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非遗传承人张壮(河北故事当90后男孩邂逅非遗莲花落)

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传统曲艺形式,因为唱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多为劝人向善的故事,通俗易懂,非常接地气,在旧时非常流行,曾为乞讨者的谋生手段。随着时代发展,这一传统曲艺日渐式微,濒临失传。2011年,莲花落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祖籍邢台威县的90后男孩王金龙,在初中时就被莲花落深深吸引,开始拜师学艺,并在传统莲花落的基础上改进创新,表演独具特色,创作了《威县赞》《说唱邢台》《邢台欢迎你》《威县“创城”》等60多件作品并在网络上走红,获得“莲花小王子”的美誉。

莲花落非遗传承人张壮(河北故事当90后男孩邂逅非遗莲花落)(1)

王金龙是个阳光男孩

为拜师学艺,徒步300里

王金龙说,莲花落这一传统的曲艺形式,大约流行于宋代。据传,莲花落早期多为僧侣募化传法时演唱。后来,人们看到这种演唱的形式很好,就有人效仿着为达官贵人表演,并慢慢普及到平民生活中。再后来,莲花落逐渐没落了,变成了乞丐乞讨的一种手段,包括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莲花落上不了大雅之堂。

王金龙与莲花落结缘,是在他13岁的那年。那一年,在河南商丘一个农村集市上,王金龙看到一家店里正在放杨晓琼的莲花落表演。“当时,我感觉(莲花落)非常有意思,就自己买来快板儿,开始练。”王金龙说,那一年,他正在读初一,家里每月给他的生活费是100元,他就少吃点饭,省下钱来买快板儿,偷偷地练唱莲花落。“家里人受旧思想影响,最初是不同意我学唱莲花落的,认为莲花落是‘下九流’,上不了台面。”

但是,王金龙已经坚定了学唱莲花落的决心。第二年,他专门到山东郓城找到杨晓琼学艺。“从家里出来,我身上没有钱,一步一步地走到了郓城。300多里路,我走了七八天。”王金龙说,他走到山东郓城,找到了杨晓琼老师,并拜师学艺三个多月,掌握了莲花落的表演技巧。

从那以后,他一边继续读书,一边演出。有一次,他随着一个民间剧团演出。没想到卖力演唱了两个月后,剧团老板“消失”了。他不但没拿到一分钱工资,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不得已,他边走边卖艺,一路赚路费,走着回了家。“现在想起来,这样的经历就算是让我体会了一把莲花落最初的行乞作用。”王金龙回味着当年的经历,调侃道。

莲花落非遗传承人张壮(河北故事当90后男孩邂逅非遗莲花落)(2)

王金龙(中)的莲花落表演借鉴吸收了其他艺术元素。

十年磨一剑,闯出小名气

初中毕业之后,王金龙一门心思都放在莲花落上,把演唱莲花落当作一个事业来做,并和几位同样喜欢莲花落的小伙伴成立了自己的团队,不停地创作,不断到各地演出。“莲花落最大的特点是现场编词,非常考验一个人的临场发挥能力,不像其他的艺术形式,提前都写好了台词。”王金龙说。

演唱莲花落,还要现场编词,必须让别人能听懂,这就要求表演者自己先理解。王金龙说,他最喜欢晚上11时到次日1时创作,因为这个时间最安静。成功创作一个莲花落作品并能拿出来表演,王金龙说,怎么也得修改十几遍。“因为莲花落不仅北方有,全国各地都有,只是表演形式各有特色。我唱的这种莲花落,主要是流传在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一带的,现在能唱的人不多。”对于这一濒临失传的曲艺形式,王金龙很是上心。

如今,王金龙演唱莲花落已近十年。近十年来,王金龙渐渐闯出了名气,获得的演出邀请也越来越多。2016年,王金龙到邢台威县演出。在一场表演中,因为他的表演非常精彩,乡亲们大为欢迎,他不得不返场6次。后来,他还把自己的演出视频传到了网上,短时间内获得上百万的点击量。乡亲们和网友们的认可也成了他坚持的动力。

创造性传承发展莲花落

多年来,王金龙经常在河南各地演出。众所周知,河南是传统的曲艺之乡,当地的河南坠子、豫剧、豫东大鼓等也久负盛名。所以,在演出过程中,王金龙不断汲取各种曲艺形式的优点。王金龙演唱莲花落,与别人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他的演唱有伴奏,这也是他在莲花落表演中的创意。

“河南坠子也是说唱,主要是用河南坠子弦儿伴奏,豫东大鼓也是有吟有颂、有说有唱。它们和莲花落有相近之处,也有莲花落可以借鉴的地方。”于是,王金龙表演莲花落时,在演唱方面引进了豫东大鼓的音韵和节奏,在乐器使用上也不仅限于使用快板儿,还使用了瓦片儿、云板儿、月牙板儿等,使得整体表演更加新颖。此外,他的表演还借鉴引用了河南坠子等的艺术元素。

“莲花落是相声、十不闲、数来宝、二人转的基础,是曲艺而不是戏曲。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莲花落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创新。”王金龙说,目前,他的团队还琢磨着怎样把电子琴、扬琴演奏融进表演中,还尝试把莲花落与流行音乐结合起来,内容上也更加积极向上,融入时代元素,传递正能量。

王金龙虽然年纪不大,但因为有了对莲花落的执着,在当地曲艺界已经崭露头角。而且,他因为能够与时俱进,创造性地表演并发展了莲花落,赢得了大家的欣赏与喜爱,还获得了“莲花小王子”的美誉。

王金龙说,对于莲花落,他有着自己的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身边更多的年轻人来关注莲花落、喜欢莲花落,共同来传承发扬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

(燕赵都市报 记者 卢玉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