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由来和发展史(大米的历史)

首先,明确我们每天吃的大米,它是从哪里诞生的?

大米的起源、传播方面有种种学说,但不像丝绸之路那样明确,还有很多没搞清楚的地方。一般认为,水稻的栽培是在六千年以前,由居住在印度和印中边境(阿萨姆地方)的民族开始的。当然,最初是收集食用水边生长的野生稻(水稻的祖先),进而掌握了关于野生稻的生长习性,将种子播种于田间、成熟后收获等技术。

大米由来和发展史(大米的历史)(1)

其后向东南亚、西亚、非洲扩展,五千年前就在中国的长江下游种植。大米当做日本人的日常食品约在二千年前(绳文时代末~弥生时代初)传入北九州,日本的大米源头在北九州。

再其后,水稻栽培逐渐向北部的近畿、东海、关东、东北地方发展。而北海道是进入明治时代(1868~)才种植的。本来在暖地培育的水稻要在寒地种植收获,凭过去的技术当然是很困难的。

很早以前并没有水田,而是利用低湿的沼泽地等采用简单的直播方式,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先在苗床育苗,隔一段时间再插秧,收获也仅用石器采摘穗部。

大米由来和发展史(大米的历史)(2)

随着经验的积累,人们懂得了从河川湖泊提水,区划田块,做成池埂,产生多收稻米的方法。为此完成这些工作得需要大量人力,这就自然形成散居的人们向水田附近集中,以集体的力量共同种植水稻,由此形成村落。看一看静冈的弥生时代的登吕遗址,就会明了当时种稻的情景。

接着从中国和朝鲜传来铁制农具,稻作也就有了很大进步。到了奈良时代,形成了像今天这样先做成苗床育苗,再插秧栽培的方法,成为现在稻作的基础。

大米由来和发展史(大米的历史)(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