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这个数吉利吗(昱见315)

3月15日是什么日子,很多人会想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但事实上,这个日子在西方有着另一重特别的意义。——它被称为“弑父日”,很多国家都认为在这一天举行国家是不吉利的。一些历史名人,如丘吉尔,更是拒绝在这一天参加重要国事活动。这种类似迷信的习俗起源于过罗马,因为这一天是罗马著名凯撒遇刺的纪念日,公元前44年的这一天,这位鼎鼎大名的罗马最高独裁官,被反对他的元老们以“维护共和”的名义在元老院中乱刀刺死。

3这个数吉利吗(昱见315)(1)

在当时全世界最繁荣、最文明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里,平素很有修养的元老们,用街头小混混打架的方式,残忍杀死了由他们自己选举出来的执政官,是什么让凯撒如此招恨呢?这个问题从凯撒被刺死那天起足足打了两千年的笔墨官司。一派的观点是,凯撒通过笼络暴民的方式攫取独裁权力,破坏共和制度。而另一种观点则将凯撒描绘成了一个为民众利益而大刀阔斧推进改革的政治家,最终因为惹怒了既得利益集团而被杀害。

凯撒究竟是个独裁者还是个改革家?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先要了解当时罗马的社会状态。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设计之精妙,让今天许多国家都为之汗颜。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快”,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张,大量奴隶的使用让自由农纷纷破产,加上无良的罗马贵族们经常趁着平民服兵役时强行收购他们的田产,大量失地的罗马公民不得不涌向大城市讨生活。到了共和国晚期,罗马在强盛繁荣的同时,贫富差距急速拉大,当时罗马城几乎就是一个由少数贵族和数十万“罗漂”组成的大火药桶,而凯撒则成为了引爆火药桶的那个火星。

在通过军功获得了执政官地位后,凯撒在执政期间所做的事情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一个循环——推动不合法却有利于平民的改革,获得平民的支持;利用平民的支持攫取更大的权力;再用更大的权力推动更大胆的改革。由于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判断凯撒的最终目的到底是权力还是改革,就变得十分困难。不过,无论目的是什么,凯撒的这种玩法,无疑彻底颠覆了罗马共和国赖以存在的那套权力体系,说他扼杀了共和制度,的确没冤枉他。而凯撒所使用的这种手法,后世确实被很多野心家奉为攫取独裁权力的不二法门。

然而,指责凯撒的人往往忽略的一点是,这套手法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因为貌似正义的共和体制内部已经积聚了极大的不公平。如果没有几十万的罗马平民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如果不是罗马贵族们为一己之私将法律已经玩弄得完全丧失了权威,凯撒和他的后继者们根本不可能找到足够的“重力势能”将共和制度一举击碎。

在文章的结尾,让我们再看一看凯撒葬礼时的情景吧,反对凯撒的元老们当天发表了长篇演讲,苦口婆心地提醒民众们,反对暴君、维护共和是罗马共和国的立国理念,民众们却不为所动。相比之下,凯撒的副手安东尼的演讲简洁却高效——他只是宣读了凯撒的遗嘱,在这份遗嘱中凯撒赠给每个穷苦的罗马平民一笔钱,并将自己的花园开放共有。这份简单的遗嘱胜过了贵族们的千言万语,民众们最后一次被凯撒“收买”,掀起了一场要求严惩杀人凶手的暴动,所有凶手都在之后的三年内被杀,而罗马的共和体制也在这场内乱中烟消云散。

当一个国家的立国理念在民众心目中的分量已经抵不过一笔小钱或一座花园,这个国家的确是没有什么必要存在下去了。终结罗马共和国的人不是凯撒,而是这个国家因两极分化而早已被撕裂的共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王昱

(壹点号 昱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