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骂观众(炮轰观众垃圾)

作为导演,与其老盯着消费对象,痛斥观众“垃圾”,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的电影上,多拍些经典电影,顺便为中国电影业培养一些有欣赏水平的观众。

全文1357字,阅读约需2分钟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冯小刚站在拳击台上,对着想象中的敌人——“垃圾观众”,又挥出了一记重拳。6月18日,冯小刚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表示:“是不是有很多垃圾观众,才形成了那么多垃圾电影?”“你如果不去捧这场,它就没有生存空间”。

冯导大概不明白,为什么抨击“垃圾观众”会招来一片骂声。

近几年,国产电影面临着尴尬局面,一方面借着“国产电影保护月”,票房节节攀升;另一方面,大部分国产电影恶评如潮,整体质量上没有达到本质性的飞跃。按照很多人的观点,比起谢晋导演那个时代,叙事、节奏、结构等各方面整体性水平还下降了。

特别是“小鲜肉”们靠着刷脸刷票房,演技、剧情统统不在线,票房却动辄上亿。各界都在批评这些现象,那为什么冯导出来喊声“垃圾”,这么多人都要反驳回去呢?

冯导可能没有学过市场营销学,不知道有样东西叫做“市场细分”。在烂片获得好票房的同时,稍有用心的电影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比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尽管存在着节奏失调、个别情节转换突兀等问题,观众却被寻找自我、自我成长的主题深深打动。影片获得了业内好评,又狂扫9.56亿票房,这说明懂得欣赏电影的观众群体是存在的。

“小鲜肉”电影针对偶像迷妹市场,有内容有分量的电影可以面对另一层不同需求的观众。这并不矛盾。

所以,烂片当道只能证明存在低级市场——这个低级市场在欧美照样存在,他们也生产一些青春片、小鸡电影中的烂片,不能证明整个市场都是低端的。

导演骂观众(炮轰观众垃圾)(1)

▲微博博主向小田在微博上发起了一个“冯小刚:垃圾观众是垃圾电影多的原因,你认为呢?”的投票活动

冯导拍片,完全可以针对这个懂得欣赏电影的细分市场。

再回到冯导的“垃圾说”。影片和观众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单方面教训观众:不看烂片,烂片就没有市场了。那么,观众也可以倒过来教训电影界的人士:你们多拍好片,我们就不用看烂片了。

在烂片当道或者只有烂片的情况下,观众上哪儿去选择好片观看?那些获得数亿、上十亿票房的国产烂片,烂片和低端观众之间的关系,就像鸡生蛋、蛋生鸡一样,到底谁在先、谁在后不论,总之现在彼此相连,互相“恶化”。

电影和观众是互相培养的,拿冯导自己的票房来说,好片子不愁没人欣赏。

类似于垃圾观众的说法,批评界有过,但是冯小刚以导演的身份来说,而且是再三地说,效果却完全不同。批评界是第三方,以客观的立场讨论一种现象,这无可厚非;冯小刚是业内人士,对消费对象大加鞑伐,就属于对外归因了。

这好比电子产品厂商,大骂客户专买劣质手机一样。这种情况我们难道不是应该向内归因,先检讨自身产品和市场生态吗?

外部世界较难控制,通过攻击更难达到改变消费方向的目的。

作为导演,与其老盯着消费对象,痛斥观众“垃圾”,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自己的电影上,多拍些经典电影,顺便为中国电影业培养一些有欣赏水平的观众。

文/翠红 编辑 与归 实习生 魏显勇 王琳 校对 郭利琴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