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武术之乡(武术之城呼唤怎样的电影节)

近日,2019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下称“功夫电影周”)在南海影视城开幕。

开幕式上,1000架无人机在夜空闪烁飞行、变幻色彩,“2019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字样、巨龙图案、旋风腿功夫动作图案等依次被拼接组合出来。

电影武术之乡(武术之城呼唤怎样的电影节)(1)

作为国内唯一两度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城市,佛山为何要创造一个专属于本地的电影节?这背后值得深思。

电影武术之乡(武术之城呼唤怎样的电影节)(2)

功夫电影是凭借实打实的真功夫所拍摄的一种电影类型,其版图中最著名的地标当属佛山。回溯其历史渊源,我们总能找到在时空深处埋下的伏笔。

在古镇“佛山”成为明清时期的“天下四大聚”之前,有一群到岭南拓荒并给这片土地带来先进工商业文明的先民。以“外来移民”身份到佛山求食的他们,通常以手工业谋生,分散杂糅的聚居方式使其不得不习武强身,并加入拳会寻求乡民的庇护。

佛山先民们踏实勤恳的日夜劳作,使得社会逐渐富饶且安定,习武的功能也从防身所需逐渐转向娱乐审美的领域,成为民俗、节庆、表演等场合的活动,而这也酝酿出后来影响功夫电影的一大艺术形式——功夫粤剧。

电影武术之乡(武术之城呼唤怎样的电影节)(3)

功夫粤剧以武戏见长,并由从乡野草根出身的本地粤剧班为主打,相比于以成熟舞台范式的外地粤剧班,《南海县志》有记载:“所谓本地班者,院本以鏖战多者为最”,他们经过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才能成为在舞台上“打真军”的主角,以豪迈奔放、逼真刺激的武功技法使台下的观众拍手称赞。

从室外露天的粤剧舞台到声光结合的大荧幕,香港的制片单位从佛山的功夫粤剧中汲取精髓,开创了功夫电影的范式。

1949年,由胡鹏导演的《黄飞鸿传》揭开了百余部“黄飞鸿”系列IP电影的序幕,影片中一系列真功夫的打斗突破了当时其他武侠电影重表演轻实战、过于渲染内功玄学的套路,独具岭南特色的市井人情和风物习俗也在镜头下活灵活现,一种新的电影亚类型诞生并将逐渐成形。

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享誉全球的功夫巨星李小龙拍摄了《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等一系列功夫电影,在世界各地掀起热潮。少年英雄角色成为无数影迷心中新一代的英雄偶像,李小龙更为高超的打斗技艺则将功夫电影的动作节奏、招式套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近年来,叶问成为功夫电影聚焦的新对象。以《叶问》四部曲和《一代宗师》为代表,功夫电影逐步转向探索功夫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以文艺传记化的叙事手法进行呈现,武术功夫与精神世界交相辉映,丰厚延绵的故事意境与观众浪漫瑰丽的想象相契合。

从民间习俗到市井风情,从文化底蕴到人物IP,功夫电影的发展史无时无刻不与佛山相关,一个以功夫电影为主题的电影节由“佛山造”成为必然。

电影武术之乡(武术之城呼唤怎样的电影节)(4)

集开闭幕式、电影展映、论坛活动等多项议程于一体,功夫电影周成为具备一项电影节基本要素的盛事,它能给佛山这座城市带来的效益将超乎想象。

首先,它以现代节庆的面貌带动年轻人狂欢。相比于行通济、北帝诞、塔坡诞、秋色巡游等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佛山需要贴近年轻群体的新节庆,功夫电影节便成了一种可行性较高的形式。2018年,佛山市电影票房超过7亿元,位居全国各大城市第17位,共有电影屏幕851块,平均每0.92万人拥有一块银幕……这些数据足以佐证电影在佛山的市场基础。作为大众化和工业化类型的艺术,功夫电影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取向、媒介消费习惯,以此为主题的电影节能将这部分影迷聚集起来,激发群体认同感,让其陶醉在功夫电影的艺术世界里尽情享受。

其次,它能反哺本地电影产业的发展。南海影视城和西樵山国艺影视城为剧组提供了拍摄取景地,佛山创意产业园、广东工业设计城等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本地影视企业的扎根营地,《佛山市扶持影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影视项目提供了全产业链的政策扶持……佛山电影产业的发展不缺载体、空间、政策,而一个永久性落地的电影节或将成为“最后一块拼图”,其所带来的高端论坛交流、巡展推介、项目签约等配套活动无疑将对当地的影视产业产生无形的推动力,助力佛山诞生更多如《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白蛇传·情》《过昭关》这样的佳作,在院线及其他电影奖项中闪耀。

