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友情史(李白终生未了的侠客情结)

青 衿/文

李白大约在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期间,写过一首《少年行》[1],怀念早年“东游维扬”时的热血侠客行止: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兰蕙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跟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亲姻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此首歌行,传递出这样几个信息:

首先,李白总其一生虽是亦道亦仙亦侠的综合体,但至少在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游维扬(扬州)期间,是以纯粹的“少年游侠客”面目出现的。他与淮南少年游侠客一起吃肉喝酒,偎红依翠,寻欢作乐,无所忌惮,呼啸而来,蜂拥而去的风流生活,一直是他心中难以忘怀的记忆,每每想起,仍觉血脉偾张。

李白的友情史(李白终生未了的侠客情结)(1)

其次,“以侠自任”乃是李白本色之一。为朋友两肋插刀,轻财好施,存交重义是其为人处世的一贯原则,也是其幸福与快乐源泉之一。今人所谓“赐人玫瑰,手有余香”即此。所以他高兴地说:“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他的古道热肠,使其旧雨新知,一拨接一拨,可谓朋友遍天下。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这一年,李白应友人元演之邀北游并州(治今山西太原西南古城营),恰遇小兵郭子仪触犯军规当重处。他当即出面缓颊,使郭子仪得以幸免责罚。22年后,郭子仪成为关内河东副元帅,配合回纥兵从安庆绪、史思明手中夺回长安、洛阳,因功迁中书令,后又进封汾阳郡王。这位郭汾阳也是一副侠肝义胆,知恩图报。当李白因附永王李璘罪面临砍头危险时,“汾阳以功成官爵请赎翰林,上许之,因免诛”(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所以说好人有好报,乃是亘古不变之理。而李白之所以能“识郭汾阳于行伍间”(同上),则是其侠义心肠使然也。

李白的友情史(李白终生未了的侠客情结)(2)

李白(701—762)画像(清殿藏本,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李白以侠义知人、识人,也以侠义信人、用人。李白收有一个叫武谔的徒弟,为人质朴沉稳而武功高强,颇有春秋时义侠高要离之风。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后,李白由华山南奔宣城,再往越(今浙江)中,秋隐居于庐山屏风叠。这期间他的两个子女伯禽(弟)、平阳(姊)一直陷于东鲁(指兖州任城县,今山东济宁),两地远隔而烽火连天,令李白寝食难安。但他自己却要照顾宗夫人,于是便将穿越战区接回子女的任务交与门徒武谔去办。这事情发生在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李白在这一年写有《赠武十七谔》诗纪其事,其序文说,“余爱子伯禽在鲁”,武谔“许将冒胡兵以致之。酒酣感激,援笔而赠”。这应该是在武谔出发前的壮行酒宴上写给他的诗,诗云:

马如一匹练,明日过吴门。

乃是要离客,西来欲报恩。

笑开燕匕首,拂拭竟无言。

狄犬吠清洛,天津成塞垣。

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

林回弃白璧,千里阻同奔。

君为我致之,轻赍涉淮源。

精诚合天道,不愧远游魂。

诗中“林回弃白璧”,典出《庄子·山木》:假国(春秋时晋属国)之民林回逃亡中放弃价值千金的玉璧,而背负婴儿奔走。有人问:“是为钱吧?婴孩值钱少;怕沉重吗?婴孩又比玉璧重多了。究竟为啥呢?”林回正然回答:不为利,而是做父亲的责任罢了。李白对比林回之事而生发愧疚,说战乱令千里阻隔,使我不能做到这事,可是武谔却要去帮我完成它;虽前途难料,生死未卜,但毕竟已合天道(实际是尽人道),武谔则尽了侠义之道,也便可以释怀了。而武谔此行果然不负生死之托,将李白的一双儿女从东鲁完好地带到安全地带保护起来,从而完成了他的承诺。李白与武谔虽互以师徒相称,却都以侠自任,惺惺相惜,旦旦相信,这在侠客间是平常事,却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

李白的友情史(李白终生未了的侠客情结)(3)

李白携剑图(刘福芳绘)

