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帚星是什么意思(扫帚星)

扫帚星是什么意思(扫帚星)(1)

彗星

彗星在我国古代叫“妖星”,通常也叫“扫帚星”。它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形状很特别,远离太阳时,是一个发光的云雾状小斑点;接近太阳时,由彗核、彗发和彗尾三个部分组成。彗核由比较密集的固体块和质点组成,其周围的云雾状光辉叫做“彗发”。彗核和彗发总体称为“彗头”。彗尾由极稀薄的气体和尘埃组成,形状象扫帚,是彗星接近太阳时形成的,一般背着太阳的方向延伸出去。

扫帚星是什么意思(扫帚星)(2)

彗星的体积非常庞大,彗尾可长达数千万甚至数亿公里;但彗星的质量都很小,一般不到地球质量的十亿分之一。彗尾的密度极小,只有地球上海面大气密度的几千亿分之一。彗星的轨道大多数是很扁长的椭圆,少数彗星也运行在抛物线或者双曲线轨道上。肉眼能见的彗星很少,所以古时候认为彗星的出现是灾祸的预兆;事实上,它是一种自然现象,和人类的命运毫无关系。

公元前七世纪我国已有彗星的观测记录。1965年我国紫金山天文台接连发现了两颗彗星。

扫帚星是什么意思(扫帚星)(3)

流星

那什么是流星呢?流星是在行星际空间里布满着无数叫做流星体的小物体,当它们闯入地球大气圈时,同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形成流星。平常看到天空中星光如箭掠过的现象就是流星。一般出现在离地面50-140公里处,速度由每秒12公里到70或80公里。往往流星的出现秋季比春季多,后半夜比前半夜多。当地球在运行的路程中和流星群相遇时,如下雨一样,故名流星雨。

扫帚星是什么意思(扫帚星)(4)

流星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