一带﹔急坡分布在华尖脑、二尖脑、大南脑、大荒脑、老虎寨、馒头山、金牛岭、云梦山一带﹔险坡分布在老寨、天桥岭、大鳌山、西大岭一带;峭坡,俗称“悬崖峭壁”、分布在手扒窝、小峰门、仙人梯、天桥岭、青岩绝-一带。

第二节 地貌类型

淇县地貌共分为山、丘、平、泊四种。全县总面积59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247平方公里,丘陵150平方公里,平原142平方公里,泊洼52平方公里。其分布情况如下:

一、山地

在县境西部和西北部,其特点是:山峦叠嶂、青石嶙峋,秃岭居多,沟壑纵横,有主要山岭178座,著名的有云梦山、老寨、尖山、老虎寨、恶鱼脑、红山岭、蔡家岭、大鳌山、金牛岭、浮山等。相对高度多在100--600米之间,有大小山沟1374条,其中通向山外的山沟有西掌至庙口等5条,内有主沟130条,有名称的小沟1239条。山地总面积24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41.8%。

(一)黄洞乡:有主要山岭44座,较著名的有:

西大岭:位于淇、林两县交界处,北起华尖脑,南至泉沟,包括西岭、三县脑、角岭、全寨西岭、庵上西岭、大岭尖山、苇泉西南脑、后马寨西山、臭水沟山、鸡冠山、长交岭等。主山脉总长15公里左右,走向北东一南西,北端峰高579米,南端峰高1019米,相对高差440米。西掌西北南大脑鞍部有隘口,淇林公路经此通林州市。

三县脑:位于上下纣王殿村西,走向南北,南端折为东西,因处林、汲、淇三县交界故名,顶峰1019米,峰东归淇县,分别有向东、北东两条支脉,长分别为1.2公里、1.3公里,宽分别为0.7公里、1.1公里。山势陡峭,景色喜人。

纣王殿南山:位于下纣王殿西南和南,走向东南,西接三县脑。向东北有三条支脉,均长2.5公里,宽1.2公里。西支峰高867米,其它峰高为641至817米。山中有马军峪、步军峪、铜炉沟、铁炉沟四条深沟,马军峪南岭有皇姑庵遗址,东支脉东有山洞称五门洞,故该山脉又称五门洞岭。

其次,为犁树岭、长角岭、梯子岭、二山脑、银铜沟岭(双鱼岭)、柳林东岭、大荒脑、王荒脑(红荒脑)、天井洼、后谷堆脑、风壑岭、黄洞北岭、老尖桃山《兵马岭)、玉石岭、闫沟东岭(鳃峋池岭)、方山、小寨山、凤凰单展翅山(凤凰山、小峨嵋山)、大鳌山、一谷堆等山,长 2.1至4公里,峰高451 至736米。

(二)庙口乡:有主要山岭45座,较出名的有:

鹿肠山:位于形盆与庙口两大东西向山沟之间,走向东西转南北,包括西大岭、老君岭、黄洞北岭、风壑岭、老虎寨、烟岭沟东南岭、银铜沟岭等。西端峰高759米,北端260米,中部拐角处547米。

老虎寨:因山顶巨石上有似虎足印而得名,位于石棚西北,走向西北到东南,接烟岭沟东南岭,南段向东、南皆有支脉,长4公里。主峰高522米,有汉末农民起义军于毒营寨遗址,明代绿林首领晋朝风曾在此筑寨招兵抗官府,人称寨扢廊。

恶鱼脑岭:位于东形盆、小岩沟、田沟、老庄、后坡之间,走向北东,四周有21条短小支脉。南北长5.6公里,东西宽2.7公里,北段峰高365米。小岩沟南有五峰,分别高381、416、461、451、400米。

大黑脑:又叫黑大脑,位于石棚沟南至二道庄之间,走向南北拐东西,长2.5公里,因山顶石黑故名,峰高458米。

此外,有三山脑、四山脉、和尚头、青岩岭、石货坡、北小坡、鳖盖岭、火沟岭、水泉岭、郭湾南坡、大谷堆、北站、棉浪岭、恶鱼沟西岭、新窑小南岭、新窑南岭、平房岭、二黑脑、荆沟小寨、东圆脑、蚂蚁庵、八十家北岭、八十家南岭、双庵岭、长角岭、摩天岭、二道庄南岭、佛爷岭、大海沱横岭等,均有支脉,峰高213至500米。