现在再回过头来说李白那首《少年行》,它还让我们认识到处于“少年游侠”时期的李白,不谙世事,目空一切,轻王侯轻儒士轻传统,只讲哥们儿义气,只讲现实功利,只讲眼前快活风流,而不顾理化名节,不管身后骂名,因而令礼法之士大跌眼镜,许多人干脆就说这首《少年行》并非李白所为。如明人朱谏《李诗辨疑》就直言“此之少年者,粗俗妄诞,如病狂失心之徒,语无伦次,若出恍惚,而叫嚣不已之态,使人丧其所守”云云。其实这般痛快淋漓的话语,毫无遮拦的文字,正符合“少年游侠客”的秉性,确是一直以大鹏自诩、以仙侠自居的李白自胸臆迸发而出,并无伪诗嫌疑。再说该诗中不少观点,不少句式,可与并无争议的李白其他诗文相照应。仅举其中“王侯皆是平交人”句为例,就可在李白于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前后随州(在今湖北)所写《冬夜于随州紫阳先生餐霞楼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中觅得踪影。该序中有“出则以平交王侯,遁则以俯视巢、许”句。而“平交王侯”乃是李白作人的一贯原则。其实,他有时甚至对王侯漠然视之或者戏谑之,如对高力士。对此,周勋初先生有着透辟认识。他认为,李白的“高傲品性,自我期许,均出自内心,绝非一些妄自尊大的文人做作得出来的,也非一些志趣不高的狂生所可比拟。他的平交王侯,有道家哲学中齐小大的理论为基础,有纵横家的待时而出扭转危局的自信为支撑,每从神仙家俯视一切的视角看待现实中的芸芸众生,又从前时许多大政治家的生活事迹中寻求激励。这些因素的累积,也就构成了李白独具一格的豪迈不羁的气势”[2]。

在前时的大政治家中,李白最崇拜鲁仲连(又作鲁连、鲁仲子),将他视为纵横家的杰出前辈并兼游侠客的立世楷模。《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开篇就讲:

鲁仲连者,齐人也,好奇伟俶傥之画策,而不肯仕宦任职,好持高节。游于赵。

这正是纵横家并及游侠客的画像,也兼具道家与神仙家的范儿:是既入世又出世;既胸怀天下又拒绝功名利禄;既解救社稷庶民于倒悬,又不受羁绊保持人格独立、精神自由。这令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在天宝五载(公元746年)写的《留别鲁颂》吟道:

谁道太山高?下却鲁连节。

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

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

夫子还倜傥,攻文继前烈。

错落石上松,无为秋霜折。

赠言镂宝刀,千岁庶不灭。

司马迁在记述鲁仲连功成(退秦救赵,说燕助齐)身退后的“太史公曰”中叹道:“鲁连指意虽不合大义,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诎于诸侯,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唐人司马贞“索隐述赞”也说:“鲁连达士,高才致远。释难解纷,辞禄肆志。齐将挫辩,燕军沮气。”难怪同样“高才致远”的李白达士要为之击节叫好,用最热烈而明快的词汇高声讴歌他并激励自己。[3]据统计,鲁仲连的名字在李白诗文中出现的次数位居他倾力誉美的战国人物(包括策士、谋臣、君主、卿相、门客、侠士)之首,多达19次。他特别对鲁仲连辞谢赵平原的千金酬报、齐田单的论功封爵,“倾慕到了崇拜的程度”[4]。他的《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也是一首专门歌颂鲁仲连的诗: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李白极度崇拜鲁仲连功成后毅然逃隐的仙侠(亦仙亦侠)之风而引为“同调”(同声相应),并说自己也是“澹荡”(无欲无羁)之人,所以要像心中的偶像一样,在干出一翻轰轰烈烈的大事后,可以潇洒地拂衣而去,驾鸾鹤,蹑清芬,跑到海上去做唐代的鲁仲连。

