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

一直以来,全国那么多方言,貌似只有东北话和四川话感染力强。东北话一张口就有一股大碴子味道,比较粗犷,语气较重,吵起架来凶得很;而四川话一开口感觉一股软萌萌的画风,比较温柔,语气较轻,要是吵起来又有一种让人忍不住想笑的样子。

为什么这两种方言的风格如此迥异呢?留给你们自己去探究吧,我还是老老实实把四川人生活里常说的方言字列出来,然后看能不能找到一一对应的汉字吧。

1. 掟

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1)

这是个多音字,有“zhěng”和“dìng”两个读音。在方言里,读作“dìn”,前鼻音。

是个会意字,从手,从定,定声。“”指“平息、静止”的意思,“手“与”定“联合起来表示”用手按住,使之不能动弹“,因此本义就是用手按住

陕北方言里,当动词使用,表示“丢了,扔了“。

四川话里,当名词使用,表示“拳头“;当动词用,表示用拳头打、锤

例如:你硬是恼火得很,信不信,老子给你一子。

她生气了,使劲在他身上了一拳头。

2. 漤

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2)

读作“lǎn“,基本意思有两个:

把柿子放在热水或石灰水里泡几天,去掉涩味。其实就是北方地区腌柿子的意思,为长江上游地区的常用方言。

例如:这柿子是放在坛子里过的,一点都不涩,很好吃。

用盐或其他调味品拌肉、蔬菜,使去掉生味

例如:这猪肉拿盐一下,再放进锅里煮。

3. 窶

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3)

读作“lóu”,“窭“的繁体字,从穴,从娄,娄亦声。”窭,还读作“jù“。

“的意思是”双层“,与”穴“联合起来表示”双层地洞“。本义是挖洞穴扩大居住面积,引申为居室简陋,后又引申为贫穷

在四川话里,表示肮脏的意思。

例如:你身上好啊,赶紧去洗洗。

4. 焌

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4)

本读作“jùn”,火燃烧起来的意思。在四川话里,读作“”,有两个意思:

一种烹饪方法,热油锅里放进佐料,再放蔬菜,迅速炒熟,一般指炒青菜或豆芽菜。

例如:绿豆芽不要炒时间长了,大火一下就熟了。

炒菜时防止炒糊或巴锅而呲入少量的水

例如:四季豆下锅后要水,否则很容易巴锅。

5. 捹

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5)

读作“bèn”,本义是手慌乱或忙乱的样子。在方言里表示“忙乱、慌乱地用手编织或拉扯“。

例如:要迟到了,她只好匆匆地给女儿捹下辫子。

6. 大 身

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6)

读作“māng”,“大”和“ 身”的构造,很容易理解,就是形容人长得高大,壮实的意思。

例如:小家伙长得蛮mang的,很惹人喜爱。

7. 晏

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7)

普通话里读作“yàn”,四川话里读作“àn”,四声。本义是迟,晚,引申为傍晚的意思。

例如:天还没有下来,老人们都匆匆吃过了晚饭。

粤语里也保留了这个古音,比如àn,下午的意思。

8. 爊

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8)

读作“āo”,这个字应该是方言里常说的口语,有两个基本意思:

把食物埋在灰火中煨熟,草里泥封,塘灰中爊之。出自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例如:火塘里埋几个红薯,一会儿就熟了。

用文火久煮

例如:用铫子点稀饭,早晨就着包子吃。

9. 彆

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9)

亦写作““,读作“biè”,同“别”,本义是弓两端向外弯曲的地方。在方言里,表示改变别人坚持的意见或习性

例如:我不同意她的说法,可又(别)不过她,如之奈何?

10. 䐬

四川省的方言(四川话里的方言字)(10)

读作“cáo“,二声。《字海》解释:①,不常用

腹鸣,油腻或生的东西吃多了胃不舒服。为鄂西北、四川话里常用词。

例如:杏子吃多了,胃得很。

晚上吃了不少肉,着凉了,肚子得难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