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成功规律总结(2007年672上北大的高考故事)

说出你的高考故事,全国的中学生都想聆听。

高考状元成功规律总结(2007年672上北大的高考故事)(1)

杜丽渊,毕业于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07年高考672分,广西省文科状元,就读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妈妈说我是个‘’人来疯‘’。幼儿园的时候,在电视上看到一段手风琴演奏,让我大开眼界,流连忘返。觉得一个方块可以拉出如此悦耳动听的声音来,太神奇了。于是我跟妈妈提出我要学手风琴。妈妈是个开明的家长,巴不得孩子有兴趣特长,所以欣然应允,给了买了手风琴,报了兴趣班。几年之后老师又建议我学琵琶。既然老师都这么看好我,为何不尝试一下呢。于是我又见异思迁学了琵琶。这个老师家门口有棵番石榴树,以前每次课本上看到描写农村孩子爬树掏鸟蛋的经历就特别羡慕,现在机会就在眼前。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我带着小师弟小师妹们去爬树。番石榴熟了,我就爬到山顶摘下来分给大家吃,特有成就感。

有一次我在新华书店买书时,一本封皮特别漂亮的书映入我的眼帘,《居里夫人自传》,我当机立断把它带回了家。居里夫人锲而不舍,顽强拼搏,孜孜不倦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这本书陪伴了我整整五年,看一次哭一次,哭完之后重整旗鼓,继续努力。

从老师公布高考复习进度表开始,我就拿出本子记录我的高三。第一页上只有几个字:复旦,等着我!第二页,也只有一行字:我的高考目标——650分以上。第三页,是这样一段话:“我知道,一切都会实现的。我会拥有大考小考无数次失败,但永远不会动摇努力与梦想的决心。环境只能影响我的现在,但不能决定我的未来。决定未来的只有我自己。踏踏实实做好手边的事,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三页,一直默默地支撑我整个的高三生活。

我喜欢有周期地学习,计划性非常强。一般月考前两个星期,我就会抽出一天时间把这两个星期每天的日程都填满,循序渐进地复习。每科每天的任务都很重,这两个星期是我最苦最累的时候。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从来不会白吃的”原则,因此每一次月考后我都会犒劳自己。我是超级shopping迷,饰品店是我的最爱,越考不好,越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让自己拥有美丽的小心情,然后躲在房间里玩塔罗牌游戏,直到满意尽兴为止。那是一件总是让我充满期待和惊奇的事情,也算是我高考无趣生活中最好的点缀。生活总得有点希望,比如你在学习的时候,潜意识里告诉自己:过了这个坎儿,会有一件美好的事情等着你,这时效率就会高很多,再难熬的分分秒秒也会觉得转瞬即逝。

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中,我遭遇了高中以来的滑铁卢。大哭一场后,我发现自己还是自己,一切都没有改变。总结之后觉得这次失败让我醍醐灌顶。也许我以前的努力看起来徒劳无功,但不要怀疑,我离顶点更近了一步,今天的我离顶点还遥遥无期,但通过我今天的努力,积蓄了勇攀高峰的力量。就像长跑中冲刺前一直跑在前面的并不一定是冠军,一直处于巅峰状态也未必是好事,有了低谷,才能储备更大的力量,冲向更高峰。

高考第一天考语文的时候,紧张的我竟然忘记了写名字,那一整天心情都不好。晚上躺在床上,我想:“如果数学考150分,其他也考得特别好,在缺一门分数的情况下还能上个不错的学校,那时候肯定会轰动,说不定还能上新闻,当名人呢……”想到这里,我变得很兴奋。第二天中午,得知凭考号也可以计算分数,一下子感觉白捡了120多分,那种失而复得的感觉真是太好了,我相信自己的梦想一定可以实现了。最后高考分数出来,672,文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

高考状元成功规律总结(2007年672上北大的高考故事)(2)

分享一下我的部分学习心得:

语文:作文突破审题至关重要。我一般是一星期审四五篇题目,然后列提纲,给老师看,最后找出问题并修改调整。

数学: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题海战术的。面朝题海,春暖花开。只有多练才能达到长见识的目的,靠做少量典型题目达到高分是非常难的。当然,不能盲目做题,要精选题目,而且做完后要总结规律。最好能把做错的题目抄录下来,以便最后巩固。

英语:我着重强调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这两部分分值之大以至于几乎可以决定考试成败。我从高二开始每天坚持做四五篇阅读理解和一篇完形填空,一开始没显著效果,但坚持下来,高三有了质的突破。做完后要总结,使自己的思路和出题人尽量相近。

文科综合:我分三步走,背、做、总结。

告诉大家哦,高三时我做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无趣”的人,无趣地做了至少300套试卷。

说出你的高考故事,给学弟学妹们传递正能量。如果你有高考故事要说,请关注我。权哥邀请你来做《说出你的高考故事》节目嘉宾,让你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让你的声音给他人带去希望!

本高考故事素材来自于网络,真实人物,小编用第一人称叙述,只为传递正能量。如有侵权请告之可以修改或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