值得注意的是,李白写这首展示其做唐鲁连之梦诗(“齐有倜傥生”)的时间,正是他“学剑来山东”后的第二年,即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上年,开元二十八年,李白携子女移居东鲁,遂有《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诗,其在又一次称颂鲁仲连并表示其接武之志(“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前,谈及“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李白曾在《与韩荆州书》中说自己“十五好剑术”,至开元二十八年,已是具有25年剑龄的老剑客了,为什么还要来山东学剑呢?无非就是提高剑术,精益求精罢了,以便能圆其唐鲁连之梦。当时山东有一位击剑名人、射虎能手斐旻。他曾追随幽州都督孙佺北伐奚人,被奚人围困。裴旻立在马上,手中大刀抡得飞圆。对方飞蝗般的弓箭都被他砍断。奚人被他的英勇震慑住,落荒而逃。传说裴旻舞剑,直令天地惊,鬼神泣。后来唐文宗在太和元年(公元827年)将李白诗歌、张旭草书、裴旻剑舞,称为“三绝”(《新唐书·李白列传》)。为了能向这位剑术大师取得真经,李白不惜将家从湖北安陆千里辗转迁来东鲁。李白曾经写信给裴旻说:“如白,愿出将军门下。”(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

李白的友情史(李白终生未了的侠客情结)(4)

于右任书李白《临江节士歌》句

李白“鲁连梦”的内涵,也就是唐代少年游侠梦的内涵。这个梦,从本质上讲,是将个人的理想融化于济世扶危的实践之中,讲求“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在国家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敢于担当,勇于捐躯,因此可以说是爱国梦。与此相应,这个梦还以“不矜其能,羞伐其德”为标志,讲求功成身退,不图回报,更不允许贪恋荣华富贵——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给游侠定的调,[5]因此说到底还是侠客梦。

李白为了能圆自己的“鲁连梦”,学武甚勤,专心致志,日夜操练,无论剑术、射术功夫倍增,且膂力过人。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秋冬之交,李白已是53岁的年龄,仍武艺高超,身体壮实。此时北部边地“胡虏”不断骚扰南侵;安禄山则在幽州(治蓟县,在今北京城西南隅)秣马厉兵,蠢蠢欲动。社会不安,动荡日蹙。李白刚从幽州归来,对国家危局心知肚明,报国之情也愈加炽烈。他在宣城(今安徽宣州)作《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的长诗中表明了这种心迹。你看他如何夸赞自己:

……

怀恩欲报主,投佩向北燕。

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

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穿。

回旋若流光,转背落双鸢。

胡虏三叹息,兼知五兵权。

鎗鎗突云将,却掩我之妍。

多逢剿绝儿,先著祖生鞭。

据鞍空矍铄,壮志竟谁宣?

……

是诗以东汉老将马援自况,谓自己尚处矍铄(勇健)之身(马援请缨时已六十二,而李白其时比他还小九岁),抱志抑抑,希望宇文太守与崔侍御伺机推荐,以期能上前线杀敌靖边,安定社稷,不要辜负了他这一身好功夫,一副好身板。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写了一首乐府《临江节士歌》: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李白此时已经59岁,因附永王璘案流放夜郎,至夔州获赦而刚获自由,却还想着手持宝剑上阵杀敌,可见他至老侠士之心依旧,报国之忱不改。

注释:

[1]李白此诗当写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之间。理由一:李白在39岁前,曾两次游过扬州。首次在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即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里提及的“散金三十余万”那次。此诗是对该次游侠生活的快乐回忆。理由二:李白第二次游扬州时在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其时因访友人不遇而作《寄淮南友人》诗,中有“空持宝剑游”句,已失首次游扬州时的喧嚣与热烈。故《少年行》诗当系在开元二十七年之前。理由三:据《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一》,开元二十一年分天下为十五道,各置采访处置使。其中淮南道采访使理扬州。以淮南指代治所扬州,当从开元二十一年始。故李白《少年行》的写作时间上限当在开元二十一年。

[2]周勋初:《李白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1页。

[3]明人严沧浪、刘会孟评点《李太白集》称此诗:“劲快似刘公干,第无甚大惊人处耳。落落数语颂古美今,只觉精悍之气射人眉宇。此等笔仗应推太白独步。”

[4]参见裴斐:《李白与历史人物》上,载《文学遗产》1990年第3期。

[5]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孟云飞转自《文史杂志》 2019年第3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