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芝有多大(再见142岁的日本东芝)

日本东芝有多大(再见142岁的日本东芝)(1)

在80后的印象里,小时候用的很多电器,比如,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可能都来自日本的一家企业,名字叫做——东芝。

而那条由酒井法子参演的东芝广告,里面魔性的广告词,也洗了不少人的脑,“多西吧Toshiba ~多西吧Toshiba ~ 新时代的东芝!!”

日本东芝有多大(再见142岁的日本东芝)(2)

不过,曾经的日本电视巨头东芝,将属于中国!

11月14日,海信集团以7.5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95%的股权,此次转让完成后,海信电器将享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并拥有东芝电视全球40年品牌授权。

日本东芝有多大(再见142岁的日本东芝)(3)

至此,白色家电卖给了美的,电视转让给了海信,而芯片业务也在前不久卖给了其他公司。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142年的品牌,基本归零。

日本东芝有多大(再见142岁的日本东芝)(4)

讲真,写到这里鲜姐内心颇有种“壮士暮年,美人迟暮,世事沧桑”之感,想想曾经东芝是多么牛X的一个公司啊。。。

以做钟表起家,从生产灯泡开始壮大的东芝,创造了很多个第一,下面这些只是一小部分,大家随意感受下。

日本东芝有多大(再见142岁的日本东芝)(5)

除此之外,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第一个16MB闪存,都来自东芝。

直到2016年,东芝电视销量仍位居日本市场前三(IHS),因品质过硬,备受市场喜爱追捧。

然而,这个成立于1875年、有142年历史、企业员工达到18万、名声赫赫的超级巨无霸公司,现在看起来竟然是要倒闭的节奏?

很多老铁可能都好奇,为什么?简而言之,做生意这事儿,除了战略和金钱之外,有时候老天不合作,那够呛。

日本东芝有多大(再见142岁的日本东芝)(6)

困局之始

东芝的困境,可以从2006年2月,斥资54亿美元,以接近3倍的溢价收购了美国西屋电气公司说起。

本来么,那会儿核电产业正处于上升期,东芝这么干是为了拿到美国先进的核电技术,进而直接攻占核电站建设市场,看起来稳赚不会赔钱的买卖。

然鹅。。。天有不测风云,东芝估计做梦也没想到,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泄露,这导致全球核电站都面临关闭潮,日本政府更是当即关停了国内所有运营中的核电!

日本东芝有多大(再见142岁的日本东芝)(7)

这样一来,东芝的顶梁柱业务受到重创,也成了辉煌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走上不归路

核能业务开始亏钱之后,东芝其实并没有到无法挽回的底部,然而,面临危机他们选择了和大部分日本企业一样的道路——墨守成规。

虽然亏钱,几位社长依然坚持继续核能事业。

那么这些持续亏损的钱到哪里搞呢?东芝走上了砸锅卖铁的不归路:

医疗机械子公司卖给了佳能;

东芝电梯子公司卖给了投资家;

白色家电部门卖给了美的;

闪存芯片子公司卖给了贝恩资本领导的财团;

电视业务卖给了海信。

至此,东芝直接对消费者的业务,也差不读就剩电脑了,不知道下一个接盘的会是谁。

日本东芝有多大(再见142岁的日本东芝)(8)

然而,东芝这种“解体式重建”以及大规模裁员,并没有挽回核电业务的颓势。

今年2月,东芝曝出在美国的核电业务亏损达7125亿元(折合美金63亿元),董事长志贺重范引咎辞职,其他高管通过减薪承担亏损责任。

眼看它楼塌了

除了东芝自身在战略和经营上的问题之外,近几年东芝的衰颓,跟中国制造业崛起不无关系。

至少对鲜姐来说,现在如果买家电的话,国产会是首选,比如海尔、美的、格力这些,毕竟这些年,越来越多的日本电子产业,已经被中国企业纳入麾下。

2011年7月28日,海尔收购三洋在日本和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白电业务。

2015年,中国长虹公司收购了松下旗下三洋电视业务。

2016年,日本夏普公司成为鸿海的子公司。

2016年7月,联想收购联想-NEC控股公司NEC(联想和日本科技巨头NEC的合资公司)90%的股份。

想想在1995年的时候,世界500强榜单上,日企有149家,可仅仅过了20年,这个数据减少到了54家

也就是说,曾经响彻世界的“日本制造”正在走下神坛,覆巢之下岂有完卵?所以东芝走到今天这个局面,也许只是历史的必然。

日本东芝有多大(再见142岁的日本东芝)(9)

想想那些连马桶盖都迷信日本好的年代,如今我们不得不为“中国制造”感到自豪,不过巨头倒下,除了唏嘘,我们还应该明白一个道理:没有谁可以一劳永逸的活下去,居安思危,方能长久!

文章来源:互联网新鲜事,作者:鲜姐

版权声明:小毛哥财经转载之文章版权归属原作者,所转文章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之目的。

欢迎点击关注【小毛哥财经】,获取更多优质财经专业知识分享及资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