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的三件事(人在家中坐王位天上来)

前言:大明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本着再苦不能苦子孙的原则,设计了一套体系明确、国家包揽一切的宗室分封制度。这套制度的核心,说穿了就是"长房继承制"。理论上只要长子长孙这一脉没有死绝,宗室之中最大的两块肥肉:亲王和郡王,长房就可以世世承袭。

对于嫡庶相争这种穿越文、网文中的桥段,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八月,从制度上明确了惩处标准。

凡王世子,必以嫡长。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明太祖实录卷二百四十》

但是世间万物的发展,往往会超过设计者的想象。就如在明朝宗室制度中原本并无袭封可能的子孙,却可以凭借着各种各样匪夷所思的原因成功逆袭。今天笔者就来盘点一下明初都有哪些运气爆棚的宗室。

明中后期的三件事(人在家中坐王位天上来)(1)

朱元璋所在的明孝陵

秦王府

首封秦王朱樉,明太祖朱元璋嫡次子。洪武三年四月封秦王,洪武十一年之国陕西西安,洪武二十八年三月去世,享年40岁,谥曰愍。

秦愍王共六子。长子朱尚炳封秦世子,次子朱尚烈封永兴王,第三子朱尚煜封保安王,第四子朱尚烐封兴平王,第五子朱尚灴封永寿王,第六子朱尚炌封安定王。

朱樉死后,世子朱尚炳于洪武二十八年六月袭封秦王,永乐十年三月去世,享年33岁,谥曰隐。

秦隐王共四子。长子朱志均封渭南王,次子朱志(音qiè)封富平王,第三子朱志堩,第四子朱志堢封宜川王。

朱尚炳死后,嫡长子朱志堩于永乐十年九月袭封秦王,永乐二十二年四月去世,年间21岁,谥曰僖。

秦僖王无子,秦隐王庶长子渭南王朱志均于永乐二十二年十月袭封秦王,宣德元年十月去世,年仅24岁,谥曰怀。

秦怀王依然无嗣,由其弟富平王朱志(音qiè)于宣德三年三月袭封秦王。景泰六年七月去世,享年52岁,谥曰康。此后的历代秦王,均出自秦康王后裔。

秦康王本是秦愍王庶次子,上面还有嫡长子秦僖王和庶长子秦怀王两房,本来毫无继承希望。不料却因两房秦王接连无嗣,得以袭封秦王这一大明最尊贵的王号。

明中后期的三件事(人在家中坐王位天上来)(2)

秦愍王墓所在地大府井村

晋王府

首封晋王朱棡,明太祖朱元璋嫡三子。洪武三年四月封晋王,洪武十一年之国山西太原,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去世,享年41岁,谥曰恭。

晋恭王共七子。长子朱济熺封晋世子,次子朱济烨封高平王,第三子朱济熿先封昭德王、后封平阳王,第四子朱济炫封庆成王,第五子朱济焕封宁化王,第六子朱济烺封永和王,第七子朱济熇封广昌王。

朱棡死后,世子朱济熺于洪武三十一年四月袭封晋王。在朱元璋嫡长孙朱雄英死后,朱济熺就是事实上的太祖长孙,故而朱棣靖难之后对其极为忌惮。朱棣登基之后的当年八月,晋王朱济熺来南京朝见新君,朱棣在给他的赐书之中,已经将自己的担忧表露无遗。

癸亥,晋王济熺来朝,赐书谕曰:吾与尔父皆皇考妣所生,自少友爱深厚。尔为皇考妣长孙,钟爱尤笃。今尔父虽逝,吾岂不知体皇考妣之心为心乎?正图与尔共享富贵。且西北重镇,资尔控驭。尔居国年久,令誉已著。抚安藩屏,方有望焉。—《明太宗实录卷十一》

当时曹国公李景隆在女婿昭德王朱济熿的授意之下,屡屡在朱棣面前进朱济熺的谗言。而在李景隆被贬之后,朱济熿拿准朱棣对晋王的提防之心,仍然毫无顾忌地对其百般诋毁。到了永乐十二年的时候,朱济熿联合弟弟庆成王朱济炫、永和王朱济烺再次造谣称朱济熺要谋反。

明中后期的三件事(人在家中坐王位天上来)(3)

明军北伐

当年三月,朱棣在北伐途中将晋王及其子朱美圭召至鸡鸣山(今属河北张家口)见驾,随即将其父子软禁于宣府。当年十一月,废朱济熺为庶人,与其子朱美圭一同囚禁于晋恭王坟园,告密有功的平阳王朱济熿被封为晋王(晋恭王次子高平王朱济烨已于永乐五年十一月去世)。

