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调风月与西厢记)

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的《调风月》和王实甫的《西厢记》,都塑造出了鲜明动人的婢女形象。两部杂剧分别描写了不同的爱情故事,而作为底层小人物的婢女燕燕和红娘在剧情中分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们作为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个体,虽然遭遇着命运的不幸,却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是众多描写婢女的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代表。

本文将先简述两部杂剧的内容,再分别分析作品中燕燕与红娘这两个婢女形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调风月与西厢记)(1)

古代婢女生活图

一、杂剧内容简述

《调风月》讲述了婢女燕燕的爱情故事;《西厢记》则讲述了张生与莺莺经历磨难,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本段将参照这两部杂剧,分别对其内容进行简要概述。

1.《调风月》

《调风月》是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又名《诈妮子调风月》,同他的其他作品一样揭露着封建社会的黑暗面,为底层小人物发声。这部剧以洛阳一个贵族家中老夫人的婢女燕燕为主角,描述了她的热恋、她的不幸、她为摆脱悲惨命运所作的抗争。

婢女燕燕作为一个年轻女孩,羡慕着别人能够遇到好郎君,但是因为自己身份低微,在爱情婚姻上便不敢有太多奢求,于是始终是一个“冰清玉洁难亲近”的形象。但是她的爱情观,很快被来到家中的小千户打破。夫人安排燕燕服侍这位小千户,而燕燕的年轻娇艳自然吸引了他。再加上小千户身份高贵、相貌英俊,又“拗不过哥哥行在意殷勤”,言语间“栽排得淹润”,这些很快打动了燕燕。小千户的“自勘婚、自说亲”,以及她对小千户“忒达地,忒知根”的了解,燕燕便唱出了“许下我包髻、团衫、绣手巾。专等你世袭千户的小夫人”,他们从相互吸引到热烈相恋。

嫁给小千户做“小夫人”,是燕燕摆脱底层婢女命运的关键,她也在意着、爱着小千户。第二折开头写到燕燕没有去参加家中的郊外踏青,虽然喝了酒,还和女伴们在荡秋千玩,但是她还是急匆匆回到书院来看小千户。然而小千户却心不在焉,燕燕问她吃饭没,也不答应。于是燕燕就胡思乱想着,是他去郊外撞了邪祟,还是因看到自己衣衫不整、微微喘息而起疑心。

燕燕的痴心,却很快被打破。她在为小千户更衣时,一块女子手帕从衣服里掉落了。燕燕是那般伤心,“你养着别个的,看我如奴婢,燕燕那些儿亏负你?”她尽情得发泄着内心的痛苦,她对自己悔恨,对小千户带着的手帕怒吼,对小千户的百般起誓不予理睬。

然而第二天夫人却让燕燕去向小姐说亲,燕燕自然是百般不愿,但是却无法不遵从夫人的意愿,只能去了。在说亲的过程中,燕燕还在小姐面前说尽小千户的缺点,打算让亲事成不了,但是最终未能如愿。不过在结尾燕燕的心愿终于完成——燕燕在他们成亲之时诅咒着,在夫人面前说出她与小千户相恋的过程,最终被夫人许给小千户做二夫人。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调风月与西厢记)(2)

《调风月》【蜻蜓调】戴月琴饰演燕燕

2.《西厢记》

《西厢记》的作者是元代作家王实甫,又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全剧共五本二十折,较之于《调风月》篇幅更长。这部剧是“中国戏曲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爱情戏之一。”该剧描写了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相恋,他们遭到了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束缚,被多人阻挠,最终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唐代的书生张君瑞(张生)孤身一人上京赶考,路过河中府时要去拜访好友征西大元帅杜确,在店小二那里打听到普救寺是一个散心的好去处。于是就到了普救寺,恰好遇到了同崔老夫人护送相国馆柩的小姐崔莺莺,便瞬间被这位绝世佳人吸引住了。“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张生为了接近崔莺莺,便在普救寺住了下来。后来崔家在寺庙里为老相国做斋超度,他碰见了出门来的婢女红娘,便向其介绍自己。张生又在崔莺莺夜晚焚香祷告的时候,躲在墙角吟诗,而崔莺莺听到后也回应了一首,自此以后他们在交流中慢慢互生情愫了。

后来孙飞虎作乱围了普救寺,要将崔莺莺强掳为妻。此时崔母同意莺莺愿意以自己的婚姻为报答,请英雄救他们于水火。于是张生便自告奋勇说自己有退兵之策,写了求救信,让和尚带给了好友杜确,最终解救了他们。但是退兵之后,崔母却反悔,不将崔莺莺嫁给张生。这一决定使得张生得了相思病,崔莺莺也仍旧爱着张生。后来婢女红娘为他们互传情书,并帮助莺莺在张生的住处相会。这样的偷偷摸摸,终究被崔母发现了端倪,便拷打红娘询问情况,但是红娘坚定为他们说出公道,劝说崔母同意他们的婚事。