电影武术之乡(武术之城呼唤怎样的电影节)(5)

最后,它有望成为推介佛山城市形象的文化新名片。以戛纳为例,这座城市最初只是法国南部的一个普通小镇,随着超过70届电影节的举办,打造出全世界最顶级的电影节之一。不论是热爱电影的影迷,还是热衷八卦的吃瓜群众,都会关注电影节上的红毯、奖项,并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度越来越深厚。放眼至国内,如FIRST青年电影展、平遥国际电影节的诞生时间最多也只有十几年,但凭借扎实的组织工作、精准的项目定位、聚焦的推广策略,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国内影迷中极具分量的电影盛会,也使得西宁和平遥这两座城市因为电影节的文化名片而沾光,每年吸引成千上万的影迷前来参与。

电影武术之乡(武术之城呼唤怎样的电影节)(6)

对比“南方影视中心·2017佛山功夫(动作)电影周”和“2019中国(佛山)大湾区功夫电影周”两项活动名称,不难看出,尽管后者大体上是沿用前者的形式,但其实在举办频次、区域定位、选片类型上并未完全“定”下来。且仔细研究两届的议程也可以发现,本届电影周并未设立竞赛颁奖类奖项。

电影武术之乡(武术之城呼唤怎样的电影节)(7)

因此,佛山的功夫电影周如何越办越好,笔者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以“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为打造目标。秉持鲜明的类型化选片风格是一个电影节能够靠“差异化竞争”立足的关键,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佛山拟打造一个专门类电影节,而“功夫电影”与“动作电影”是两种不同概念的电影类型,是只立足于“功夫电影”?还是将选片的范围拉大以加入“动作电影”?其实两种选择都各有优势,只选“功夫电影”可以在更细而窄的领域做精做强,好比制造业的“隐形冠军”;而囊括“动作电影”,无疑将使入选影片更接近市场化,吸引更多影迷的目光。目前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FIAPF)遴选的24个国际B类电影节(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中,还没有以功夫或动作为主题的。因此,佛山如能定好主题,将其举办为一年一度的竞赛型电影节,积累经验和底蕴,将有机会拥有一个具备国际影响力和权威性的电影节。

第二,邀请更多本土籍演艺界名人参与。电影行业归根结底是很倚靠人主观能动性的创造,一批经验阅历丰富的导演、编剧、演员等,不仅能增添电影节的知识密度和文化韵味,还能凭借自身的名气助推电影节曝光度的提升。近百年来,佛山诞生了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在功夫电影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现今还活跃在电影圈中的老兵新人也有不少,如执导《人在纽约》《阮玲玉》《红玫瑰白玫瑰》的知名导演关锦鹏、五度拿下“华语三金”最佳男主角的影帝梁家辉,他们的祖籍均来自佛山南海;而今年凭借饰演《过春天》女主角而深受观众喜爱的黄尧也是一名出生在佛山的南海妹子。

第三,注重对经典功夫电影的修复展映。老片的修复重映是近年来许多影视出品方惯用的营销手法之一,也是许多电影节为影迷精心送上的礼物。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对侯孝贤导演的《海上花》进行了4K版修复,电影票一经发售便被抢购一空,部分黄牛甚至将票价炒到了2500元,可见不少影迷心底里扎根着“迷影情结”。功夫电影的宝库中也有不少是值得重映的,这就需要主办方深入了解影迷需求,积极地联络版权所有方等单位,促成多方共赢,以给影迷美好的功夫回忆,形成口碑相传,增添电影节在大众心目中的美誉度。

第四,加强对青年电影人的扶持和推介。电影节能吸引到许多有才华的艺术家和导演,他们当中有许多一部分人是像功夫电影周一样年轻,等待着“慧眼”的挖掘和平台的展示。功夫电影周可以通过搭建创投宣讲台、设立功夫电影学院等方式,为青年电影人在联络投资方、与前辈大咖交流等层面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1910年,佛山第一块银幕在“民智戏院”亮起,为千年古镇打开光影世界。

1913年,中国首位电影女演员严珊珊在《庄子试妻》中出镜,为佛山人“敢为天下先”精神添加新的注解。

2019年,世界唯一以功夫电影为主题的电影节正茁壮成长,透露出佛山打造“中国电影第三极”的决心。

【撰文】闵锐

【作者】 闵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