朱济熿袭封晋王之后,不但对朱济熺父子实施了惨无人道的迫害,连当年不肯跟随自己一同诬陷朱济熺的弟弟宁化王朱济焕也不放过。

这位新任晋王的倒行逆施,再加上和汉王朱高煦之间的暧昧关系,终于为他带来了灭顶之灾。宣德二年四月,宣宗朱瞻基下旨将朱济熿并其子一起废为庶人。但直到明英宗朱祁镇继位,才于宣德十年二月封朱美圭为晋王。

朱济熿配合太宗朱棣构陷兄长,再加上二哥高平王早逝,为自己赢来了逆天改命的成功。但他既过于高调,又睚眦必报,终于还是让晋王之位重新回到长房一脉。朱美圭于正统六年六月去世,享年43岁,谥曰宪。此后的历代晋王,均出自晋宪王后裔。

周王府

首封周王朱橚,明太祖朱元璋嫡五子。洪武三年四月封吴王,洪武十一年正月改封周王,洪武十四年之国河南开封,洪熙元年闰七月去世,享年65岁,谥曰定。

周定王共十六子。长子朱有燉封周世子,次子朱有爋封汝南王,第三子朱有烜封顺阳王,第四子朱有爝封祥符王,第五子朱有熺封新安王,第六子朱有灮封永宁王,第七子朱有煽封汝阳王,第八子朱有爌封镇平王,第九子朱有炥封宜阳王,第十子朱有颎封遂平王,第十一子朱有熅封封丘王,第十二子朱有熼封罗山王,第十三子朱有炯封内乡王,第十四子朱有燆封胙城王。第十五子早逝未封。第十六子早逝,后追封为固始王。

明中后期的三件事(人在家中坐王位天上来)(4)

周定王朱橚画像

朱橚死后,世子朱有燉洪熙元年十月袭封周王,正统四年五月去世,享年61岁,谥曰宪。

周宪王无嗣,按理应由周定王次子汝南王朱有爋袭封周王。可这位汝南王在明知长兄无嗣的情况下,不能安心隐忍,反而多次诬陷长兄谋反。可惜朱有燉不是当年的晋王,朱有爋不是当年的平阳王,宣宗朱瞻基更不是当年的朱棣。一心想学朱济熿的汝南王弄巧成拙,在宣德三年五月被宣宗下旨并其子一起废为庶人。

而周定王第三子顺阳王朱有烜已于永乐十三年六月去世,因此第四子祥符王朱有爝意外接到了这个天上掉下的馅饼,于正统四年八月袭封周王,景泰三年十一月去世,享年61岁,谥曰简。此后的历代周王,均出自周简王后裔。

楚王府

首封楚王朱桢,明太祖朱元璋第六子。洪武三年四月封楚王,洪武十四年之国湖广武昌,永乐二十二年二月去世,享年61岁,谥曰昭。

楚昭王共十子。长子朱孟熜早逝,后追封巴陵王。次子朱孟炯封永安王,第三子朱孟烷封楚世子,第四子朱孟焯封寿昌王,第五子朱孟炜封崇阳王,第六子朱孟爚封通山王,第七子朱孟灿封通城王,第八子朱孟炤封景陵王,第九子朱孟爟封岳阳王,第十子朱孟炬封江夏王。

朱桢死后,嫡长子世子朱孟烷于永乐二十二年十月袭封楚王,正统四年八月壬去世,享年58岁,谥曰庄。

明中后期的三件事(人在家中坐王位天上来)(5)

楚昭王陵园

楚庄王共四子。长子朱季堄封武陵王,次子朱季埱封黔阳王,第三子朱季塛封东安王,第四子朱季堧封大治王。

朱孟烷死后,武陵王朱季堄于正统五年四月袭封楚王,正统八年三月去世,享年31岁,谥曰宪。

楚宪王无嗣,其弟黔阳王朱季埱于正统九年四月袭封楚王,天顺六年去世,享年40岁,谥曰康。

楚康王去世时留下庶子一人,年幼未曾来得及袭封便早夭。此时楚王爵位将转移至楚庄王第三子东安王一脉,而首封东安王朱季塛已于天顺六年九月去世,其长子朱均鈋于成化元年四月袭封楚王,次子朱均钸则袭封东安王。

