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仙踪儿童版阅读:亲子阅读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儿童版阅读:亲子阅读绿野仙踪(1)

文|粒粒

图书馆借阅《 绿野仙踪》 时女儿说读过了,我问她是否还记得这个故事,她说:“ 当然了, 这个故事很有名,大家都知道。”

我想了想,有名归有名,我却很模糊, 书也没读过。于是说:“ 好的故事都值得读两遍三遍, 再读一次不是坏事。”

回到家里, 我先“ 大快朵颐”, 坐在阳台上一气呵成,读了一遍,主要是构思巧妙,总是抓着自己的思绪往下走,这就是作者的伟大之处。

女儿又读了一遍,然后叽叽喳喳给我复述情节,细节处连对话都要想努力回忆出来。 我说:“ 不用说得这么细,所谓复述概述,主要得把主要路线整理出来,如果给别人讲故事的话,就需要细节了。”

她听了我的话,就开始努力概述。我想这样的锻炼也不错,就耐心地听她讲,后面果然要精炼许多。

说完后,我感慨:“ 作者的构思真是巧妙啊。”

女儿说:“ 可能他上网找了许多点子。”

我哈哈大笑:“ 这是一百多年前出版的故事,那时连电脑都没有。” 女儿也笑了,说她不知道,这就是书读得不够多,不够广。

我问她:“ 稻草人真的没脑子吗?”

她说:“ 他好像有主意, 铁皮人也很好心, 狮子也很勇敢呢。”

一个人要有智慧,善心和勇气,而这个过程是没有终点的,人需要一直学习,持续进步。 孩子如此,大人亦如此。

对此,我再三强调,又有唠叨之嫌,女儿倒是没有嫌烦,点头表示听到了。

我让她朗读Oz对稻草人讲得那段话,’Experience is the only thing that brings knowledge, and the longer you are on earth the more experience you are sure to get.’ 问她是否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她说知道。

知识来自经验, 此话即真理。

我最后问她:“ Dorothy 最后还是选择回家,为什么?”

女儿说:“ 因为,那是她的家啊!” 看来,我这是明知故问, 家, 就是孩子心中向往,无论外面的风景多么美好,孩子玩累了,仍旧渴望回到自己温暖的家。

后记

不知是得益于这种阅读交流,还是因为年龄渐长,或许两者兼而有之,女儿的性格更加开朗,也更加自信,更加明理。这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时候我忍不住提高了嗓门,倒是她比我更平静,并且,过后她都会跟我解释,说明当时她的动机和心理活动。这样一来,我们之间的沟通成熟理智了许多,也更加亲密无间。

当然,阅读沟通中也有许多让我忍俊不禁的时候,比如她说作者上网查点子,而那是百年以前出版的故事;再比如她说要游泳到大海底下寻找宝藏以及冒称海盗,她似乎对大海和别人都有点“藐视”。 这当然不是骄傲,而是童稚。

偶尔,她也有些点子,比如读完《谁是比尔·盖茨》那本书,我按照惯例给她拍照,当时电脑在旁边,她马上搜出盖茨的一张照片做背景。

当然,她知识缺乏,年龄受限,她和我都需要更多的阅读,也需要在生活的体验中不断获得知识,要耐住性子,脚踏实地,认真阅读,热情生活。

(原创文章,首发自粒粒西游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