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近芳对梅派的贡献(梅派传人杜近芳)

杜近芳对梅派的贡献(梅派传人杜近芳)(1)

杜近芳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有的人的一生不过是平平淡淡地度过;有的人却过得非常戏剧化,就好像曾经看过的"话本子",成为了现实,。而纵观那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年代,似乎大多数可以被称之为"京剧名家"的人,他们的故事,都充满了离奇色彩。

像是感情的离奇,如梅兰芳与孟小冬,还有身世的离奇,如杜近芳等等;这几位都可以说是京剧的代表,尤其是梅兰芳这位"梅派大师",哪怕不看京剧的人,也知晓他的名讳。

他和孟小冬的一段情缘,更是让人惋惜。至于杜近芳,她的身世更是让很多人好奇,甚至有传言说,她是梅、孟二人的女儿,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梅兰芳:安能辨我是雄雌?

要想知道杜近芳究竟是不是梅兰芳和孟小冬之女,首先要先了解一下梅兰芳和孟小冬,他们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当初人人看好,祝福的一对,为什么会变成悲剧收尾?究竟是两人的原因,还是外界因素?事实上,应该是二者皆有。

杜近芳对梅派的贡献(梅派传人杜近芳)(2)

梅兰芳

两人中最先出道并且火起来的,自然是有着"戏曲一代宗师"之称的梅兰芳。他本名梅澜,或者梅鹤鸣,"兰芳"是他的艺名,只不过日后"梅兰芳"这个名字火遍了海内外,所以喊他本名的人也就少之又少了。

1894年,梅兰芳出生在北京的梨园世家中,他的父母皆是戏班出身。自他一出生起,听到的便是悠扬的胡琴,或者是极具节奏的鼓点;看到的是父母以及其他人,穿上华丽的戏服,在他面前辗转身姿,"唱念做打"。

小孩子总是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看见新奇的事情也总想跟着模仿。于是,刚刚学会走路的梅兰芳,就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母亲的身后,模仿她唱戏时的姿态。还别说,那架势摆得还挺像模像样的,而他的父母见他对"戏剧"颇感兴趣,便开始教他基本功。

杜近芳对梅派的贡献(梅派传人杜近芳)(3)

梅兰芳

梅兰芳也不怕吃苦,且从小就展现出了自己的韧性,父亲让他扎多长时间的马步,他就扎多长时间;让他摆一个动作,坚持多久就是多久,从来不"讨价还价"。哪怕等9岁的时候,拜了吴菱仙为师学习青衣,他也依旧坚持练习基本功。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基本功扎实的梅兰芳,进步神速,短短两年的时间就学会了三十多出戏。之后,他还请教了秦稚芬和胡二庚学习花旦,并在1904年,首次在北京的"广和楼"登台,饰演了"织女"一角,引起了不错的反响,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他走上了"男扮女装"的戏路。

在这三年间,梅兰芳跟随着戏班演了不少戏,得到了喜连成班主叶春善的欣赏,并收他为徒。有了叶春善的精心指导,梅兰芳在戏剧方面的造诣又深了几许,开始在戏坛上崭露头角。1913年,他第一次到了上海演出,也是他第一次唱大轴戏。

杜近芳对梅派的贡献(梅派传人杜近芳)(4)

梅兰芳

上海的戏剧文化和北京还是有着些许区别,梅兰芳"取其精华"回到北京后,自创并演出了新戏《孽海波澜》,并开始研究新的唱腔,更是又拜了几位名师学习昆曲。此时的梅兰芳已经有了今后"戏曲一代宗师"的影子,自那以后他在戏坛上大放光彩。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风格只应天上有,歌声岂合世间闻。"说的便是在戏台上的梅兰芳,上了妆的他少了几分英俊,多了几分妖艳,一瞥一笑间足以让花间失色,而他那绝美的唱腔和婀娜的身姿,更是令他"雌雄莫辨"。他在1927年被评为了"四大名旦"之首,并迎娶了当时同样风头正盛的孟小冬。

同样"雄雌莫辩"的二人喜结良缘,却悲剧收场

孟小冬同样出生在一个梨园世家,她的祖父是徽班的孟七,擅长武生一角,她的父亲,叔伯全是京剧演员。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孟小冬也选择了这条路,她从九岁开始,就在姑父门下学习唱"老生",十二岁,站上无锡的戏台;十四岁,就能和张少泉、姚玉兰在上海同台。

杜近芳对梅派的贡献(梅派传人杜近芳)(5)

孟小冬

哪怕和当时颇有名气的几位名角同台飙戏,年纪轻轻的孟小冬的气势竟然丝毫不弱于对方,引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而且她的男装扮相,俊美儒雅,令人眼前一亮,她的声音洪亮,不似女子般娇柔,落落大方,一时间竟红极一时