朱均鈋死于正德五年,享年61岁,谥曰靖。此后的历代楚王,均出自楚靖王后裔。

说句题外话,楚庄王第四子大冶王朱季堧也因无嗣除国。东安王一脉熬死了首封郡王,这才得到了楚王这个大馅饼。东安王次子朱均钸更是运气极佳,本来他只能当个镇国将军,现在他的后代一直到明末都是东安王。

蜀王府

首封蜀王朱椿,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一子。洪武十一年正月封蜀王,洪武二十三年之国四川成都,永乐二十一年二月去世,享年53岁,谥曰献。

蜀献王共六子。长子朱悦燫封蜀世子,次子朱悦燿封华阳王,第三子朱悦燇封崇宁王,第四子朱悦炘封崇庆王,第五子朱悦(上劭下火)封保宁王,第六子朱悦烯封永川王。

蜀世子朱悦燫死于永乐七年六月,年仅22岁,谥曰悼庄。悼庄世子共三子。长子朱友堉封蜀世孙,次子朱友坿封黔江王,第三子朱友壎封罗江王。

明中后期的三件事(人在家中坐王位天上来)(6)

蜀世子金宝

朱椿死后,世孙朱友堉于永乐二十二年十月袭封蜀王,宣德六年九月去世,年仅26岁,谥曰靖。

蜀靖王无嗣,按理应由其弟黔江王朱友坿袭封蜀王。但朱友坿死于宣德元年四月且无嗣。悼庄世子第三子罗江王朱友壎于宣德七年七月袭封蜀王,宣德九年六月去世,年仅26岁,谥曰僖。

蜀僖王无嗣,至此悼庄世子一脉绝嗣。蜀献王次子华阳王朱悦燿虽于宣德八年八月去世,但其子朱友堚无疑是蜀王爵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但是朱悦燿在悼庄世子去世之后,不断试图谋夺世子之位。

初,华阳王悦燿谋夺嫡,椿觉之,会有他过,杖之百,将械于朝。友堉为力请,得释。—《明史卷一百十七·列传第五》

而在朱椿去世之后,朱悦燿自觉时机成熟,再次向朱棣诬陷侄子朱友堉诽谤朝廷。当时朱棣已经下旨召朱友堉入京对质,朱悦燿眼看奸计得逞。谁知朱棣突然去世,继位的仁宗朱高炽对朱悦燿妄图夺嫡极为不满,下旨令朱友堉回国。恼羞成怒的朱悦燿干脆赤膊上阵,在进京面圣之际再次当面诬陷侄子。仁宗在勃然大怒之下,下旨将朱悦燿迁居湖南澧州,事实上剥夺了他的继承权。

未几,悦燿来朝,又诬奏友堉前事。仁宗怫然,怒抵其奏于地。悦燿俯取复进。仁宗不纳,叱之曰:"嫡庶大分,汝敢干之?诬正为邪,将无鬼神乎?"始煌恐退。仁宗顾侍臣曰:"此人行亏忠孝,心怀奸诡。若使归蜀,终乱其国。宜令析处,庶几两全。"遂徙澧州。—《明宣宗实录卷一百四》

排除了华阳王一脉之后,蜀献王第三子崇宁王朱悦燇死于永乐十六年八月,第四子崇庆王朱悦炘死于永乐九年七月,蜀王的爵位就此落到了第五子保宁王的头上。保宁王于宣德十年二月袭封蜀王,天顺五年去世,享年66岁,谥曰和。此后的历代蜀王,均是蜀和王后裔。

辽王府

首封辽王朱植,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子。洪武十一年正月封卫王,洪武二十五年三月改封辽王。洪武二十六年之国辽东广宁。靖难战争后,改封湖广荆州。永乐二十二年五月去世,享年48岁,谥曰简。

辽简王共二十子。长子朱贵煐封辽世子,次子朱贵烚封长阳王,第三子朱贵爕封远安王,第四子朱贵(火加受)封兴山王,第五子朱贵煊封巴东王,第六子朱贵炖封潜江王,第七子朱贵燯封宜都王,第八子朱贵烆封松滋王,第十子朱贵焻封湘阴王,第十一子朱贵㷂封衡阳王,第十二子朱贵㸎封应山王,第十三子朱贵㸅封宜城王,第十四子朱贵熠封枝江王,第十五子朱贵燏封沅陵王,第十六子朱贵燠封麻阳王,第十七子、第十八子早夭未封,第十九子朱贵煘封衡山王,第二十子朱贵熡封蕲水王。

朱贵煐是辽王嫡子,但何时去世史书上却并未记载。据《凤阳县志》记载辽王世子墓在县东十里,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辽王在建文年间从辽东回南京,并改封荆州。朱贵煐在和父亲朱植一同就藩荆州之时半路得病身亡,于是辽王将其子葬于大明皇帝的龙兴之地中都凤阳。

