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给战士的赞歌(唱给英雄的赞歌)

薛青峰谨以此文献给舍己救人的李学涛烈士,并向英雄学习,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唱给战士的赞歌?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唱给战士的赞歌(唱给英雄的赞歌)

唱给战士的赞歌

薛青峰

谨以此文献给舍己救人的李学涛烈士,并向英雄学习

报告背景

2016年岁末,缅怀李学涛烈士暨宁夏理工学院李学涛道德模范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李学涛的家乡甘肃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举行。甘州区委副书记秦伟及宁夏理工学院副校长关清凡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龙渠乡党委书记管铁作同志介绍了李学涛烈士的生平事迹,甘州区民政局局长杨学功同志宣读了中共甘州区委《关于认定李学涛同志为烈士的决定》,甘州区委副书记秦伟同志为李学涛烈士家属颁发抚恤金,宁夏理工学院高职学院党总支书记孙娜同志宣读了宁夏理工学院《关于建立李学涛道德模范教育基地的决定》。

李学涛烈士出生在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木笼坝村,是宁夏理工学院2013级应用化工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2015年8月20日16时许,李学涛在张掖滨河新区九孔桥处,发现一名12岁男孩落水后,毫不犹豫纵身跳入深潭,英勇施救,献出年仅20岁的生命。李学涛用生命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民族奋不顾身临危不惧的精神,弘扬了助人为乐的社会正能量,他舍己救人的大爱精神永彪史册。

甘州区委副书记秦伟在讲话中评价了李学涛烈士的崇高精神,他说,李学涛烈士是父母的好儿子,是宁夏理工学院培养的好学生,不愧为龙渠人民的还儿子。龙渠乡是红西路军革命先烈战斗过的地方,李学涛烈士的壮举是积善成德、明德惟馨的家风浸染的结果,是红西路军气壮山河的革命精神的传承延续。宁夏理工学院李学涛道德模范教育基地在龙渠乡揭牌,为我们与宁夏理工学院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校地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宁夏理工学院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搭建了平台,在此,我们对宁夏理工学院对李学涛烈士遗属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宁夏理工学院副校长关清凡出席揭牌在讲话中强调,感动张掖,感动宁理,李学涛同学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们在李学涛同学的家乡建立道德模范教育基地不仅仅是为了树典型,更重要的是呼吁社会和广大师生,对照典型,激浊扬清,修正言行,追求崇高,弘扬中华民族舍己救人的传统美德。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我校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青年一代从理想信念上、思想道德上、行为方式上辨清是非、经得起检验,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李学涛是张掖的光荣,也是宁夏理工学院的光荣,更是时代的光荣,李学涛同学为当代大学生树立了楷模。今后,我们要以李学涛道德模范教育基地的建立为契机,搭建学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平台,发挥各自的优势,全面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创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开学了,李学涛同学“晚来“了一周

2015年8月23日,是宁夏理工学院学生报到的日子,可是辅导员和同学们没有等来李学涛矫健的身影。

李学涛同学是农家子弟。他的家位于祁连山脚下的一个村庄,家境并不富裕。他懂事孝顺,这个暑假在忙碌中度过,也收获了喜悦。他在一家制种公司做临时工,当技术员催促农民及时抽取制种玉米天花。在外打工筹集学费,为父母分忧,一直是李学涛假期的选择。这个暑假干了二十多天,领了2800元钱,他交给父亲2000元,自己只留了800元准备买返校的车票及开学用的费用。

同学亲切地称李学涛为“暖男”。

“暖男”同学终于来了,他“晚到”了一周。

一个假期的打工生活,他的皮肤更加黝黑了,笑容依然灿烂,他站在同学们面前微笑,像阳光一样照亮了大家的心田,而他的微笑定格在2015年8月20日16时许这一天,定格在这泓湖水的涟漪中。现在,大家知道了,亲如手足的“暖男”同学的生命已经与十二岁的五年级小学生陈加伟的生命融为一体。面对“暖男”的笑容,同学们能感受到那颗逝者灵魂居住的地方发出慰人心灵的光芒,甘肃张掖滨河新区这泓湖水,日日夜夜荡漾在人们的心中……

同学们看到,这泓湖水里映现出一个壮丽的“事件”——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英雄从张掖甘州这块撒满革命先烈献血的红色热土上,走进宁夏理工学院,走进人们的视野,他是一个当代大学生。社会呼唤英雄,在危急的时刻,英雄挺身而出。生命只有一次,而英雄的生命得到永生,英雄的价值取向就是在最危险的时刻,毫不犹豫地选择纵身一跃。在神州大地上,战争年代的王二小、刘胡兰,和平年代的张掖英雄代龙、湖北长江大学舍己救人英雄群体,千千万万的英雄走进人们的生活,现在,李学涛同学也站在了英雄的行列里……

同学们看到,这泓湖水中映现出的英雄壮举自然熨帖,与英雄平时的心志和谐统一。二十岁的李学涛同学生前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做过的点点滴滴、细小精微的好事在大家眼前历历在目。

