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实力对比(19世纪日本对北洋水师评估报告)

新贵列强与老大帝国

近日,美国公布了“2020中国军力报告”。与历年的报告一样,这份报告充斥着虚假的描述夸张的言词,与其说是一份军事领域的专业评估,不如说是一场政治作秀

单就专业性来说,美国真应该向自己的小弟日本学习一下,早在一百多年前的19世纪,日本就发布过多份针对大清北洋水师的军力评估报告,这些报告无论在客观性还是系统性、全面性等方面,都甩了美版“2020中国军力报告”几条街。作为当今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不知是否感到汗颜。

在现代海军的建设方面,中日两国几乎同时起步于19世纪50-60年代。得益于明治维新,日本逐渐摒弃了以中国为师的思维,开始全面西方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一支现代海军就成为了日本的国策。而恰在此时,中国的洋务运动也方兴未艾,在洋务派与保守派的明争暗斗中,现代海军的建设亦蹒跚起步。

在19世纪70年代以前,中日海军都十分弱小,舰队构成都以小吨位炮舰和铁胁木壳的轻巡洋舰 为主力。虽然与世界水平相比基本不入流,可万事开头难,好歹两国都有了自己的现代海军编制,从而为以后建设强大的海军舰队提供了操作平台。

俗话说“十年空军,百年海军”。如果以正常情况发展,两国海军建设都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野心勃勃的日本并不甘于“平庸”,步入世界列强行列的梦想,促使它加快了海军建设的进程。

日本的明治维新,改变的不仅仅是政治制度和经济技术,更关键的是从思想理论上的改革。其将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进行了提炼与包装,形成了一套更具侵略性的战略理念--军国主义。从地理位置来看,要践行这一理念,跻身世界列强行列,大清帝国成了日本绕不过去的头号对手。

1874年,中国台湾发生了牡丹社事件。以此事件为借口,日本撕掉了虚伪的和平面纱,迈出了军国主义的第一步,在以朝鲜半岛至中国台湾这一区域的一条地理弧线上,日本与大清帝国展开了长达20年的军事对抗,并由此掀起了两国海军建设的高潮。

如果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到1894年甲午战争的爆发,这将近20年的时间来算,中日海军的扩张与实力对比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 1874-1883:日本海军依靠装备的装甲舰,实力领先于北洋水师。
  2. 1884-1890:北洋水师大量购入英、德两国先进舰船,反超日本,实力占优。
  3. 1891-1894:日本以举国之力打造强大海军,同时北洋水师军备更新停滞,日本海军实力全面占优。

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实力对比(19世纪日本对北洋水师评估报告)(1)

情报先行

关于这段历史,前人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多有论述,成果斐然。但我认为有一个维度也很重要,甚至于左右了战争的进程,那就是情报收集。在这方面,应该说日本完胜大清帝国。

1874年台湾牡丹社事件发生后,日本便在兵部省下设了参谋局,负责收集清国的军事情报。除了要求驻清国使馆的武官,收集所在地的地理、人文、军事等信息以外。还通过收买外国技师等手段,在中国收集舰船、港口、船厂等相关情报。

但因为草创初期,日本的军事情报制度很不完善,所以成果有限。例如当时有一位代表人物叫曾根俊虎,是一名中尉,此人长期在中国收集情报。但他所收集的中国舰船的名称、吨位、马力等这些最基本的情报也漏洞百出,前后矛盾。被日本国内评价为:

工作态度消极,情报工作浅尝辄止。

《日清开战前夜的日本情报——明治前期的军事情报活动和外交政策》

但到了19世纪80年代,以铁甲舰“定远”、“镇远”入役北洋水师为标志,大清明显加快了海军的建设步伐。尤其是《北洋海军章程》的颁布,使得北洋水师的制度建设日臻完善。一支现代化的海军初具规模。

对此日本焦虑万分,一方面也加快了自身海军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将对北洋水师的情报收集工作列为了工作重点。尤其是对北洋舰队内部管理和士兵训练水平的情报,成为了情报收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此,由日本兵部省拆分出的海军参谋部直接负责对北洋水师的情报搜集工作。就在这一时期,大量经过专业培训的军事间谍来到了中国,源源不断的将最新情报汇报给国内。经由国内情报专家汇总后呈送海军参谋部,作为参谋部制定战略方针的依据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叫做安原今次,毕业于日本海军兵学寮(liáo),于1886年--1889年先后在福州和烟台一带搜集中国海军情报。于1890年编纂了一本书,叫《清国海军实况一斑》,这是一份详实的北洋水师情报手册,内容涵盖了舰船、人员、职制、军纪训练、教育、习惯、支给、信号、服装、旗章十个部分,还附有彩色插图。

