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方言3个字(呼和浩特方言10)

呼和浩特方言3个字(呼和浩特方言10)(1)

在方言中,时间有自己的表达方式。

凌晨叫五明头,天亮了叫早起,十二点以前叫前晌。早起和中午之间还有个半前晌。

夏天的中午叫热红晌午,下午叫后晌,太阳落山了叫黑张来。彻底黑了到五明头,叫黑夜。后晌里头还包含个半后拉晌。

一个人刁夺的做点儿营生,叫打红捎黑。说一个人辛苦,叫起五更睡半夜。要是赶趁的往完做,中午不回家,下午也不用再出工,这种劳动形式,叫一老晌。

生产队时期,下地劳动叫出工,队长分配任务叫分工,到点回家叫收工,晚饭后拿上小本本去小队会计那儿登记出勤叫记工。正常出工以外,比如打早起拔萝卜、割菠菜、抹莴笋,就算加工,能挣加分儿,也就是现在的加班儿费。

我高中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扛上锄头、铁锹下地劳动,一天能挣2分儿工。那时候一个工开红不到两块钱,我一天的收入是三毛来钱。

一个月后,因为我是队里唯一的高中生,队长就让我拿着表格,挨家挨户去登记外来租房人员的信息。虽然不用风吹日晒了,可不如下地劳动红火。这个工种结束后,正赶上收获冬储大白菜,我又在内蒙医院南墙外我们三队的地里头抱了十来天白菜。再后来,我进了我爸所在的呼市乳品厂,成了麦乳精车间的一名包装工。

呼和浩特方言3个字(呼和浩特方言10)(2)

农村生活非常有意思,每一种劳动都有不可替代的专属动词。

我们村儿的春耕从拉灰粪、攃粪、搂地、分畦开始。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这一点一种,苗与苗之间的距离,就出来了。

菠菜、水萝卜、小葱、芹菜、香菜、小白菜是撒种,出苗后得间苗、拔草。长到一定时候,要浇沤好的大粪。这是真正的有机蔬菜。

把技术员在温室里育好的秧子一棵一棵带土分离开,叫铲秧子;用的工具叫栽铲。

需要育秧的蔬菜有黄瓜、辣椒、茄子、西红柿、牛心菜。后来西红柿采用拔苗另种,但其它的不行。

一根扁担,两个箩头,从温室往地里运送秧子,这叫担秧子。把秧子定植到大田里,叫蹲秧子。

把小葱起起来再种,叫垄葱。一垄一垄的,便于培土,要不长得不发旺。

葫芦和大瓜得套,套花,也就是人工授粉。一个果花,一个空花,不套不结瓜。

呼和浩特方言3个字(呼和浩特方言10)(3)

锄地和浇地都有讲究。

锄地最好是晴天,有太阳,这样锄倒的草很快就被晒死了。

浇地要在早晚凉快的时候,像特别喜欢喝水的黄瓜,一般是黑夜浇,叫嘌黄瓜。如果把粪窖子里沤好的大粪舀到垄道里,随水流到黄瓜地里,这叫奶黄瓜。我家院儿里有一架葡萄,不奶就缺营养,结下的葡萄又酸又小。真是“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过去种地也上化肥,但不如现在的量大。上化肥的营生一般分配给队里上了岁数的女人,那些小脚老奶奶基本都干过。这个营生不累。屁股底铺条麻袋,往垄道边起一坐,隔一会儿,往水里扬一把白灵灵的化肥。

黄瓜、柿子、豆角需要插架。豆角自己爬架。黄瓜和柿子不行,得用泡好的马莲绑,从开花结瓜到拉蔓,得绑好几回,也得打掐好机会。

呼和浩特方言3个字(呼和浩特方言10)(4)

最先上市的是韭菜、菠菜、水萝卜,端午节吃包子、吃凉粉,全靠这三大样。

这以后,陆陆续续上市的应该是牛心、小白菜、五月鲜、黄瓜、柿子、青椒……

现在一说去地里,就是采摘,其实,每一种庄稼都有不同的收获动作。

割韭菜,拔萝卜,砍牛心,抹莴笋,摘豆角,下黄瓜,起山药,厾白菜,铲菠菜,削芥菜,切高粱,撇玉茭儿……

还有个劳动工具叫菜单子。就是一大块儿白洋布,用的时候,像围裙一样,往腰上一系,一手攥住剩下的那两个角,一手把摘到的豆角、黄瓜、柿子等等放进单子里,多会儿兜满了,就倒到地头的篓子或麻袋里。

过去没有周转箱,装菜用的是篓子和麻袋。从地里把这些沉甸甸的篓子、麻袋扛到马车上,是男劳力的事儿。有的女人力气大,也是一手叉腰,一手扶住肩膀上的篓子,蹭蹭蹭就扛到了马车上。

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可我真想有块儿属于自己的地,能把这地里的营生都做它一遍。

呼和浩特方言3个字(呼和浩特方言10)(5)

高雁萍,专栏作家。毕业于内蒙古大学文学研究班。内蒙古自治区作家协会会员。赛罕区作家协会副主席。百万字作品见《中国诗歌》《散文诗》《草原》《散文选刊》《西部散文家》《中国文学》《人民日报》《大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人日报》《羊城晚报》《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呼和浩特日报》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