大家知道,李学涛不善言辞,他善良,会体贴人,这是一个男人最优秀的品质。一个同学回忆说:“每次节假日前后,他都会给同学打电话,询问大家是否安全到家或者返校;在同学的生日party上,他接下了所有的服务工作---接待朋友、端茶送水、楼上楼下,跑来跑去,不嫌辛苦,乐在其中;他做事细心周全,在寒冷的冬季,同学们外出,总能听到平时少言寡语的李学涛先安排同学们一个个坐出租车安全地回到学校,他才最后一个回来,路上还不放心地打电话给每个同学,直到大家都安全到达宿舍。”

同学们赞扬说,李学涛的问候就像温暖的春风。他慷慨、大方,只要同学有需要,就会把自己的东西给同学,从不计较得失。

同学们常常会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时,大家看到,这泓湖水中映现出的英雄品质是家庭教育、学校育人环境的结果。

李学涛的父母从小就教育儿子待人要忠厚正直,做事要勤奋,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农民朴实、善良的品质像种子一样泼洒在儿子的心田里。李学涛牺牲后,他的母亲含泪告诉老师们:“儿子小时候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我们还担心他在外面受委屈。现在,他长大了也知道体贴照顾人了,家里的活忙,他就帮我们干,干啥也都是任劳任怨的。”李学涛的父亲李建强忍着悲痛说:“李学涛为人忠厚老实,打小学习成绩虽然不是拔尖,但从不让家里人操心。儿子出了事,对我们家庭是最大的损失,但对社会,对我们这个地方,他的行为却能影响一部分人,我感到骄傲!”

李学涛中学时代的班主任老师说:“尽管李学涛学习不算拔尖,但品行端正深受师生喜爱。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他是第一个捐款的学生,其实李学涛家境并不好。”

老师哽咽地说:“依据李学涛平常的表现,他这次舍己救人,我一点也不奇怪。”

李学涛的大学辅导员说:“我们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以贯之的,学校特别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每学期都会举办几次这方面的主题班会、辩论会,聘请社会上的道德模范人物来做报告,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教育。培养品学兼优、道德品质高尚、思想健康的大学生始终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李学涛在德育方面表现很突出,他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在‘宁理杯’篮球比赛中,他每天早晨五点钟就起床去操场练球。他说:‘即使我们拿不到奖,也要竭尽全力为高职部挣得荣誉’,他的话我记得很清楚。

同学们说,2014年,李学涛获得首届“阳光体育”校园吉尼斯篮球争霸赛的三分大赛冠军”

哦,李学涛同学报到来了,他“晚到”了一周。同宿舍的同学帮助他整理行李,在他的书桌上翻开一本日记,日记的扉页上写着:

“不必回顾,不必挽留,大步流星向前走;

去扬帆,去出海,去开拓自己的天空,

大地在你脚下,壮志在你心中,

一切困难都会向你低头。”

这是李学涛同学生前最喜欢的座右铭,他把这句话抄写在日记本上作为勉励。

李学涛的同学回忆说:“他虽然成绩不是很优秀,却学习也一丝不苟。他认真地听每一节课,耐心地和同学们探讨每一道难题。晚上会劝导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同学去按时上晚自习。”

这一周,老师和同学以各种方式纪念李学涛,学校掀起了向李学涛学习的热潮,学习他乐于助人、舍己救人的精神,传承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美德。李学涛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眼里的好同砚,学弟学妹眼里的好学长,时代的好青年。

李学涛纵身一跃的英勇身影

8月21日下午6点,宁夏理工学院副校长姚远带领慰问小组一行七人连夜出发,前往李学涛家里。22日上午9点左右到达,姚副校长代表学校向李学涛父母表示诚挚地慰问,对遇难学生表示深切哀悼。上午11点半左右,学校领导和老师在李学涛中学同学的带领下,来到李学涛勇救落水男孩的九孔桥下缅怀李学涛同学的壮举。根据现场实地查看、李学涛中学同学的回顾描述和被救少年的回忆,老师们得知,自己的学生李学涛跳入湖中后的一系列举动,实际上是在把“生的希望”送给了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九孔桥下的流水称为黑河。九孔桥是当地居民休闲的美丽去处,颇具江南水乡的意境,小桥流水、波光粼粼,岸边绿树环绕、鲜花锦簇,而此时,老师们却听到了黑河呜咽……

2015年8月20日上午,眼看暑假即将结束就要返校了。李学涛想到这个暑假在外打工,还没有去看望远嫁他乡的姐姐。便从打工之地顺道去姐姐家里看了看。在姐姐家里吃过午饭后,告别姐姐、姐夫前往张掖市火车站购买返校火车票。他手里捏着火车票,异常兴奋。返校后就进入大三学习了,这学期可是关键的一年呀,他给同学打电话这样说。

家乡这几年变化很快。整个暑假在打工,在返校的空隙,他想看看家乡的新面貌。他打电话约中学同学申蓉蓉下午一起去张掖市新区游玩。申蓉蓉来准时赴约,两人在张掖市滨河河岸边散步。下午三点半,他们漫步在九孔桥上,在桥上眺望,河水平静,悠悠流动,也将同窗好友的思绪带向远方……

