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楼村红色人物(领着庄户人变起洋魔术的王竹红)

从小辍学却对魔术情有独钟

王楼村红色人物(领着庄户人变起洋魔术的王竹红)(1)

王竹红生于1967年,因为家里穷,只念到小学三年级就无奈辍学。但是对魔术情有独钟,但凡看到街头艺人、马戏团的表演,就回去琢磨。许多看似不可思议的魔术,竟被他琢磨透了。十来岁的他,一边和村里的孩子们玩一些小魔术把戏,一边用攒下的零用钱步行到十公里外的集镇上买一篓麻糖,回来卖给村里人和邻村人。虽然收入不多,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这已让王竹红兴奋不已。

成功当选村干部却深感责任重大

2008年11月,时任李峪村村委会副主任的王竹红通过竞选成为该村村委会主任,之后又担任了党支部书记。“他的竞选演讲只有三四分钟,但老百姓的掌声不断。”村民王世应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略显激动。

李峪村是典型的内陆山区农村,农民靠种植杂粮、外出务工为生,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农闲时以打麻将、玩扑克为乐,甚至滋生出赌博等不良风气。

管理一个900余人、村集体账户上又没钱的村子并非易事,作为掌门人,王竹红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整天就想着怎么能让老百姓富起来。”。

想让村民学魔术却招来一直反对

进入2009年,央视春晚刘谦的魔术表演让王竹红心里一亮。“魔术能上了春晚,村民们也可以表演魔术啊!”

有了让村民学习魔术的想法,王竹红便召集村党支部、村委会开会,没想到,村干部们一致表示反对。

虽然遭到了村干部的一致反对,但王竹红不甘心就此放弃,他还是想试试。

元宵节时,村里都要闹红火。在大操场上,王竹红第一次在村民们面前表演了魔术。村民们才知道“村支书还会变魔术呢”。也仅仅谈论两句,依旧没人把魔术当回事儿。

贴钱教魔术买道具终于被认可

王楼村红色人物(领着庄户人变起洋魔术的王竹红)(2)

没有人愿意跟着王竹红学魔术,于是他选了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两个孩子出于好奇倒也学得很认真。

“当时我们武乡县城有个活动,我带着两个小孩表演了魔术,结果武乡电视台就播出来了。村民看到了,觉得上电视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有家长找王竹红表示愿意让孩子学习魔术。王竹红提出的条件是,若想孩子学会,家长必须先会。

听说企业有办文化活动的,哪个村有办喜事的,王竹红主动寻找演出机会。演出结束后,他自掏腰包给参加演出的村民支付劳务费,还谎称是雇主给的。“出去免费演出,一是为了打出名气,二是为了增加村民们的演出经验。”为了激发村民学习魔术的积极性,王竹红可谓煞费苦心。他还自费几十万元购买了魔术道具。

学魔术不仅能自娱自乐,还能挣到钱,跟随王竹红学习魔术的村民渐渐多了起。当年持反对意见的村干部们也加入了这个魔术团队。

魔术团名声在外邀约不断

王楼村红色人物(领着庄户人变起洋魔术的王竹红)(3)

2011年12月,李峪村魔术团受邀参加了省城黄河电视台的《草根达人夜》节目,并成功晋级。之后登上了黄河电视台春晚的舞台。

李峪村魔术团的名气越来越响,省内外电视台纷纷邀请他们参加真人秀节目。《中国达人秀》《出彩中国人》……村民们跟着王竹红出去,不仅见了大世面,还挣了钱。“过去俺们干体力活,累上一整天也只能挣个五六十元。现在俺们只要在台上轻松地表演三五分钟,就能赚到一百元左右。”有村民感慨地说。

通过表演,村民们一年的收入可增加几千元。

“红色+魔术+绿色”王竹红带领村民走上发家致富幸福路

王楼村红色人物(领着庄户人变起洋魔术的王竹红)(4)

王竹红一边带村民到外地学习专业魔术表演,一边发挥村民的聪明才智,结合生产、生活实践,自编节目,先后打造出“人体三分”“火箭穿人”“火盆出花”等230多个魔术节目。

如今,李峪村全村900多口人,400多位村民都会魔术表演,200多人可以登台演出,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9岁。平均每户人家都有一名魔术师。

李峪村人带着自己的魔术走南闯北,赢得了“中国魔术第一村”的美誉。

为了让李峪村真正走出上党、走出山西、走向全国,李峪村与品牌山西产业联盟展开战略性合作,积极发展红色旅游,除了建立“地雷大王”王来法纪念馆,还打造了魔幻大舞台表演、田园采摘、激情漂流、农家客栈等旅游项目,并于2016年5月1日盛装迎宾。

王竹红介绍,2016年7月初至10月底,与往年同期相比,游客人数增加1.2万余人、魔术演出增加10多场、演出增收8万余元、参演村民人均收入增加1200元;农副产品销售量月均增加1万余斤,户均增收150元;农家乐旅馆也跟着生意火爆,高峰期甚至一床难求。

王竹红将自己的爱好发展成了全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全国优秀农民工”、“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等一系列头衔接踵而至。201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山西省调研时,也专程来到这个小山村,饶有兴趣地观看了乡亲们的表演,并称赞该村的基层文化建设搞得好。

随着魔术村知名度的扩散,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但王竹红仍然有些焦虑,“主要还是缺资金,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村里的接待能力有限,配套设施也不完善,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我自己已经贴进去了百八十万元,亟需资金支持。”但他表示,仍然会带领村民们把李峪村“红色+魔术+绿色”的特色旅游之路坚持走下去。“以后我们将全部用农具改制魔术道具,让城里人观赏到农民用农具表演的魔术。”

编辑丨dam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