崔母后来勉强答应了,并让张生赶快进京赶考,取得功名后好娶崔莺莺。十里长亭送,两人依依不舍,张生后来也如愿中了状元。但是此时郑恒却从中阻挠,说张生入赘卫尚书家做了女婿,来欺骗崔莺莺,崔母便又一次不同意原定的婚姻。后来张生及时赶到,红娘向其说明了情况,张生便质问郑恒,郑恒不敢得罪状元张生,撞树而死。自此,崔莺莺与张生终于完成了婚约。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调风月与西厢记)(3)

十里长亭相送

二、杂剧内容中燕燕与红娘婢女形象的相同点

杂剧中燕燕与红娘都是封建社会中的婢女,她们经历着封建制度的黑暗面,这两个人物形象有着一定的相同性。本段将基于杂剧内容,从社会地位和性格两个方面来分析她们的相同点。

1.相同的社会地位

燕燕是一个贵族家庭中夫人的婢女,红娘是相国小姐崔莺莺的婢女,她们同为达官显贵家中重要人物的婢女,有着相同的社会地位。而她们的社会地位却是处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最下等,没有人身自由,完全受到主人的役使。

残酷的封建制度,剥夺了普通人的权利,《唐律疏义》中有“奴婢同于财产”、“奴婢由主处分”,《辍耕录》中有“以俘到男女匹配为夫妻,而所生子孙永为奴婢”。鲁迅更在《等下漫笔》提到了古代社会中的十等人,最末等人奴婢受到了最大的压迫。而作为婢女的燕燕和红娘,她们年轻貌美,却经历着封建制度的压迫。

燕燕被夫人使唤照顾小千户(“想俺这等人好难呵!”);因为她的身份不及小姐便被小千户随意抛弃;即使夫人让她去给小千户说亲有千般不愿,还是无法反抗过主人的意愿;最终自己的婚姻还需要得到夫人的应允才能实现。红娘尽心尽力地为莺莺和张生撮合感情,虽然有其本身的善良性,但是又何尝不是身份因素左右着她必须这样做呢?崔母得知红娘违反她的意愿时,便是千般拷打,完全没有地位可言。

燕燕和红娘处在封建家庭中,只有尽心尽力为主人做事,表现出聪明乖巧和忠诚的一面,才能得到主人以情相待,但是这种表现是不够的,因为她们本身就是主人的“物品”,一旦不合主人意愿,便可随意处置。这就是封建制度的黑暗面,人身权利的不平等性,底层小人物的不幸和被欺压。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调风月与西厢记)(4)

古代婢女

2.相同的性格刻画

由于剧情的不同,在人物性格刻画上有其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同为婢女的她们,性格上也有其相同点。

首先是都变现出了性格上的正直善良。

燕燕的正直表现在:“半世为人,不教大人心困。虽是搽胭粉,只争不裹头巾,将那等不做人的婆娘恨。”她有着自己的行为做事准则。燕燕的善良表现在:一是“拗不过哥哥行在意殷勤”,“才说贞烈,那里取一个时辰?”原本有着自己的坚持,但是在小千户的甜言蜜语、大献殷勤下,善良的她很快败下阵来。虽然这样的表现也因为小千户的优越条件吸引了她,让她喜欢,让她看到了摆脱命运的希望,但是她自身的善良也占据了很大原因。二是燕燕和小千户确定关系后,她很快将整个人都交给了小千户,在小千户外出郊游时,自己还满心牵挂,回来后细心照顾。三是当燕燕知道小千户喜欢上了小姐后,她极度失望伤心——“出门来一脚高,一脚低,自不觉鞋底儿着田地。痛怜心除他外谁跟前说,气夯破肚,别人行怎又不敢提。”她的这种痛彻心扉,恰恰因证了自己的善良导致了被欺骗。

红娘的正直善良表现在看到张生努力解救崔莺莺、崔母赖婚一系列事件后,改变了对张生不好的看法,在封建家长强权的威势下决心为张生和崔莺莺传递情书,并尽心帮助他们私下相会。社会地位低微的红娘,这一做法很是大胆,但是当她看到两个有情人的坚持时,依旧挺身而出,这恰恰是红娘的正直善良。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调风月与西厢记)(5)

