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骨小面相(头骨形状可识人心)

引言

颅相学被称之为

“唯一真正的关于心灵的科学”

在19世纪初,颅相学便拥有了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庞大忠实粉丝。用今天的话说,颅相学是一个典型的现象级IP话题。

当时“前沿”的研究理论,对个人性格和命运的分析结果,成为当时社会一些单位用人的前提条件,如同我们今天上岗都必须经过体检一样合情合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若干年后的今天,这种学说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伪科学理论。但其核心理念却“死而不僵”,换个形式在“后浪”脑科学中“轮回转世”。


1

颅相学的退潮与消亡

颅相学的市场化达到顶峰的时候,声誉开始急剧下降。其脑功能定位的观点受到了新的研究成果的挑战。

一位名叫皮艾里·弗洛伦斯的科学家,发现脑的形状其实与颅骨的形状并不匹配,而且,脑就像果冻一样,它根本不会将颅骨撑开或导致颅骨的塌陷。

头骨小面相(头骨形状可识人心)(1)

▲欧洲人头颅解剖漫画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位大家都熟悉的生理学家马戎第(Francois Magendie,首次发现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的区别)曾是颅相学的拥趸者,他收藏了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的头骨,并邀请施普茨海姆前来鉴定。

但他故意使了一个绊子,从医院要来了一个低能儿的头骨给施普茨海姆看,结果后者对那低能儿头骨大赞特赞,气得马戎第直接送客。

头骨小面相(头骨形状可识人心)(2)

▲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普拉斯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还有一个来自颅相学内部的危机。

高尔去世后,他的头骨自然没能逃离成为实验品的厄运。

但富有戏剧性的是,高尔的头盖骨特别厚,大脑重量远低于常人(只有1198克,常人为1400克),按高尔的颅相学理论,这样的颅骨应该是创造不出颅相学的。

1808年,法国专门指派一个委员会,由解剖学与古生物学的创始人、著名的灾变说的提出者居维叶(Georages Cuvier)任主席得出结果

直接认定颅相学为非科学,尽管委员会认为它确实使用了看起来科学的方法(如下图的精准测量)。

头骨小面相(头骨形状可识人心)(3)

▲ 用于测量颅骨的外部尺寸进行比较研究的颅骨测量器


2

颅相学消亡的原因是什么

学术界对市场化的江湖气不太兼容,因此学术界的出击的确是颅相学消亡的重要原因。

但在文登看来,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毕竟任何时代都不缺喜欢交智商税的人,君不见,算命、星座、神棍即使到了今天仍然还在小范围流行吗?这些都有不少证据说它们是伪科学啊!

到底是什么因素使颅相学像炼金术一样好象彻底消亡了?这可能还有两个原因。

(1)

一个原因是它被更具迷惑性的心理测量给取代了。1905年,世界上有了第一个智力量表,之后人格量表等相继出现,几乎没有什么心理特质是不能用心理量表测量的了。颅相学所使用的工具(参见下图),这些“后浪”们都拥有,而且比它更高级、更优越。

(2)

另一个重要原因,也许是更为根本的原因,那就是颅相学暗渡陈仓,“借尸还魂”,改头换面在当代的脑科学中悄悄存活下来。

头骨小面相(头骨形状可识人心)(4)

▲颅相学所使用的一些工具 (图片来自网络)


3

后浪脑科学

大数据时代的“新科学”

站在今天的高度来重新审视颅相学,它在认识心理的准确性方面,的确不比手相学、面相学等高明多少。

但它的确预示着一种新的思潮:心理是大脑的机能,不同的心理机能定位于不同的脑区。

之后,斯佩里的裂脑研究及脑机能定位研究发现,大脑的两半球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大脑不同的区域掌管着语言、艺术、注意力、控制力等心理机能。

而今天的心理学家,使用ERP、fMRI等脑电设备能够透过头颅,精准地研究大脑区域与具体心理机能的关系。

头骨小面相(头骨形状可识人心)(5)

▲ERP与fMRI脑电研究设备 (图片来自网络)

这在某种程度上讲,今天的认知神经科学,是与颅相学一脉相承的“新颅相学”。脑科学看起来不过是颅相学的“后浪”而已。


4

脑科学是新瓶装旧酒的新颅相学

脑科学的理论预设是大脑的特定部位与特定的心理机能一一对应。

请大家再看看本系列第一篇有关看颅相学的定义(算了,不劳动大家找了:颅相学是“认为人类的头骨形状预示人的心理特质甚至性格命运的一种心理学说”),脑科学难道不是颅相学的“翻版”吗?

只不过当时的颅相学只能摸到头骨的形状,而现在的脑科学受益于邻近学科的技术发展,已经能够精准地“摸到”大脑里面的脑区活动而已。

头骨小面相(头骨形状可识人心)(6)

▲当今大脑的脑区定位与颅相学的头骨定位如出一辙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编跟大家开个玩笑。

请大家想像一个百年后的心理学史课堂,老师在显示屏上将当今的脑科学与颅相学放在一起,铿锵有力地告诉未来的后浪们:

与颅相学一样,作为伪科学的脑科学通过机能定位从反面推进了心理学的发展!


5

小 结

颅相学将头骨形状与心理机能一一对应起来,明显是伪科学。但它在当时的年代却是朝气蓬勃,很多伟人都站在颅相学这边,批判腐朽的宗教与唯心主义观点。

“ 它强调了心理是脑的机能,强调心理机能的脑区定位,这一思想与当代的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如出一辙。事实上,很多脑科学的著作都将颅相学视为其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是的,颅相学的确是伪科学!但是,没有人会笑话自己小时候不会说话、不能走路,也没有人会笑话亚里士多德不清楚轻的物体与重的物体会以同样的速度落地。

也许,伪科学正是科学前进的一个驿站,而当前的科学终将成为未来的伪科学。只有这样的前浪后浪,前仆后继,生生不息,人类对自己的认识才会不断前进……

头骨小面相(头骨形状可识人心)(7)

▲爱因斯坦 (图片来自网络)

从下一个系列起,我们将从爱因斯坦的大脑开始,跟大家开启一段新的旅程,共同来探讨脑科学的发展及其对人类认识自己所带来的崭新光明。

如您对颅相学有任何问题和困惑,敬请下方留言。精彩即将继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