明中后期的三件事(人在家中坐王位天上来)(7)

中都凤阳

朱植死后,次子长阳王朱贵烚于永乐二十二年十月袭封辽王。但在正统四年三月因"罔顾大伦,难承国祀",并其子一起被英宗朱祁镇废为庶人,实质是和妹妹江陵郡主和泸溪郡主私通。

而朱植第三子远安王朱贵爕则早在永乐二十二年十月因"父薨不奔丧",被仁宗朱高炽废为庶人。于是辽王的爵位轮到了朱植第四子兴山王朱贵(火加受)头上,兴山王于正统四年四月甲袭封辽王,成化七年七月去世,享年73岁,谥曰肃。此后的历代辽王,均是辽肃王后裔。

岷王府

首封岷王朱楩,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八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岷王,洪武二十八年改国云南。建文元年六月被废为庶人,永乐元年正月复封岷王,永乐二十二年十月迁居武冈州。景泰元年三月去世,享年72岁,谥曰庄。

岷庄王共五子。长子朱徽焲封岷世子,次子朱徽煣封镇南王,第三子朱徽煝封江川王,第四子朱徽煠封广通王,第五子朱徽焟封阳宗王。

岷世子朱徽焲在宣德元年的时候,向朝廷诬陷弟弟镇南王朱徽煣诽谤仁宗皇帝。宣宗将二人召入京城对质之后真相大白,将其内使陈荣处斩,朱徽焲则废去世子之位。

朱楩死后,次子镇南王朱徽煣于景泰三年五月袭封岷王,天顺七年去世,享年64岁,谥曰恭。此后的历代岷王,均是岷恭王后裔。

明中后期的三件事(人在家中坐王位天上来)(8)

明宣宗画像

唐王府

首封唐王朱桱,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封唐王,永乐六年之国河南南阳,永乐十三年八去世,享年30岁,谥曰定。

唐定王共三子。长子朱琼烃、次子朱琼燀、第三子朱琼炟,其中朱琼烃和朱琼炟为嫡子。

朱桱死后,嫡长子朱琼烃于永乐二十一年八月袭封唐王,宣德元年十月去世,年仅21岁,谥曰靖。

唐靖王无嗣,唐定王嫡次子朱琼炟于宣德三年三月袭封唐王,成化十一年七月去世,享年64岁,谥曰宪。

唐宪王共六子。长子朱芝壐封唐世子,次子朱芝址封舞阳王,第三子朱芝垝封三城王,第四子朱芝坦封新城王,第五子朱芝垠封承休王,第六子朱芝(土加瓦)封荡阴王。

朱芝壐死于正统十三年十一月,年仅16岁,谥曰悼简。由于悼简世子无嗣,因此朱琼炟死后次子舞阳王朱芝址于成化十三年四月袭封唐王,成化二十三年十二月去世,享年54岁,谥曰庄。

唐庄王共五子。长子朱弥鍗封唐世子,次子朱弥鎈封浙阳王,第三子朱弥钳封文城王,第四子朱弥鈱封偃城王,第五子朱弥鋿封卫辉王。

朱芝址死后,世子朱弥鍗于弘治元年九月袭封唐王,嘉靖二年去世,享年64岁,谥曰成。

唐成王无嗣,其弟淅阳王朱弥铲死于正德六年,无子除国。第三弟文城王朱弥钳死于正德十一年,嫡长子嗣封文城王朱宇温于嘉靖四年袭封唐王,嘉靖三十九年去世,享年76岁,谥曰敬。此后的历代唐王,均是唐敬王后裔。此后隆武帝登基之后,为唐敬王上尊谥曰惠皇帝。

明中后期的三件事(人在家中坐王位天上来)(9)

隆武帝画像

结语:从明初各府亲王的实际情况来看,明朝对于长房继承制的遵循是十分严格的。其中唯一的例外是蜀献王次子华阳王一脉,但其首封郡王朱悦燿被仁宗皇帝钦定为奸恶之徒,虽然没有削其爵位,但却用迁居别地的手段剥夺了其继承权。其余试图以庶夺嫡的平阳王朱济熿、汝南王朱有爋都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其中最可惜的无疑是朱有爋,明知其大哥无嗣的情况依然急不可耐,最终不但葬送自己,也毁了子孙后代的亲王之路。想一想秦康王、周简王、楚靖王、蜀和王、辽肃王、唐敬王,只要能忍,总会有机会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