西厢记

其次是性格上的聪明伶俐、大胆泼辣。

燕燕在与小千户的爱情上,热烈地爱着,无意中发现被欺骗后,又热烈地去恨着。面对小千户和小姐成亲时,大胆得为自己发声,说出自己的委屈。另外她深得夫人信任,让她服侍小千户,让能言善辩的她去说亲,这些都表现出了燕燕的聪明伶俐、大胆泼辣。红娘一通说辞弄得自我介绍的张生说不出话来,在崔母让莹莹给张生敬酒时又巧妙解围,帮助莺莺与张生互传情书、私下相会,最后劝导崔母同意婚姻。尤其是在郑恒抬高自己、贬低张生的时候,更是直接驳斥“你道是官人则合作做官人, 信口喷, 不本分……”说得郑恒哑口无言。这些都表现出了红娘的聪明伶俐、大胆泼辣。

然后是她们的性格上都具有抗争意识,深层次来看抗争的对象也都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只不过在不同的剧情中角色安排和抗争描写的侧重点不同,在下文婢女形象的不同点上会详细述说。

三、杂剧内容中燕燕与红娘婢女形象的不同点

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会依托现实人物与事件,加以自己的匠意经营,创作出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燕燕和红娘分别是不同杂剧中的人物,将她们两个放在一起对比时,既要考虑到人物形象上的共同点(即上文中提到的两位都具有抗争意识,深层次来看抗争的对象也都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也要考虑到不同的作者在不同的角色安排和剧情描写上人物形象必然存在的不同点(即对燕燕和红娘角色安排和抗争描写的不同侧重点)。本段将从杂剧内容出发,对两部杂剧的婢女形象分别进行详细分析。

1.《调风月》中对婢女燕燕的角色安排和抗争描写

《调风月》主要描写燕燕的爱情故事,无论从杂剧的唱段还是人物刻画的重要性来看,在人物安排上她都是剧中的主角。在燕燕的人物刻画上,她的遭遇和表现,是为了突出燕燕对命运的抗争,对于作者揭露黑暗的封建社会和为底层小人物发声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对燕燕的抗争描写,是燕燕对自己命运的激烈抗争,反映出下层妇女对美好爱情和追求和封建制度的残酷黑暗。

燕燕虽然只是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婢女,但是聪明伶俐的她深知不能轻易被婚姻欺骗,有着自己的“贞烈”。然而她遇到了小千户,很快坠入情网,她相信了小千户的所有承诺,看到了摆脱自己低微命运的绳索,“专等你世袭千户的小夫人”,这是她第一次为自己低微的命运抗争。

小千户是贵族官僚的少爷,他见过太多像燕燕一样的女孩子,满嘴蜜语本就是家常便饭,而燕燕对待婚姻虽然有着自己的理智看法,但是她终究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女,无法对小千户的情意进行清晰分辨。然而从小千户郊外踏青爱上了贵族小姐时,小千户的本性便暴露了出来。小千户的移情别恋,是很正常的。首先燕燕与贵族小姐的身份是无法相比的,在加上贵族小姐本就年轻漂亮。而当燕燕知道这件事后,没有选择默默承受,而是进行抗争。她先是要破坏小千户视为珍宝的定情信物,“我敢摔碎这盒子……这手帕剪了做鞋檐……”她是那样刚强倔强。再是自怨自艾,大声怒吼,将小千户轰出房门。这是燕燕第二次为自己悲惨的命运抗争。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调风月与西厢记)(6)

古代婢女

然而燕燕的悲惨遭遇并没有停止,第二天夫人让她去向小姐说亲。她得知要为欺骗她的小千户说亲,而且曾经在这个小千户身上给予了自己的所有期望,这让她再一次痛心,当然是不愿意。虽然剧中夫人说是燕燕能说会道,才会派她去,但是这其中免不了小千户的撺掇,因为她曾经那样怒吼小千户。然而燕燕即使不愿意,她也有没有办法,因为她只是一个婢女,无法不遵从主人的意愿。她去说亲了,但是却在小姐面前说小千户的坏话:“小姐,那小千户酒性歹。”准备破坏这门亲事,但是却被小姐骂了一顿。这是燕燕第三次为自己悲惨的命运抗争,但是还是失败了,从中可以看出婢女燕燕的话在贵族阶层眼里并没有多少可信度,也可以看出小千户的花言巧语确实了得,让贵族小姐如此信任。