孟小冬要的当然不只是"昙花一现",她想要做戏坛中长久不衰的"星火"。于是她为了得到更广阔的天地,1925年,毅然离开了上海,一路北上,一边继续学习,一边寻找更大的机遇。她先后向陈秀华、孙佐臣、苏少卿等人学习"谭派"艺术——最早创立的京剧流派。

不过这一路走来,孟小冬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她认为比起"谭派"来说,还是细腻深刻的"余派"更适合自己。于是,她在1938年正式拜了余叔岩为师,成为了他唯一一位关门女弟子。当时余叔岩已经年过半百,退居幕后多年,但他对孟小冬十分赞赏,便倾囊相授。

杜近芳对梅派的贡献(梅派传人杜近芳)(6)

孟小冬

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相识,是因戏结缘。当时的孟小冬已经可以和京剧老生们同台对戏,名动全国,被尊称为"冬皇"。而此时的梅兰芳也是当红的旦角,有着"伶王"之称,两人一人"女扮男装",一人"男扮女装",自然少不了合作。

两人一同出演了《四郎探母》、《游龙戏凤》等舞台,男女角色对调,演起来却也是精彩绝伦,颇具浪漫。这在外人看来无疑是佳偶天成,于是,梅兰芳和孟小冬在别人的撮合下走到了一起,并结为伴侣,成为当时戏坛中的一段佳话。

然而好景不长,这期间发生的两件事成为了孟小冬和梅兰芳感情破裂的导火索。一件是在梅兰芳大伯母去世的时候,孟小冬推掉了所有的事情,赶去奔丧,却被另一位定为"兼祧"的梅夫人——可与孟小冬平起平坐,拒之门外,而梅兰芳对此却置之不理。

杜近芳对梅派的贡献(梅派传人杜近芳)(7)

孟小冬

还有一件事,则是因孟小冬的"私生饭"而起,当时孟小冬名动全国,拥有不少戏迷,其中有一位名叫王惟琛的粉丝,更是痴迷她到了疯狂的地步。在得知梅兰芳和孟小冬在一起之后,王惟琛被嫉妒蒙蔽了双眼,他持枪来到了梅兰芳的家门口,威胁对方和孟小冬分手。

梅兰芳丝毫不为所动,直接让人联系了警队。王惟琛在慌乱中不慎走火,梅兰芳毫发无损,前来探望孟小冬和梅兰芳的张汉举,却不幸中枪身陨。虽然王惟琛被警队处决,但是悲剧已经发生,一时间关于孟小冬几人的谣言四起。

本就对孟小冬虎视眈眈的一些记者,更是对她恶意抹黑,说是因为孟小冬水性杨花,才酿成这一场悲剧;说孟小冬祸国殃民,还会有男子因为她横死街头等等,各种污秽言语向她和梅兰芳铺面而来,本就有了因为之前的事情有了嫌隙的两人,最终只能分开。

杜近芳对梅派的贡献(梅派传人杜近芳)(8)

杜近芳

杜近芳,有着近似梅兰芳的一张脸

这件事过了很久,才逐渐被人们忘记。然而杜近芳的出现却让人再次不得不想起梅兰芳和孟小冬两人的感情风波,甚至传出了两人在离婚前,孟小冬就已经怀孕,而杜近芳就是两人的女儿。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呢?

是因为杜近芳有着一张近似梅兰芳的脸,尤其是上了妆后的眉眼部分,几乎一模一样。就连在1949年,杜近芳去梅兰芳的家中做客,拿着自己扮了相的照片让梅兰芳看,却被他误认为是自己,还唤来了妻子询问这是他什么时候拍的照片。

当梅兰芳和他妻子知道照片中的人其实杜近芳后,梅兰芳更是直呼"这是小梅兰芳啊!"可见两人确实是十分相似。再加上杜近芳的身世非常离奇,有传言说她原先是山东三合县人,家境贫寒,姐妹众多。她的生母迫于生计,把她卖给了"杜"姓的京剧艺人,做"养女"。

杜近芳对梅派的贡献(梅派传人杜近芳)(9)

杜近芳

杜近芳就跟着这位杜先生学戏,就连名字也是杜先生起的。过了几年后杜先生去世,陈喜光见她孤苦无依,便好心收养了她,陈老一家待她很好。但还有一种说法在当时传得沸沸扬扬,因为杜近芳恰巧生于1932年——孟小冬发表离婚声明的前一年。

所以就有人认为杜近芳其实是被孟小冬,送养到陈光喜的家中,原名其实叫做陈玉华,后来陈家逐渐式微,就被杜先生收养了,还说杜先生还特地去了一趟上海,拜访梅兰芳,并且受到他的指示,把"陈玉华"改为了"杜近芳"。

然而杜近芳的身世就究竟是怎样的,已经随着几位"当事人"的逝去,再也无法考证了。不过只是因为过于相似的样貌,和一些不能被证实的传言,就断言杜近芳是梅兰芳和孟小冬的女儿,其实是过于牵强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