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车企不研究新能源(大智造大车都)

为什么大车企不研究新能源(大智造大车都)(1)

为什么大车企不研究新能源(大智造大车都)(2)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成都响亮地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对成都为什么要建、怎么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新起点,新机遇下,各区(市)县、市级部门已积极行动。围绕“大车都”定位,龙泉驿区将实施“300万产能建设行动”,今年确保整车产能170万辆;瞄准“大智造”定位,高新区目前在谈17个重大项目,其中9个超过百亿元;关注“大项目”投资,成华区将力争新引进重大项目15个以上……

学习全会精神

·市商务委·

为成都服务业发展

和对外开放做好工作

市商务委主任郭启舟表示,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不仅为成都的未来描绘了美好蓝图,更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并给出了具体的工作举措,催人奋进。作为服务业的牵头部门,下一步将按照统一部署,以《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为统领,以购物天堂等10个行动计划为抓手,进一步抓好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和国际化平台打造。为成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服务业发展和对外开放建设做好工作。

·市投促委·

引进和培育一批

带动力强的产业龙头项目

市投促委主任丁小斌介绍,成都当前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要求我们继续高度重视投资,“我非常赞同把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底盘,没有投资,就没有产出。”他表示,重点要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突出工业投资的重要性,提高工业投资比重,加强技改、研发等领域投资。要充分发挥市场投资的主体作用,积极扩大民间投资。“说到投资,最主要的还是项目,项目是投资的载体。”要抓好招大引强和项目促建,强化项目包装策划,瞄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龙头项目,大力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

区(市)县举措

·龙泉驿区· 今年确保整车产能170万辆

城市发展的基础在经济、支撑在产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晰,成都经开区要围绕“大车都”定位,以汽车整车制造和智能装备为龙头,抓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载体建设,做大汽车产业集群和智能装备产业规模。龙泉驿区委书记、成都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何勋告诉成都晚报记者,落实到具体工作中,该区将坚定不移地抓整车,实施“300万产能建设行动”。

接下来,龙泉驿区将加快推动一汽、二汽、吉利3个整车品牌体系扩能增产,分别搭建“100万”产能,形成3个百万量级的汽车产业发展“支撑”。同时,促进川汽、中植一客等企业做强做大,积极引进广汽、北汽等整车企业,形成多个产业发展“支点”,力争到2020年实现总产能300万辆。

与此同时,龙泉驿区还将实施“千亿企业计划”,即鼓励支持现有整车企业扩销增产,力争到2020年形成一汽产值过千亿,二汽、吉利产值超500亿,川汽、大运等产值达百亿的“1 2 N”梯度发展格局,今年力争确保整车产能达170万辆,产量突破100万辆,总产值达到1550亿元。

龙泉驿区还将实施“新能源汽车倍增战略”,即鼓励中植一客、川汽等现有新能源整车企业增资扩量,努力引进众泰、奇瑞等新能源整车企业落户发展,吸引新能源“三电”核心部件项目快速聚集,力争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万辆、同比增长6倍,实现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3倍以上。此外,该区还将充分发挥10家整车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加大零部件品牌企业引进力度,力争今年新增30家以上,产值达300亿元,增长50亿元、20%。

·高新区· 力争签约落户重大项目超70个

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市委专门对高新区提出了具体要求:要联动高新西区和南区发展,加快与双流合作共建国际生物城,加快培育5个以上新千亿产业集群,其中至少形成一个世界级产业集群。要发挥机制、队伍、财力、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搭建空港经济区建设管理体制架构,启动空港经济区建设,力争明年内完成各类规划并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打造国家空港产业新城奠定基础。

昨日,高新区党工委召开工委(扩大)会议,传达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该区贯彻落实措施。“高新区要在市委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部署中抢位。”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范毅表示,在城市空间方面,高新区要重点开发建设好空港产业新城,优化提升既有区域发展;在城市动力方面,要加快形成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在城市经济方面,高新区要打造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加快培育生物医药、高端装备、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5个以上的新千亿产业集群,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产业主支撑作用。当前,要把稳增长工作抓落实,尤其是要狠抓招商引资工作,聚焦境外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国际排名前10位或国内前5位的行业细分龙头企业,力争今年新签约落户重大项目70个以上,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其中制造业项目20个以上,总投资500亿元。要加快重大项目推进落实,开展项目攻坚行动,推动重点企业稳产扩能。

范毅在接受成都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市委赋予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作为高新区的一员,深感责任重大、压力重大,同时充满信心。”他透露,目前高新区招商引资形势大好,在谈的重点项目有17个,其中9个都是超百亿元的项目,覆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以及航空航天等多个优势产业。

·成华区· 争取今年完成项目投资420亿元

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成都将瞄准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产业龙头项目,大力推进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

成华区委书记刘光强告诉成都晚报记者,结合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成华区将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深入实施融入“一带一路”行动,力争今年完成项目投资420亿元,新引进重大项目15个以上。推动“强三优二、高端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和服务业提升行动,按照工业“一业定乾坤”理念,加快发展壮大航天通信和国机重装等都市工业集群。

成都晚报记者 白茹 薛欢 胡科 摄影 黄尚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