燕燕最后一次为自己命运抗争是在贵族小姐与小千户的婚礼上,她尽情诉说小千户的欺骗,诅咒他们的婚姻,发泄自己的愤怒。这对于一位身份卑微的小婢女来说,走出这一步是多么艰难呀!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她这样做足以让自己的命运更悲惨,甚至是丢掉性命。不过好在剧情的结尾是圆满的,夫人听到她的这番叙说后让她做了小千户的二夫人。这是燕燕的胜利,通过对自己命运的抗争得来的。这样的结局也刚好完成了第一折中燕燕希望脱离原来的低微命运,做小千户的“小夫人”。

2.《西厢记》中对婢女红娘的角色安排和抗争描写

唐代大诗人元稹的《会真记》(即《莺莺传》)中红娘的地位是无足轻重的,后来在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公调》中红娘成为了崔张结合的重要助力,直到元代王实甫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写出了《西厢记》,他将婢女红娘这一形象塑造得就更大细致彻底了。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对人物塑造的不同看法,必然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影响。

《西厢记》主要描写的是莺莺与张生冲破阻碍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剧中王实甫将红娘塑造成他们冲破阻碍的关键助力,并赋予了红娘新的面貌。红娘在剧中的角色问题,有论者认为她只是配角。从剧情来看,崔莺莺作为第一主角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从莺莺、红娘和张生的唱段多少来看(第一本张生主唱,第二、四、五本三人唱段数量差不多、第三本红娘主唱),以及红娘出场对莺莺与张生结合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来看,不能将婢女红娘直接定性为配角,可以认为她是《西厢记》的主角之一。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调风月与西厢记)(7)

西厢记

从王实甫塑造的婢女红娘形象来看,侧重于描写红娘为莺莺与张生抗争。

莺莺与张生彼此的情意,红娘看在眼里,而她也对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度的残酷不满,于是就有意帮助这两位有情人。然而强烈追求爱情的莺莺开始对婢女红娘是有所顾忌的,红娘是崔母派来“行监坐守”的,当莺莺看到红娘送来张生的“简贴儿”,还装着要红娘传言责备张生,“着他下次休是这般”,但是这传言却是约张生相见的情诗。在帮助他们互传情书的过程中,红娘既要照顾小姐的想法,忍受怀疑和责备,也要对付崔母的询问,真是“两下里做人难”。

当崔母发觉异常之后,红娘的抗争就更激烈了。崔母要拷打她,而她直接将莺莺与张生的事情全盘托出,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勉强说服了崔母(第四本第二折“拷红”段)。聪慧机智、泼辣的红娘在封建家庭权势面前,没有畏缩,说出一番维护封建纲常和家族利益的大道理,冠冕堂皇中击倒了崔母的顽固理念。并且在封建贵族子弟郑恒大肆诋毁张生时,直接驳斥得他哑口无言,张生赶到,还说出了发生的事情。

崔母的多次赖婚,只考虑家族利益和封建礼教,以及郑恒的丑恶等封建制度的黑暗面,这些让红娘从心底里不满,与是她在莺莺与张生之间奔走,又与崔母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周旋,她敢于站出来帮助莺莺与张生抗争。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红娘之所以敢于抗争,也因为作者赋予了她新的形象——她认同莺莺与张生对爱情的追求。在将《调风月》中的燕燕与红娘对比时,有论者认为红娘只是一个“撮合山”的角色,她没有像燕燕一样去为自己的命运抗争。这种说法,过于偏颇。首先是红娘虽然是在帮助莺莺与张生,但不代表自己不想要一场美好的爱情,因为她认同追求美好爱情;其次是《西厢记》中红娘的角色是作者匠意塑造的,从杂剧内容来看没有安排她爱上一个中意的男子。

西厢记红娘人物形象分析(调风月与西厢记)(8)

对美好爱强的追求

结语

从《调风月》和《西厢记》的内容来看,封建社会中的贵族势力(统治阶级)是丑恶的,当触及他们的利益、违反他们的意愿时,他们表现出了强势专横、虚伪凶残的面貌,另外封建礼教和家长制度也是相当残酷的。

在这样黑暗的环境中,作者塑造出了燕燕与红娘这样鲜明生动的婢女形象,虽然她们处在社会底层,但是她们左右着剧情的发展,她们正直善良、聪明伶俐、大胆泼辣,她们面对不公时敢于抗争。

关汉卿和王实甫塑造的婢女形象,不仅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作用,也将人物思想传递给了更多的人,还可以让我们更加详细地了解封建社会的样貌。


参考书目及文献:

1.《元曲鉴赏辞典》杨合鸣著;

2.《论中国近代女佣与古代婢女的不同》马卫红;

3.《论<西厢记>的艺术特色》萧善因;

4.《关于<西厢记>爱情主题的讨论》夏虹.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