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2)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3)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4)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5)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6)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7)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8)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9)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0)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1)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2)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3)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4)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5)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6)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7)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8)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19)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20)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21)

关于素质教育,专家们至今观点不一。记者认为,素质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五花八门的特长培养。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有很大区别,受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局限,他们从小无法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基本上没有机会进行专门的特长培养。而高考作为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分水岭,在这个时间段过于纠结于学生的特长培养,那完全是不尊重客观事实。换一个角度来看,在两万多人的毛坦厂中学,虽然没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学习,但是地面上看不到一片垃圾;放学后,在一刻钟不到的时间里,学生们就井然有序地离开校园;在深夜十点,学生仍然坚持在教室刻苦学习,这些难道不是学生素质的最好体现?

将毛坦厂中学视作平民教育典范,还在于其被看作是平民突破阶层限制、向上浮动的绝佳平台,让出身不再决定命运。在此且不论高考制度虽然存在缺陷,但至少是底层子女向上走的最公平途径;也不论毛坦厂中学存在高收费的争议,毕竟其他重点高中交再多的钱,普通老百姓的子女也根本进不去;更不论“时间 汗水”的学习方式,国内没有哪所高中敢拍着胸膛打着包票,说自己的学生学得轻松,考得轻松。一批批资质平平、条件平平的孩子,能够在他们的少年时光,遇到像毛坦厂中学这样的学校和老师,是他们人生的幸福。

受生源质量的影响,以及师资条件的限制,毛坦厂中学的教学方式显得比较传统,但是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独特思考。在这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班,除了开设了少数的重点班,目的是为了培优,大多数班级还是按照高中差来搭配。因为他们认为,把全部优秀学生集中起来,虽然有利于成就学校的名气,但是对大多数学生成长不利。假如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分在一个班,不但学生会有心理阴影,连教师都会产生一种负面情绪,“反正班上都是差生,教不好无所谓”。由此造成一种现象:在一些班级,高低分之间差距甚至达到200多分。但是,有比较才有进步,学生学习劲头反而更加强烈。此外,毛坦厂中学的课堂依然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记者随机走进了几个教室,教师们讲得多,基本上没有师生互动。受访教师们也坦承,面对八九十人的大班额没有办法做到少讲多学,把课堂交给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也不能完全用口语来交流。这不是教师不想训练学生口语,而是取决于教学实际,“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口语基础薄弱,如果在口语上多花时间,会增加学生很多负担”。

说毛坦厂中学是平民教育典范,还有重要一点,体现在其对学校使命和价值的深入认识上。“我们的传统是不能变的,要为国家培养人才,要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要勤奋上进,积极面对社会,这是必然的。如果为了迎合一些舆论,就把我们一些好的传统给丢掉,那么最后学校也会失败。”学校主管教学副校长李振华说,“我们学校的价值,不是单纯的为了高考,其实首要的是思想。如果思想不过关的话,哪还会有孩子愿意来这吃苦?孩子没有奋斗精神的话,智商再高,以后也没有好的发展。”

在中国素来不缺乏各种光鲜的重点高中,缺乏的是像毛坦厂中学这样让大多数平凡而普通的孩子和家庭拥有希望的平民教育学校。借用北京大学张海霞教授的话来评价毛坦厂中学的学生,“他们也许上不了最光鲜的学校,但是通过严格而正规的历练让他们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这个残酷的过程中让他们知道了努力对于人生的意义,积累了往前冲的动力,也拥有了遇到困难坚决不放弃自己的勇气。”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22)

毛坦厂中学东侧围墙外有一棵据说有百年历史的柳树,被当地居民称为“大神树”,每天都有家长来此烧香祈福孩子高考“金榜题名”。但是,在给予师生们更多情感寄托的是围墙内另一棵百年老树,一棵经历113年沧桑历史的枫杨树。老树前立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校之魂:虽扎根沙滩,但根深叶茂;虽岁月悠悠,但青春勃发。”这是对学校79年办学历史的生动写照。毛坦厂中学诞生于炮声隆隆的抗战时期。1939年春,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安徽省会安庆沦陷,安庆资源外迁,部分学校迁至毛坦厂,成立了安徽省第三临时中学,史称“三临中”,后改名为毛坦厂中学。

在毛坦厂中学79年办学史中,有一位已经去世三十多年的校长,仍不时被人提及,他就是深受教师们敬仰的老校长张晋善,时至今日校园内还立有他的纪念碑。为了解这段长远的历史,记者对碑文作了摘抄:“张晋善(1928—1982),安徽寿县人。1950年皖北师范毕业后任教于六安县固镇小学,1952年至毛坦厂中学,历任教师、教导主任、校长。晋善一生严于律己,忠贞教业。其学识,文理通达;其授业,精益求精。爱学生如子弟,视教师为益友。铸坚强集体,树优良教风。殚精竭力,红烛亮彻三十二载;扎根山区,声誉远播六安城乡。培育桃李千万人,育出栋梁遍国中。纵观其身,总览其成。无愧教坛精英,堪称现代陶子。晋善躬逢盛世,立功立德;国家尊师重教,颂昭殊荣。中共六安县委、县人民政府、省教育厅先后追认其为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教育工作者。”245字的简短碑文,没有道出的是张晋善最后是站在讲台上倒下的。