(三)桥盟乡:有主要山玲49座,较出名的有:

老寨:古称朝歌山,《山海经》有“朝歌之山,谷多美垩”、“其山多樟楠、其兽多羚麋,有草焉,名曰莽草,可以毒鱼”的记载。商末纣王曾在其顶建寨屯兵,称为朝歌寨,后演变为老寨山。位于大春花东南1.5公里,走向东西,向西北有支脉接牯辘寨岭,东接地谷岭,向东南有支脉。东西长1.9公里,南北宽1.7公里,顶峰高700.3米,北侧有收粮洞,山势险要,北山脚有武庚基,人称太子墓。

尖山: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远看像楼雠,清代称楼华山,走向东西偏东北,向东南有支脉。主峰高603米。

其次有风山、红山岭、长狭岭、北馒头山、黑石头山、窄狭东岭、窄狭西岭、灵山、虎山、土地岭、后顶山、三牙地南岭、三牙地北岭、东箱地岭、蘑菇岭、白留岭、大石岩老鹃头、后老绝、绑马寨、高脑尖、三挨肩、黑屋檐顶、牛心锤、寺南卫(寺南圈)、东老绝、南大顶、小山坡、朝阳山、关家岭等山,峰高370—798米。

(四)北阳乡:有主要山玲39座,较出名的有:

鹿腹山:俗称轿顶山,位于大水头西南,走向东南,长2.1公里,宽1.8公里。峰高518米。

金牛岭:位于山头至青羊口,走向东北,长3公里,宽0.5公里,状似卧牛,中间有两大山壑,相传为武王伐纣时将牛腰凿断三截,有“凿断金牛岭,攻破朝歌城”之说,俗称北段为牛头,中段为牛身,南段为牛尾和牛屎谷堆。“牛头”顶高281.3米,牛脊高381米。

云梦山:明清时称青岩山,又称云门山、云蒙山,东侧称方山,.因山石青褐、山上云雾蒸腾而得名。位于卧羊湾南,走向东南转西南,山北、东侧皆为绝壁,长4.8公里,上宽1.3公里,山体为圈状,圈内有11条支脉。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有峰9处,东峰高577米,北峰高558米,西峰高411米,南峰高499米。在绝壁处,可以看到一套从太古界、太行山显现期至下石炭统的自然断面,各代地层变化非常明显,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宝田到这里考察时说:“这里地层构造很典型,在全国实属罕见,是大自然遗留给我们的地质博物馆。”有山路盘旋可上,山上有南北桃园、手扒窝、太阳洞、水帘洞等景点。战国伟人鬼谷子曾在此山隐居讲学。史为游览胜地。《河南通志》有“青严表仙境之胜,浮山夹幽间之奇”的记述。

其次有天桥岭(天交岭)、关家岭、夜黑脑尖、唐沟东岭、阎王鼻、头谷堆、土峰岭、胡家寨、后山、白大寨、花地顶、南桃园岭、黑石嘴岭、南拐头、狄溜星、跑马岭、黑谷堆、大冯庄东岭、翻车谷堆、庙后脑、楼大棒、寺谷岭、南大绝、朱家坟岭、黄砂岭、猪狼沟岭等山,峰高168至558米。

(五)高村乡:主要有浮山一处。浮山明代称佛山,位于杨晋庄南,走向东西,长2公里,宽1.5公里,为火山喷溢而成,峰高184米,有元代佛山寺遗址。因近驿道,古时为观赏胜地。

淇县山区向山外的山口从北至南有:形盆口、田沟口、庙口口、东场口、灵山口、断羊口、卧羊湾口。山内有大小山村105个,最大村庄为黄洞,全村2270口人,最小村庄为地谷岭,在尖山与老寨之间,仅有1户人家。山区土薄石厚,水源贫乏,荒地多,耕地少,是重点林、牧、矿产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