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市面上,肉桂的风格堪比万花筒。

有花香桂,主打各式花香。

有果香桂,果香为主,最出圈的莫过于蜜桃香肉桂。

有花果桂,顾名思义,是前两者的综合体。

有小桂皮,桂皮香明晰,但不会过分辛锐。

有大桂皮,众多茶香里,桂皮香辛辣犀利,独占鳌头。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2)

有老树桂,树龄老一些的肉桂,桂皮香更老辣,茶味醇厚程度提升,过喉瞬间辛辣感也更强,颇具姜桂之性,老而弥辣的特征。

有高山桂,产自非正岩的高山产区,整体茶味不如正岩肉桂饱满丰沛。

还有最后这种,名为“浓煞桂”。

前面罗列的这些风味,转念想想,倒也不难理解。

但这浓煞桂为何物,值得好好掰扯一二。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3)

《2》

听过有人说,喝肉桂喝到最后,大多数人都会爱上浓煞桂。

桂味辛锐,茶味浓煞,刺激感强,十分能满足茶瘾所需。

但麻花存有一点质疑。

“煞”字何解?

在个人理解里,但凡和“煞”沾边的茶味,统统归入为负面表现。

因为,浓烈煞口属于负面化的茶味刺激。

真正的好岩茶,喝起来不应该煞口刺激,而是入口柔顺、顺滑爽口。

喝起来特别“煞”,是因为茶叶内部含有较多的苦涩、刺激性茶味物质,品质反而落了下乘。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4)

去武夷山喝茶时,看到这样的广告。

有人在介绍自家肉桂特点时,直接取名“煞味肉桂”。

见状,心里非常纳闷。

不管怎么说,“煞”这个词,可不含半点好寓意。

煞星、煞气、煞门神,再到喝茶时的“煞口”。

从词性本义看,毫无争议这些纯属贬义,取名时用上贬义词很不吉利。

这样的茶味介绍,迟早会让人绕晕。

好端端的岩茶,本应以香清甘活为重,怎会与煞口沾上边?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5)

《3》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不用大惊小怪。

种在岩上、岗上的肉桂,无一例外,皆是这种浓煞桂。

茶味喝起来滋味感强,刺激感更足?

哎,等等。

岩上肉桂=浓煞桂?

这是在偷换概念!

依据山场环境不同,正岩山场可分两大类。

一是岩上茶(别称岗上茶)。

一是坑涧茶。

岩上肉桂,即种植在正岩一带岩上、岗上山场的肉桂。

从山场环境看,岩上茶的特点如下。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6)

地势开阔,日照时间长,光照更充足。

由于紧贴在岩壁上,茶地土壤内多风化岩碎屑,土质疏松透气,富含多种养分。

这样的山场环境,产出来的肉桂可不是一味的浓、凶、煞。

而是茶香高扬、香型多元、香气馥郁(充裕光照条件下,更利于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成型)。

且,茶味饱满刚劲,汤水过喉的辛辣感会更加突出。

比如,开山坪肉桂。

比如,天心岩肉桂。

再比如,霞滨岩肉桂(八大名岩之一)。

上述点名的这些,全都是岩上肉桂的代表。

通常情况下,山场名称后缀里带有XX岩、XX岗、XX峰、XX坪、XX石等,都属于岩上茶。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7)

与此相反的是正岩坑涧肉桂。

坑涧肉桂的山场后缀词,离不开坑、涧、窠、洞等。

比如,牛栏坑肉桂。

比如,竹窠肉桂。

比如,悟源涧肉桂。

比如,流香涧肉桂。

坑涧山场的环境,与岩上茶截然不同。

要么是,地形特点为两山夹峙,茶树们背靠“巨岩”好乘凉。有了丹岩遮挡,能提供接近半阴半晒的条件,日照时间适中。

要么是,处于狭长谷地内,地势下凹。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8)

总之,因地形环境特殊,多溪流经过。

有了涧流加入后,能调节周围区域的小气候。

使得四周空气内的水汽更充足,小气候环境湿润。

产出来的坑涧肉桂,茶香大多细幽、悠扬、细腻,落水香明显。

在茶味特点上,也是极尽细滑、绵柔、饱满之能事!

但说了这么多,岩上茶也好,坑涧茶也罢,它们同处于正岩这一片碧水丹山范围内。

产出来的肉桂,绝非是浓煞刺激的浓煞桂。

若一款肉桂,喝起来茶香弱、茶味薄、不耐泡,且苦涩强、刺激性重……

将其定义为“岩上浓煞桂”,无疑是侮辱了岩上茶美名!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9)

《5》

从网上听来这样的说法。

“马头岩肉桂,就是浓煞桂。”

针对这点,前面已经辟谣了。

马头岩身为正岩核心山场之一,不应该以浓煞为代表。

再说,即便马头岩看起来,山场后缀词是“岩”。

但也不代表,所有产自马头岩的茶,都是典型的岩上茶。

因为马头岩的地盘很大,底下包罗众多山场。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10)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11)

上个礼拜刚刚去了一趟,走了半天时间,才走了马头山场的一小片区域。

但已经罗列了开山坪、云峰岗、猫儿石、马鞍岩、悟源涧、横窠、光板岩、螺丝窠、天坑等一众小山场。

在这其中,既有岩上山场,又有坑涧山场。

这些或大或小的山场,地形条件各异。

比如,悟源涧的四周,水汽充足,光照温和,较为湿润,利于肉桂的柔润汤感形成。

x比如,开山坪地势开阔平坦,向阳性好,光照充足,能产出桂皮香辛锐的肉桂。

又比如,有的山岩比较尖细,呈现梯形。

此处种茶,必须采用盆栽式方式,一级一级往里种茶。

因此,这些分布在不同阶梯状的肉桂茶树,即便当年是同一批种植下来的,但吸收到的阳光雨露不同,最终做出来的香气滋味仍旧会有差异。

这就是岩茶山场的魅力,纷繁复杂,十分有趣。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12)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13)

《6》

提到马头岩肉桂,在很多茶客心中,它仅次于牛栏坑肉桂。

从山场环境看,竹窠肉桂、天心岩肉桂、九龙窠肉桂等,区位同样很核心。

为啥它们的名气没有马头岩肉桂大呢?

这就说来话长了。

马头岩,地盘大,包含了无数小山场。

可种茶的面积多,肉桂产量高。

和其它正岩山场比,马头岩既有面积优势。

同时,也有适合肉桂种植与生长的自然优势。

一来二去,“马肉”自然在各家茶桌顺利遍地开花,普及出来。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14)

为什么岩茶里有香不过肉桂的说法(岩茶里肉桂有花香)(15)

同时,也得益于产量基数大的原因。大过天心岩,也远远大过牛栏坑。

为此,马头岩肉桂还有了庞大的终端见面率。

在正岩肉桂里,对不同茶客而言,喝一泡“牛肉”会略显奢侈,但相比下,“马肉”就显得亲民许多。

凭借可观的产量,成功占领了终端市场的马肉,知名度自然节节升。

以至于在不少茶客心中,马头岩肉桂仅次于“牛肉”。

一茶之下,众茶之上,江湖地位不可小觑!

更多关于岩茶的知识

马头岩、天心岩、青狮岩、鹰嘴岩,马头岩肉桂是不是最好的岩上茶

拼配的马头岩肉桂,还配叫马肉吗?请叫它“马头岩大红袍”

什么?马头岩也有水仙?

武夷岩茶中,是不是所有的马头岩肉桂,都是好茶?

武夷岩茶中,除了牛栏坑,马头岩肉桂是如何横空出世的?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