教育事业是一种传承。在毛坦厂中学,正是有着像张晋善这样一代代教师的默默奉献,为学生搭建了成长的阶梯。如果不经了解,难以想象毛坦厂中学的教师工资并不高。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云正老师,具有30多年教龄,他每月打到卡上的才4000多元。他回顾自己的教育生涯,却欣慰地说自己当初走上从教之路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他就适合当一名教师,同时教师的价值不是看创造了多大的经济效益,而是体现在引导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他认为,毛坦厂中学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办学成绩,关键在于构建了一个和谐的教师团队。在毛坦厂中学,从来不评优秀教师,而是因为每个教师都很优秀。特别是各学科教师之间配合紧密,例如某位教师跟有的学生关系相处不好,就会请班里其他有亲和力的教师帮忙沟通,问题很快就会得以解决。汪自久老师也回忆,2000年从宿州学院毕业后来校,当时每月工资才700多元,现在翻了好几番。毛坦厂中学还有一项其他学校所没有的福利,那就是免费住公房,退休后还可以继续住。他是历史教师,还兼任班主任,每天早上6点起到晚上11点,不是在教室、办公室,就是在学生宿舍。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他不仅没有职业倦怠感,反而干劲十足。采访中,两位教师都很满足现在的工作状态,对物质条件也没有过高的追求,反映了乡村教师的朴实品性和执着追求。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23)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24)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25)

扎根乡村教育,坚守一辈子难。2003年从安徽省师范大学毕业的汪维维老师是合肥庐江人,她坦言自己中途也曾想过要离开,换一个新的生活环境。她和老公都是毛坦厂中学教师,两人每天晚上都要忙到11点才能回家,没有时间做家务,更别提照顾孩子了。幸好学校每天都派有校车,安排专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这让她少了许多后顾之忧。让她舍不得离开的,是眼前的这一群可爱的孩子。她和学生之间建立了浓厚的师生之情。这是一封上学期所带班级学生给她写的集体签名信:“……您有时也不止是上课,而是教我们一些道理,去处理自己生活上、思想上的问题,我们没有还给您与您对我们的付出所等价的成绩,我们现在想来真的是非常的抱歉。我们永远都会记得,我们高一的英语老师,是一个可爱好看的英语老师。能上您的课,是我们的幸运所在!”这个学期,汪维维接手了新的班级,原来的学生对她仍然念念不忘。前不久的教师节,已经毕业两年的学生喻伟杰也给她发来了一条祝福短信:“亲爱的汪老师,又是一年的教师节,祝您教师节快乐!未来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需要我去克服,但我不怕。正如老师您说的,虽然起步慢,只要努力还是能够到达终点的。老师,真的谢谢您!一日为师,终身为师!”这样让她倍感温馨的小故事,还有很多。毛坦厂中学的学生尽管起点不高,但是每个学生都拥有一颗单纯的上进心和感恩心,教师成为了学生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引路人。这带给汪维维职业幸福感,也增添了她坚守乡村教育的莫大勇气。

每一所学校就是一个教育生态圈,和谐共融的教育生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意义非凡。这种教育生态圈,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营造,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呵护。实际上,每个陪读的学生家长,早已把毛坦厂中学当成自己的家,积极支持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对学生家长的采访中,记者没有听到任何关于毛坦厂中学不好的声音。特别是在毛坦厂中学,还能看到这样少见的“家校合力”一幕:后勤部门大部分招聘的是学生家长,让学生家长真正成为了学校的一份子。从一年级开始,三(8)班张烽的妈妈就担任了宿管工作。他们家住在六安市金安区双河镇,离学校仅一个小时车程。张烽选择毛坦厂中学的态度很坚决,因为姐姐也是从这里毕业的,并且考上了心仪中的淮北师范大学。三(8)班张勤勤的妈妈,也是担任宿管工作。宿管工作不耽误做饭,张勤勤每天都能吃到妈妈亲手做的可口饭菜。他们也不是本地人,来自金安区孙岗镇, 而那里孩子大多都是来毛坦厂中学读高中。在学校餐厅,记者还对三(7)班陈小龙的妈妈进行了采访,她是学校餐厅的服务员。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困难,陈小龙的姐姐只读到初中就不得不外出务工。在毛坦厂中学陪读,每年12000元的房租费,对这样的家庭而言是不小的开支。幸运的是,餐厅每月给她开出的工资达到2800元,缓解了所有的经济压力。而学校也很关心他们这些陪读的学生家长,校长有时碰见她,还主动询问她孩子在哪个班,了解一下孩子学习情况。

9月30日早上八点,小镇突然打破了寂静。2万多名学生有组织地分批离校,踏上回家的大巴,准备度过愉快的国庆七天长假。群山之间的毛坦厂镇的天空特别蓝,学生们张张笑脸上洋溢着青春气息。记者感触,这才是毛坦厂中学最真实的一面,在中国教育史上应该留有它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教育名家 记者 周俊 摄影 蔡军

(六安新闻网公众号致力于好文精选精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QQ736949852)

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26)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毛坦厂中学一年的经历(光鲜背后不为人知的这些事)(2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