看到九孔桥岸边有几个十来岁的小孩子正在桥下湖边钓鱼,李学涛对同学说,这几个小孩子在那里钓鱼多危险。他的话音刚落,就听见桥下传来呼救声,李学涛与同学忙往桥下跑,发现一名少年正在水中拼命挣扎,李学涛边跑边说:“哎呀,我也不会游泳啊。”情况紧急,李学涛来不及考虑,迅速脱下外衣,奋不顾身地纵身跳入水中……

“你别怕,我把你往边上推。”李学涛大声对落水男孩喊道,一边努力挣扎着将落水男孩推往岸边,而他自己却滑进了深水区。由于岸边坡体太滑,下午四点左右,不会游泳的李学涛最终没有爬上岸来。申蓉蓉急地在岸上大声呼救……

一位路过的老大爷在附近找到一个渔网,李学涛的身体才被拖上岸来,可是此时的他已经没有了呼吸,无情的湖水吞噬了他年轻的生命。落水的小男孩获救了,而李学涛却献出了年仅20岁的宝贵生命。返校前夜,李学涛的浪漫情怀变为了两声高声的呼喊和奋力的跳跃,变为了永远的记忆。

申蓉蓉说,那一刻,她感到整个天空都在回响着李学涛的那两句话

——“哎呀,我也不会游泳啊。”

——“你别怕,我把你往边上推。”

事件发生后,李学涛的家人、亲戚朋友及家庭所在村群众50多人聚集到事发现场,大家情绪激动,想不到这突发事件夺取了一个年轻的宝贵生命。甘州区龙渠乡党委、政府获悉后,高度重视,主要领导立即赶赴现场,了解事发经过,并做好李学涛家属的情绪稳控和善后工作。

阅尽人间春色,落在纸页上的生命表情,有许多富有哲思的文字,但都不如李学涛在危急关头的纵身一跃给人心灵的震撼。一瞬间,李学涛跃进了人们的手机中,李学涛英俊的面庞跃进人们的眼帘,李学涛父母失去爱子的悲痛催发人们的情感……

我们已经知道,李学涛是不能为而为之,一个二十岁的生命与十二岁的生命不能对等。被救孩子的母亲说:“如果不是李学涛,我的孩子就没命了,而我现在的情况,我也做不出什么表示,如果能一命换一命,我也愿意用我的命换。”

人们对此可能会议论纷纷,而李学涛的英雄壮举正是他平凡人生的真实写照,正是他平凡人生的品德积淀,这也给予人们许多深思。电视里多次播放过小孩被汽车碾压,路人无人过问,绕道而行的新闻。李学涛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当英雄,他短暂的生命给了人们永恒的思索。英雄壮举是与麻木冷漠的心态的激烈对撞,英雄壮举是对生命的高贵与庸常的回答。

媒体这样称赞李学涛:“他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最壮丽的弧线;他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永远的新闻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学涛舍己救人的话题终会被人淡忘,他的英雄壮举也会被后来的新闻所代替。如何让英雄的精神永存是我们要做的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

李学涛的父母均为当地勤劳淳朴的农民,儿子的突然牺牲,使这个家破碎了。他的父亲李建,现年48岁,母亲付海霞,现年47岁。李学涛有一个姐姐叫李文丽,现年27岁,2010年远嫁他乡。痛失爱子的悲伤在李学涛父母心中是无法挥去的。宁夏理工学院的领导想得更远。校长赵惠娥说:“李学涛是我校的学生,他用生命传递着青春的正能量,是宁夏理工学院的骄傲,值得全体师生永远学习。我们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社会各界都在宣传李学涛,我们学校要承担起李学涛父母今后的生活问题,就是弘扬了李学涛见义勇为的精神。”

我们从媒体上获悉,8月21日,救人英雄李学涛被列入张掖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候选人”;同时,甘州区龙渠乡政府已向张掖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政法委、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提交了申报李学涛“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材料,正在等待核实批准。

23日,共青团石嘴山市委授予李学涛“全市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给英雄父母及亲人精神上的鼓励和荣誉肯定是必要的。但按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联系来看,老百姓养儿防老,必然是将步入天命之年的李学涛父母面临的最大问题。宁夏理工学院的领导不仅仅从精神的高度,也从实际生活的深度出发思考着李学涛父母失去爱子的长久痛苦。所以,面向上级主管部门,也面向全社会做出庄严的承诺——

学校决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向英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采取实际行动,传承英雄见义勇为的大爱精神。号召全校师生既要向英雄的父母献出爱心,又要让英雄的父母一生都不觉得孤单,授予李学涛所在班级为“道德模范班级”称号。今后,这个荣誉称号在全校所有班级中进行轮换评选,每年选派学生代表定期前往李学涛同学家中,看望李学涛父母,送去慰问金,代李学涛同学尽孝,直至李学涛同学父母百年。

上善如水,大爱如山。贺兰山是一座英雄的山,祁连山是一座英雄的山,英雄永远站立在中国的大地。

这是张掖故事,是宁理人故事,是石嘴山故事,更是中国故事,是献给英雄最动听的赞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