这样一份详实的情报手册受到了日本海军参谋部的高度重视,将其配发于海军各个重要部门。据考证,当时日本海军各舰舰长人手一份,以作为对假想敌北洋水师的情报依据。

注:《清国海军实况一斑》一书现在仍可找到中文版本。

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实力对比(19世纪日本对北洋水师评估报告)(2)

知己知彼

单以《清国海军实况一斑》这份情报手册而论,对北洋水师的评价十分的客观中肯。例如对舰队操控水平,手册中写道:

(北洋水师)舰内各项操练十分迅速活泼,更无喧噪杂扰等现象,其操枪训练姿势十分规范良好,动作也很敏捷……每艘军舰管理都井井有条……

1889年,北洋水师在旅顺举行了阅舰式,并进行了联合演习。安原今次观摩了这次演习,并在手册中写道:

该舰队出港动作十分迅速,舰队运动时编队保持良好,这绝对是不可轻视的进步。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北洋水师近海训练十分扎实,轮机、水雷、炮术的主管均为中国人自己担任,业务水平很高。

同时这份手册也指出了北洋水师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

军纪训练这一章节中,手册首先澄清了北洋水军官兵酗酒、嫖娼等谣传,指出:“北洋海军军官以及士兵都很少离舰上岸,街头酗酒等行为也很少”;但“吸食鸦片和赌博”等顽疾则难以杜绝。

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特有的人情关系问题,北洋水师对水兵及练勇的选拔本来有着严格的规定,除了年龄和身体素质以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然而实际操作中,大量不合格的人员通过同乡、亲友,甚至行贿等手段违规进入部队。导致部队编制被占用,战斗力受到一定影响。

除了这份手册,战前日本国内对于清朝水师的强大,也基本保持着清醒的认识,如1882年《自由新闻》评论道:

清国为抗衡日本俄国而扩充海军,其舰队规模已经超过日本一倍以上。

《东京日日新闻》则撰文认为,北洋水师实力亚洲第一。但该文也为本国海军鼓舞了士气,写道:

若论将士之勇猛,操作之熟练,我国海军无疑处于优势地位。

总体来说,战前的日本对头号劲敌北洋水师进行了事无巨细的全方位了解,其内容的详实,评价的客观体现了日本情报部门的专业素养。

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实力对比(19世纪日本对北洋水师评估报告)(3)

前车之鉴

对于日本情报评估的专业性,应该汗颜的又岂止美国炮制的“2020中国军力报告”,清政府对于日本的军事准备,采取了一种完全听之任之的态度,仿佛有了一支北洋舰队便可高枕无忧。

且不说清政府对日本军事方面的情报基本为零,即便在1891年,北洋水师访问日本时,观察了日本海军的实力,并向清廷做了详细汇报,并且指出:

日本海军此时尚与自己旗鼓相当,然而我方经费断绝、停止扩充,日方则紧锣密鼓加速军备扩充,如此下去则不出数年两国实力必然发生根本性逆转,忧心忡忡的请求加大经费投入扩充海军。《水交社记事》

但这份报告一入宫门便被束之高阁。与日本军舰长人手一份《清国海军实况一斑》相比,清政府怎不汗颜。

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才临阵抱佛脚般的指示驻日使馆收集日方军事情报。但敌国即已有备,使馆又缺乏情报专业人才,最终只得汇总了一些过时信息敷衍了事。

早在两千多年前,军事家孙武便告诫世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相比于拼命搜集北洋水师情报的日本,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清国其实早就败了,徒留以孤军敌一国的北洋传说为后人凭吊。

北洋水师和联合舰队实力对比(19世纪日本对北洋水师评估报告)(4)

慷慨悲歌

宝祚延庥万国欢,景星拱极五云端。

海波澄碧春辉丽,旌节花间集凤鸾。

这是一首北洋舰队的军歌,随着舰队的全军覆没,这支歌也几近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2012年,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先生在英国档案馆查阅资料时,意外的发现了这首歌词。后经音乐家雪野谱曲,使得此歌重获新生。

遥想当年,残阳如血,狼烟腾空。残破的旌旗下,万千将士高唱这首战歌,驾驶即将沉没的战舰撞向敌船的场景……绝望的战斗,更加映衬着不屈的豪迈。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