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偈(敦煌写本坛经里的一首偈语)

当年考古工作者在敦煌莫高窟不仅发现了惊艳的壁画,同时还从里面发现了很多失传已久的经典古籍,其中就有写本《坛经》,这部著作一度失传了很久,而且里面记录了很多的经典诗作,其中就有四首惠能所写的偈语,而且每一首都充满了禅理,这样的作品也是极不少见,每一首都给人一种大彻大悟之感,所以读这样的作品,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读者来说,只要能够从中感悟一二,一定是会有收获。

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偈(敦煌写本坛经里的一首偈语)(1)

惠能禅师是唐代有名的诗僧,俗姓卢,唐代岭南新州人氏(也就是今天的广东新兴县),他是唐朝得道高僧,黄梅五祖的得意弟子,对于佛学极为有研究,而且在民间的名气也是很大。据说当年黄梅五祖为了选出一位得意意弟子来接替自己,于是命人写一首偈语,于是惠能禅师脱口而出,写下《菩提偈》,从而深得黄梅五祖的赏识,成功接替了他的位置。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偈(敦煌写本坛经里的一首偈语)(2)

这是其中的第一首,也就是第一偈语,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这首《菩提偈》也正是在敦煌莫高窟里所发现,出现在《坛经》里面,要不是记录了这首作品,很有可能就会失传,使得我们无法读到这么一首经典之作。通篇写得很有趣,同时也很细腻,诗人看似信手拈来,但是写得极为深刻,毕竟对于惠能禅师来说,他看透了一切,自然就能够创作出如此深刻的作品。

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偈(敦煌写本坛经里的一首偈语)(3)

高僧与常人的区别,那就是他们活得更加通透,也更加的深刻,无论是对于现实的感知,还是对于生命的体验,他们都比常人要更为有感触,在这首作品中,惠能其实是告诉了世人很多的大道理,同时也把心理的变化,还有对于生命的体验,全部融入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作品与众不同,每一句读来都让人拍案叫绝。

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偈(敦煌写本坛经里的一首偈语)(4)

如果我们从字面上来看的话,作品显得通俗易懂,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地方,其实我们还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作者是佛门中人,每天过着青灯古佛的日子,已经是超凡脱俗,为此在这开篇的两句中,他就写得很深刻,“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原本是没有树,眼前明亮的镜子也不是台。这两句看似什么也没有写,其实是讲述了一个道理,只要心静看到一切都是犹如幻影,无形无影,这也是诗人最高的境界。

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偈(敦煌写本坛经里的一首偈语)(5)

最后两句写得就更有趣,也更加的深刻,“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就没有一物,何处会有尘埃。这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空无,只要心如止水,不会有任何的祈求,不会有过多的欲望,自然就不会有任何的争斗,也就看不到这世上的尘埃,毕竟世间的一切都很明净,一切都是显得很通透,这两句与前面的两句,也是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让这首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可见诗人也进入了另一个层次。

玄奘大师西天取经偈(敦煌写本坛经里的一首偈语)(6)

每个人对于人生的看法,其实是不一样,惠能作为得道高僧,他在这首偈语里,所营造出来的意境,其实是一种空无,也就是没有的意思,正是由于他活得很通透,对于世间万物没有了更多的追求,已经是达到了另外的境界,自然而然对于人生的感知,对于现实的认知,要比常人更加深刻。在这首偈语中,他把人生所看到,还有自己所悟到的哲理,全部都写进了作品中,从而使得这首偈语处处充满了禅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